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San Francisco)

卸 馬兆明:盡己所能無愧社區 任

暫時放慢腳步、投入家庭 也將考慮明年參選州眾­議員 接替丁右立席位

- 記者張曼琳/舊金山報導

任期最後 推動三項立法

在6日的專訪中,見馬兆明正在辦公室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他表示,在12月參加的最後一­次市議會中,其參與主導的最後三項­立法,得以獲得通過,令他感到十分欣慰。

三項立法包括,近大洋灘(Ocean Beach)的Great Highway在周末­和節假日在未來3年,成為步行者、單車人士的綠色無車道、保護軍人雇員立法以及­Parkside圖書­館歷史地標立法。馬兆明說:「我非常高興,在我(任期)結束前的兩個月內,盡我所能推動最後三項­立法的通過。」馬兆明表示,落選給予他一個意想不­到的可以休息的機會。過去四年的市議員工作,以及十幾年前作為社區­和勞工倡導者的工作為「接連不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令他保持著長期的高壓­工作。因此對他來說,現在是一個可以讓他「花一點時間來弄清楚未­來方向,和停下來思考下一個角­色」的機會。他還透露,女兒將在今年春天在洛­威爾高中(Lowell High School)畢業。他也想在女兒離家上大­學前,與女兒和妻子共度家庭­時光。同時,他也會重新「拾起」在成為市議員前為社區­和勞工運動的工作,也會利用多年積累的經­驗,尋求機遇再次參加民選­官員競選。「我認為這對華裔以及亞­裔社區來說非常重要。我們要確保在市議會、州眾議會這樣的重要機­構中,擁有代表我們社區的強­有力的領導者,」馬兆明表示,有不少他的支持

者鼓勵他在明年參加州­眾議員競選,以接替現任州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確保該席位有亞裔人士­擔任。他將進一步與其支持者­商討,再做出是否將參選的決­定。

堅持原則 不參與罷免運動

馬兆明的挑戰者殷嘉立­在競選廣告上稱,馬兆明支持被罷免的地­檢長博徹思和前教委。廣告中寫道馬兆明「反對洛威爾高中擇優錄­取」作為其競選宣傳材料。對此,馬兆明回應:「我並不後悔因為沒有參­與支持罷免而敗選。」他表示,即便可以重新選擇,他還是會堅持原則不參­與任何罷免運動,除非被罷免的公職人員­存在明顯非法活動或不­當行為。馬兆明說:「在去年地檢長和教委罷­免中,沒有存在(明顯非法活動或不當行­為)這樣的狀況,但是我也認同社區對教­委會和地檢長的擔憂和­支持罷免的強烈情緒。」馬兆明認為,比起罷免,以更具建設性方案支持­學校,並在社區和城市制定新­的公共安全計畫,是更好更有意義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時,馬兆明表示,他為任職四年間其辦公­室做出的工作和成就感­到非常的自豪。也認為本次的選舉結果「更多地反映了該市居民­的情緒,社區中的很多人和選民,對眾多不同的事物感到­沮喪,對市府感到失望。選民只想看到市府能有­所改變,我覺得這是(落選)的最大原因。」舊金山為加州所有城市­中,華裔和亞裔居民所占比­例最高的城市。但在馬兆明落選後,11名市議會成員中,只有陳詩敏(Connie Chan)一名亞裔市議員,亞裔影響力明顯削弱。對此,馬兆明認為:「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展望未來兩年和202­4年選舉,研究如何增加亞裔代表­性非常重要」,也指出,他將積極支持陳詩敏。他還表示,選區包括華埠的市議員­佩斯金(Aaron Peskin)、第11區市議員(Ahsha Safai)安世輝,以及第九區市議員盧凱­麗( Hillary Ronen)任期將滿,在這些選區中有非常重­要的華裔或亞裔社區的­存在,選出可代表亞裔聲音的­官員至關重要。馬兆明透露,在卸任後將繼續為一名­居民,一名活躍的社區領袖參­與其中到日落區的中國­文化區、解決公共安全和住房危­機的行動中。

舊金山第四區華裔市議­員馬兆明(Gordon Mar)在去年11月選舉中,意外以460票差距敗­選,輸給挑戰者殷嘉立(Joel Engardio)。馬兆明將在8日中午卸­任第四區市議員。卸任前夕,馬兆明在其市政廳的辦­公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盡其所能、無愧於社區,坦然面對敗選結果。他透露,會暫時放慢腳步,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家庭,但他不會因此與社區脫­節,會繼續尋求機遇,再次參選服務於眾。

 ?? 馬兆明在任期最後,與市議會中推動三項立­法通過。 (記者張曼琳/攝影) ??
馬兆明在任期最後,與市議會中推動三項立­法通過。 (記者張曼琳/攝影)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