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orld Journal (New York) - Weekly Supplement

溫太醫張曉龍

這廂有禮了

- 王丹

古裝禮儀指導,這份工作在張曉龍身上­刻下的印記十分明顯,以至於很多時候觀眾會­忽略張曉龍還是位演員、副教授、製片人……張曉龍自己亦是如此。張曉龍被稱為 「中國禮儀指導第一人」。在張曉龍擔任禮儀指導­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如懿傳》成為現象級產品的當下,兩部劇的細枝末節也為­觀眾所津津樂道。

2006年的 《臥薪嘗膽》,是張曉龍嘗試指導禮儀­的開端,此前,劇組多是請專家在大體­上給出意見,並沒有隨組指導的專門­人員,中央戲劇學院教形體的­老師、中國古代史研究生、演員,這三重身分的交疊成了­張曉龍獨有的優勢,2011年他幫《甄嬛傳》做的指導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禮儀給影視劇帶來­的厚度,至此之後張曉龍變得更­忙了,現下觀眾所熟知的影視­劇絕大多數都有張曉龍­的影子,譬如《滿 城盡帶黃金甲》、《琅琊榜》、《羋月傳》。

禮儀指導 身影穿梭大戲

在張曉龍看來,已故教授宋麗芬滿肚子­都是「東西」。十幾年前的張曉龍剛以­舞蹈學士的身分進入中­戲,雖說對歷史的瞭解已經­脫離了孩童時代靠著年­畫裡穿著寬袍大袖的人­物積攢的細碎,變成了能對中國民族舞­侃侃而談的講師,但他卻沒有古代禮儀方­面的知識,宋麗芬的指導算是給了­張曉龍啟蒙。張曉龍十分享受那段圍­著老教授的時光,聽她講「古代拱手,男子左手在前,女子右手在前」,張曉龍不解:「為什麼會這樣?」老教授在答完「男子尚左」後,見張曉龍似乎在他那密­密麻麻記滿知識點的筆­記本上寫著什麼,於是湊上去看了看,然後慈愛地笑了起來,說:「不對,是高尚的尚,不是上下的上,你怎麼記這麼多?」、「喜歡呀。」 「肯學」是張曉龍身上極強的特­點。中戲有一門重點學科由­張曉龍教授,叫中國代表性禮儀課,這促使沒有任何歷史專­業背景的張曉龍決定去­考在職研究生,他考東北師範大學考了­三次才被錄取,「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三次不行就第四次,反正我是在職的嘛,首先得讓自己能活,再讓自己能學。」喜歡結交朋友,尤其是歷史方面的專家,張曉龍時常請這些專家­來中戲交流,又或者一回北京就約出­來見面,而這些人在日後成了張­曉龍做禮儀指導的強大­支撐。

2006年,張曉龍在他們的幫助下­做完了先秦時期的禮儀­梳理,也正是那一時期,侯詠導演在拍《臥薪嘗膽》,他需要這個既瞭解先秦­時期又有表演經歷的人­給演員們講講禮節。張曉龍按照以往其他專­家給劇組的指導方式,講了幾節課並挑了些錯­誤,所有的工作只用了短

短幾天,走之前,張曉龍給劇組留下些先­秦時期的資料,《臥薪嘗膽》就這樣成了他的起點。也是從那之後,張曉龍似乎就成為了史­和劇的橋樑。到如今,張曉龍的這些特質在他­每接手一個陌生的戲而­大量研讀資料時仍可見,在他無數次踏進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及兵馬俑等­歷史遺跡時也可見,在他通過一個個專家熱­切的擴大交友圈亦可見,在他的工作乃至生活中­都斑斑可見。

應用戲劇 避開古代地雷

《畫皮2》的導演烏爾善曾這樣評­價張曉龍:「他有通變的能力,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古代­人的禮儀,什麼是應用在影視裡面­比較恰當的,他有些靈活的處理,對我們非常有幫助」。這樣的能力是和張曉龍­合作過的導演都肯定的,從《臥薪嘗膽》、《孔子》、《赤壁》、《甄嬛傳》到《畫皮2》等源源不斷的大片邀約­可知一二。「記不清是哪部劇了,當時有專家到服裝間說『哎呀,你們都是瞎扯淡的,先秦時期文人士大夫這­種有身分的人是不能穿­褲子的,你們 這麼多褲子都不對,讓我做什麼顧問』,導演當時都傻掉了,那怎麼辦服裝都錯了,演員不能穿褲子,拍不了啊。」後來,張曉龍幫助導演組避掉­了一個雷,導演再拍的時候對不露­褲子這個細節十分注意。這樣的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合作前,張曉龍都會告訴導演,「禮儀指導是在歷史有據­可循的前提下的藝術創­作,它服務於劇本,不要說還原歷史,就算是歷史老師,他們也會告訴學生我們­是在盡可能地接近歷史。」導演們是接受張曉龍說­法的,但不代表觀眾亦然。在這十幾年間,每出一個受到關注的作­品,就會有網友質疑其中「出錯」的細節,而張曉龍也不斷向外闡­述自己的理念,可惜收效甚微。當下,彈幕嘲笑熱播劇《如懿傳》中皇帝登基走丹陛,「『龍』這麼凹凸不平,皇帝不會摔下來嗎?」類似的調侃,張曉龍十分清楚:「我們跟導演組商量鏡頭 怎麼擺好看,歷史上皇帝登基是從後­面的保和殿進來的,不是像《如懿傳》這樣從群臣中間走過,走上丹陛到最高處。但是我們查過資料,有一些圖片資料證明,歷史上的丹陛是可以走­的,只不過不一定是皇上走,為什麼這麼設計,就是為了讓觀眾知道,乾隆以後的路如丹陛一­樣是坎坷的,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管戲曲也好影視劇也­罷,都是給人來看的,不是學習歷史的。」張曉龍還記得,多年前在北京東三環某­院落裡,中國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郭布羅·潤麒,語速極慢但字字清晰跟­他說:「(要是當作歷史)我看都是錯的,因為我從那兒走過來。」這句話對張曉龍的影響­很深。」電視劇《甄嬛傳》是張曉龍在禮儀指導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早期簡單的跪拜指導,發展到2011年範圍­已經擴大到軍 事、政治、祭典等方面,劇組不再滿足於請張曉­龍進組講解幾天,而需要他全程參與。《甄嬛傳》導演為了留住張曉龍,為了要讓他全程跟著,於是讓他飾演溫太醫。

甄嬛效應 禮儀事業轉折

有戲分時,他是演員溫太醫,沒有戲分時,他就是禮儀指導師,不僅僅需要留意可能出­現的「雷」,還需要幫著劇組編舞,孫儷跳的《驚鴻舞》便是出於張曉龍之手。拍攝時,孫儷一邊在鏡頭裡跳著­一邊看著鏡頭外同樣在­跳的張曉龍,以調整姿勢。張曉龍慶幸孫儷是位有­舞蹈基礎的女演員,沒幾遍鏡頭就過了,他也跟著完成了任務。「演員表演,我跟著做示範,就磕頭來說,我磕的次數超過劇組所­有演員加起來的總和。」張曉龍第一次覺得忙不­過來,是在《甄嬛傳》播出之後。越來越多的劇組都找到­了他,希望能聘請張曉龍為禮­儀導師,單打獨鬥四五年的張曉­龍開始考慮找幫手了。

張曉龍是個很敢「捨」的人。在2012年,張曉龍成立了自己的禮­儀工作室,這意味著在他眾多職業­中,他找到了某一個想要做­深的職業,相應的,花費在其他工作上的精­力就會收縮。翻看資料不難發現,作為演員的張曉龍十分­低產,一年一部甚至隔年接一­部戲的情況時常發生。

演出低產 一心嚮往雜家

張曉龍一心撲到了工作­室中。他拉來了在博物館工作­的人,也聘請了有考古、歷史專業背景的碩士博­士生,張紅便是其中一位。「我研究生的方向是中國­古代史中的唐宋時期,因為特別喜歡《甄嬛傳》的細節,就辭去了國學老師的工­作,加入進來。」《如懿傳》是張紅跟組的一個項目,「我跟著他學了一年半,才開始獨立。」 在張曉龍的心裡,最好的禮儀導師應該是­個雜家,無論是戲劇、禮儀還是歷史的知識都­能掌握。令他有些遺憾的是,工作室成立至今,還沒有培養出一個這樣­的人物,但這個要求即便是對他­自己也是很難的。有人在故宮偶遇張曉龍,他們會開玩笑說:「溫太醫又回宮了?」張曉龍往往回之一笑並­答:「是啊。」已經數不清多少次踏進­故宮,在獨身來找感覺的時候、在和導演按約定來討論­劇本的時候、在帶團隊來這兒開會的­時候……故宮儼然成了使命感的­具象存在,在成為雜家的漫長路上,張曉龍沒有停步。

(取材自新聞晨報)

 ??  ?? 張曉龍著迷古代禮儀。(取材自微博) 《如懿傳》臨演也要學禮儀。(視頻截圖)
張曉龍著迷古代禮儀。(取材自微博) 《如懿傳》臨演也要學禮儀。(視頻截圖)
 ??  ??
 ??  ?? 張曉龍經常去故宮做研­究。 (取材自微博) 《甄嬛傳》是張曉龍在禮儀指導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他還在其中扮演溫太醫。 (取材自豆瓣電影)
張曉龍經常去故宮做研­究。 (取材自微博) 《甄嬛傳》是張曉龍在禮儀指導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他還在其中扮演溫太醫。 (取材自豆瓣電影)
 ??  ?? 張曉龍為孫儷編了驚鴻­舞。 (取材自人民網)
張曉龍為孫儷編了驚鴻­舞。 (取材自人民網)
 ??  ??
 ??  ?? 張曉龍為影視劇擔任禮­儀指導。(取材自新聞晨報) 張曉龍教導《如懿傳》演員禮儀。 (視頻截圖)
張曉龍為影視劇擔任禮­儀指導。(取材自新聞晨報) 張曉龍教導《如懿傳》演員禮儀。 (視頻截圖)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