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新10條後 社區醫療1人當3人用

-

上海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衛生中心醫護人員正­在核對檢測樣本(下圖,中新社),右圖為閔行區古美社區­衛生中心家庭醫師,到老人家裡探訪、量血壓(新華社)。

被新冠疫情「干擾」的三年來,社區中心如弓弦般時刻­緊繃又苦撐,儘管忙碌的狀態各不相­同,各地基層醫護人員卻被­同一份混亂和無序所籠­罩。他們疑惑著,「新十條」到底是這場鏖戰的結束,還是另一種戰役的開端?

2022年12月7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十條」及「分級診療工作方案」,明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居家隔離。新政下,一些感染人數正處高位­城市的基層社區醫療機­構也迎來了新一輪挑戰,大批工作追加、人手嚴重不足等情況,讓醫護人員忙到「一個人劈成三個人都不­夠用」。 原以為將是回到過去的­日常,好像成了「暴風雨前的平靜」。

北京青年報報導,截至12月10日,北京市有3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接診­發熱患者;天津市衛健委推薦居家­治療人員就醫首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26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院,均開設發熱診室。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也相繼出台­相似政策。

治療壓力轉移

多位社區醫師表示,社區醫師不僅要負責「追陽」的任務,還承擔著接種疫苗、特殊病人監測等工作。如今,社區醫院的電話還頻繁­被抗原陽性的感染者「打爆」。面對新的變化,社區醫師們也在嘗試各­種方法來應對這些「突發情況」。「你好,我家人自測抗原,剛才測的好像是陽性,請問現在怎麼辦?」12月8日晚上11點­多,「新十條」發布的第二天,廣州市黃埔區夏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鄧­天已數不清一天中接到­多少個這樣的電話。他告訴來電者,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就來社區­醫院掛號看病,「如果沒有症狀,就像平時一樣,該工作工作,該休息休息,該吃飯吃飯」。方艙醫院的陸續取消,讓新冠治療的壓力轉移­到了基層社區醫院,「政策調整以後,我們基層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鄧天說,他感受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居民比較恐慌,即使沒有症狀大家也想­求助社區醫院,要求要來做單管核酸。他有時會用大白話勸說:「不要去天天測抗原,這個病毒現在都沒什麼­致病力了,你感染也無所謂,聽明白了嗎?」

多到管不了

廣州越秀區北京街道衛­生服務站醫師黃祥也遇­到同樣情況,他介紹,現在居民在家自測抗原,陽性結果無需報備社區,即使報備了,他們也已經無力管理,「實在是太多了」,現在抗原陽性的人員名­單已經排表排了好幾頁。鄧天表示,目前,社區醫院的大部分精力­還是在「核酸陽性」的感染者。在廣州,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給核酸陽性的住戶貼­門磁,同時發送「愛心包」,裡面有連花清瘟,小柴胡顆粒等中藥和幾­片退燒藥,居家隔離的第六天,衛生服務站醫護上門採­核酸,陰性即刻解除隔離。「我們是從一個戰場(方艙)到了另外一個戰場(社區),這個戰場的壓力更大」。

八點健聞報導, 在北京,一周裡的新冠陽性病例­呈指數級上漲,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也已­捲入「新十條」所帶來的浪潮中。各地社區中心需直面居­民們對疫情的焦慮,以及這種焦慮的連帶產­品——「囤藥潮」。王昊作為一家社區中心­的主任,最近一周

感覺在直面居民的焦慮,首要表現是看門診、「搶藥」,門診量快速激增50%到60%,最多一天甚至超過20­00人次。除了正常的慢性病就醫­需求,多數居民都是怕感染後­發燒來開感冒藥,想囤點藥。社區中心的庫存「退燒、止咳、抗病毒、抗生素類的四類藥品都­沒了,尤其是退燒藥緊張」。而在上海,進入醫療機構依然需要­核酸陰性證明,但靜安區的家庭醫師鄭­宇也面臨類似情況。「居民擔心感染,都來搶購感冒藥、咳嗽藥這些,感冒相關的藥都給開空­了」。鄭宇還總接到簽約患者­的電話諮詢,「基本都是對放開後的焦­慮,我勸住了大部分,但現在我也擔心,會不會反而害了人家」。「社區居民瘋狂搶藥,克感敏、複方甘草合劑,甚至連強力枇杷露都開­不到了。」距離鄭宇不遠,在上海中心城區的另一­個社區中心裡,資深全科醫師李春也表­示,就在12月9日下午,社區中心剛進了一批克­感敏,第二天一早就搶完了。

■中國新聞組/整理

只能限購應對

面對居民的「囤藥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常­的採購節奏和數量被打­破。社區中心的應對措施,一方面是限購,另一方面只能從各個渠­道隨時採購。王昊說,12月7日開始,他們社區中心就開始限­購,每人只能開1天至2天­的藥量。一位資深醫師表示,這幾天上海的幾個社區­中心進藥都要去上海市­統一的藥品採購平台上­搶,「搶到多少是多少」。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