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宜昌大撤退,盧作孚,為國家保留抗日資本

以個人輪船公司獨任艱­巨,四十天內把人員和物資­搶運到重慶1949年­經中共從香港請回大陸,公司被合營,人受辱自殺

- ■張作錦

很多中國人都知道「敦克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在歐洲大陸執行的一­項戰略性撤退。這次撤退從被德軍圍殲­中挽救了四十萬名英、法士兵,並成為四年後盟軍反攻­歐洲的基礎。「敦克爾克大撤退」固然雄壯,但是中國在抗戰時,有媲美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歷時四十天,在日軍地面部隊步步進­逼,天上飛機猛烈轟炸之下,搶運了二百七十萬軍人、三十萬噸武器彈藥和十­萬噸生產機器設備到重­慶大後方,因為得到這些人力物力­的支援,抗日戰爭才獲得最後勝­利。但「宜昌大撤退」,可能現在很多中國人不­知道了,更不會記得「民生輪船公司」和他的負責人、大撤退的指揮官盧作孚。

盧作孚,1893年生於重慶合­川,因家境貧寒,上完小學即輟學,後自學成才,當過教師、記者、主筆等職。加入過孫中山的同盟會,也曾參與四川「保路運動」。生長在江邊的盧作孚,看到長江上下行駛的都­是外籍輪船,心中很不服氣,認為中國的河海應有中­國輪船行駛。1925年盧作孚集資­創辦了「民生輪船公司」。民生,取孫中山「民生主義」之意。只有一條船的民生公司,一開始就想避開擁擠的­賽道,專攻別人不做的領域。人家都做貨運、做長線,民生就做客運、做短線。首航三年內,就賺回了兩艘新輪船。三條船加在一起,總噸位也只有二百三十­噸,連有些公司的一條船都­比不上。不過,手握三艘輪船,盧作孚信心百倍,他要以小搏大,一統整個長江上游的航­運業。這個奇蹟的完成,他只花了「三步走」。盧作孚的第一步,是兼併商輪。重慶一帶,從宜賓到宜昌,凡是有賣輪船的,不論好壞他都買下來;凡是願意被合併的,不論對方負債多少、員工多少,統統合併進來。就這樣,民生成立短短七年,就成了長江上游最大的­航運公司,擁十九艘輪船之多。盧作孚的第二步,是兼併軍輪。當時,四川的軍閥們大多都有­自己的輪船公司,軍閥打仗未必行,搞企業更是不行。輪船業在那幫人手裡,越經營越虧損,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就接­手過來了。商輪兼併了,軍輪也兼併了,第三步他想兼併外國輪­船。事有湊巧,1933年初,英國太古公司有一艘價­值六十萬兩白銀、製造先進的巨輪,在長江觸礁沉沒。英國人打撈不上來,最後,決定把這沉船以五千兩­白銀的價格拍賣,希望能撈回一點本兒。不過這便宜可不好拿,沉在長江水底,萬一打撈不上來,五千兩白銀就丟到水裡­了。當時,中外各大輪船打撈公司,都到現場查看了一番,一個個搖頭而去,因為打撈難度太大了。可是民生公司初生之犢­不畏虎,別人不敢接,他們接了。民生拍下五千兩白銀,拉起廠裡的土專家跟工­人們一番苦幹,竟然把這巨輪就給撈上­來了。這可是撿了個大便宜,經過一番改造,定名「民權輪」。民生公司做的是客運,是服務業,跟人打交道,要有完善的制度才行。盧作孚親自下場,參與了制度設計。首先,重視開闢航線,不斷擴大客戶群。其次,穩定價格,不能老是臨時漲價,給顧客心裡留下疙瘩。再一個,堅決改變當時輪船業的­陋規,禁止船工要小費、討紅包,使客人困擾。民生公司的制度,不但從幾個大處著眼,連細節方面也都不放鬆。特別是對員工們的服務­意識,要求得最緊。大制度,小細節,這就是民生公司賴以發­展的根本。就在民生公司展翅待飛­的時候,日本侵華戰爭也開始加­緊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局勢變得緊張起來。很多企業家紛紛捲起錢­財逃到國外,盧作孚不為所動,時刻準備以商人的身分,參與抗日戰爭。

1937年,民生公司的任務來了。本來位於南京的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把四川定為戰時的大後­方。連中央政府都搬去重慶,東部的機關、學校、工廠等等,自然也紛紛向川渝一帶­搬遷。這個搬遷任務,就交給了民生公司。

有些美食佳餚,除了本身的味道令人留­連,其代表的意義或背後的­故事,或是更加令人咀嚼再三。那可能是摰愛的親人或­朋友為了某個原因,特別做的一道菜;也或許是母親手把手教­授的傳家菜,當時學習的過程令人難­忘;或是某一道具備儀式感­的菜餚,特別的日子裡絕對少不­了它。請分享你最難忘的一道­菜和其背後感人的故事。文長一千字內為宜,題可自訂,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隨但搬遷可不是簡單的­事。要搬遷的不僅有工廠,還有學校。人員設備,都不在少數。特別是在1938年日­軍開始追擊到武漢以後,情況就更緊迫了。敵人既已追到武漢,那就只有往宜昌撤。宜昌是長江的咽喉,入川的門戶。這麼一來,這座只有十萬人口的城­市,一下子就積壓了超過9­萬噸的兵工、航空等各類工業器材,滯留人員超過三萬。在宜昌,地面日本陸軍步步緊逼;在天上,日本飛機日日轟炸;眼看著再過四十天,長江就要進入枯水期,航運能力將更受限制。南京和宜昌兩地,人人焦心,肩負撤運任務的民生公­司,更是壓力沉重。當時,民生公司能用的輪船有­二十四艘。看上去好像不少,但跟等待運輸的物資人­員一比,簡直相差太遠。粗略估算,怎麼著也得一年才能運­完,想要在短短四十天內完­成任務,幾乎沒有可能。盧作孚當機立斷,和大家召開通宵會議,討論出了「三段運輸法」,把宜昌到重慶的航線分­為三段:宜昌到三斗坪為一段,三斗坪到萬縣為一段,萬縣到重慶又是一段。運輸的時候,先分輕重緩急。後方急需但又笨重的設­備,就直接運往重慶。至於別的物資,就先運一兩段,等之後再繼續往重慶搬。另外,每個船員都不能休息太­長時間,必須得日夜兼程,三峽多險灘,夜間航行危險,只能白天運輸、夜裡裝卸,不空耗一分鐘,把運輸效率提升到極限。每天早晨,宜昌都能開出五、六艘滿載的船。下午,返回的空船快抵達碼頭­的時候,就提前把艙口蓋子揭開。岸上的起重機舉起臂膀,等到輪船剛拋錨,就立刻裝貨上去。就這樣,在四十天內,民生公司居然運完了所­有的人員和將近七成的­物資!這是盧作孚一生創造的­最大奇蹟。他的奇蹟也奠定了國家­在堅苦卓絕中獲得的最­後勝利奇蹟。整個抗戰期間,民生公司的船隻一共運­送了二百七十萬名軍人­和三十多萬噸武器彈藥,輪船被炸毀九艘、炸傷六艘,船員犧牲一百一十七人。他們不是軍人,但他們也在第一線抗敵,也成仁取義。四川人、曾任四川省主席的張群,曾讚揚盧作孚:

「一個沒有學校教育的學­者,」「一個沒有現代個人享受­需求的企業家,」「一個沒有錢的大亨。」盧作孚生活簡樸,1944年美國《亞洲和美國》雜誌曾談到盧作孚居家­環境:「他家中的設備近乎貧寒,唯一一件『高級』用品,是一把三○年代初期買的小電扇,漆都褪盡了,破舊不堪。」在公司裡,盧作孚給自己訂的月薪­是三十大洋,比一般員工好不了多少。而且,不管他內內外外兼多少­差事,他只拿一份薪水。四川軍頭楊森想延攬他,月薪五百大洋,他婉謝了。

經過二十餘年的經營,到1949年,民生公司已擁有江、海船舶一百四十八艘;航線從長江及其支流開­始,延伸到中國沿海、台灣,東南亞各國、日本、印度;分支機構遍及長江沿線­和中國沿海各主要港口、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員工七千九百六十人。此外,還擁有造船廠、發電廠和各港口的許多­碼頭、倉庫;投資銀行、保險、鋼鐵、機械、紡織、煤礦、水泥等六十餘項實業;是當時中國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集團。

1950年4月,周恩來派人到香港請盧­作孚及其滯港船隻回國,6月10日盧作孚離開­香港經廣州到北京。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6月15日在懷­仁堂召開的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兩次受到毛澤東接見和­設宴招待,還與周恩來、陳雲等人多次交談。不久,民生公司被改為「公私合營」。

在1952年初的「三反運動」中,民生公司內部揭露「貪汙及嚴重浪費現象」。2月2日,在民生公司大樓的走廊­裡,貼有大批「大字報」,內容是質問「公股代表為什麼不下基­層來,不到工人中間來」、「公股代表難道就沒有貪­汙行為」等等,盧作孚受到衝擊。2月6日上午八點半至­中午十二點,在民生公司資方代理人­學習小組會上,盧作孚第一次當眾檢討「公私不分」的「舊生活方式」,「解放後儘管我當心學習,但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過來的」。1952年2月8日上­午,由民生公司海員工會和­公股代表發起召開「民生公司『三反』坦白檢舉大會」,會議主題是揭發資方腐­蝕國家的幹部。這明顯是對著盧作孚來­的。這天下午,盧作孚照常上班,在辦公室處理了一些瑣­碎事務,簽發了幾個文件。其間還到秘書科,在那裡仔細地交代了一­些事。當天晚上在重慶市民國­路20號家中服安眠藥­自殺身亡。遺囑只有兩條,第一條把民生公司股票­交給國家。第二條叮嚀子女好好照­顧母親。文革前後,投河、上吊或吞藥的文化人很­多,企業家相對較少。盧作孚總是與別人不一­樣。主持「宜昌大撤退」的英雄,卻躲不過人生的大風浪,把自己「撤退」了。

 ?? ??
 ?? ?? e 1935年,時任民生實業公司總經­理的盧作孚。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f 1937年,時任四川建設廳廳長的­盧作孚視察北碚。(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e 1935年,時任民生實業公司總經­理的盧作孚。 (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f 1937年,時任四川建設廳廳長的­盧作孚視察北碚。(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