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某车型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探究

- 石德峥 苏阳 郑虹 张英虹 刘鑫宇1300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长春

2016 12月~2017 4 F

摘要:根据某销售公司在 年 年 月收到 汽车公司生产的乘用车­用户反馈车内异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气味物质主要­来源,从而为源头控制、过程改进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车内空气质量综­合管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价值;主要方法为结合重点内­饰件的

VOC

主要用材和生产工艺,探究整车 超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车内乙醛超标主要是顶­棚及座椅引起的,甲苯超标则是顶棚及密­封条引起。对相关零部件进行管控,并对供应商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为整车生产商提供整改­依据。

VOC

关键词:车内异味 整车 乙醛 甲苯

中图分类号:U465.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710/j.cnki.1003-8817.20190172

1 前言

近年来,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持

续提高,J.D. Power IQS

的 报告显示,车内异味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市场不满意度第­一位。车内异味主要与车内散­发的多种有害物质息息­相关,这些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会产生如恶心、头痛等症状,长期甚至会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发

2011 GB/T

[1,2]。我国在

生 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即

27630—2011《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中

规定了,苯、甲苯、甲醛、乙醛等八项物质为整车­车内空气中需要严格管­控的有害物质,并且给出了

明确的限值。2016

年,我国对相关标准进行了­第

GB 27630—201X《乘用车空气质量

一次修订,发布

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将推荐性国家标准变为­强

M1

制性国家标准。国六标准中明确规定所­有 类

27630

车均应符合 的要求及生产一致性检­查。同时,新车提车单中会将车内­空气质量等级加入至环­保单中。

2016 12月~2017 4月

根据某销售公司在 年 年

F

收到 汽车公司生产的乘用车­用户反馈车内异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户进行走访调­研,结果

88% 12%

表明车内异味占 ,其他 。鉴于此调查结

A

果,对投诉比例较高的 车型进行整车及零部件

VOC

的 检测,通过数据分析不断溯源,最终找到对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明显­的关键因素。

2 实验方法2.1 试剂及仪器

2.1.1

仪器

Aglient 1200),配a.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有

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

)、紫外检测器;

b.aglient 1200

化学工作站;

c.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Perki⁃ nelmer)

2.1.2

试剂

a.醛酮类衍生化合物混标,14

种标准物质,购

Accustanda­rd

于美国 公司;

9 VOC

b.甲醇中 种 混合系列溶液混标,购于美

Accustanda­rd

国 公司;

Thermo

c.乙腈、四氢呋喃,色谱纯,购于美国

Fisher

公司;

超纯水,由英国埃尔格(ELGA Labwater)公

d.

司生产。

2.2 试验方法

2.2.1 VOC

整车 测试方法试验过程如下。

28 d±5 d,

a.规定目标车辆的下线时­间需满足

同时内部表面无覆盖物;

b.将目标车辆放入规定的­测试环境中,车窗、

6h;

门全部打开,静止放置时间不小于

c.完成准备阶段后的车辆­进入密封状态,关闭

16h

所有门窗,时间不少于 ,安装好采样装置后开始­样品采集。

试验条件如下。

25.0±1.0 ℃,相对湿度为

a.整车的环境湿度为

50±10%;

Tenax TA

b.挥发性有机组分,利用 管进行捕

100 ml/min,时间为30 min,后续利用热

集,流量为

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

DNPH

c.醛酮类有机组分,利用 管进行捕集,

400 ml/min,时间为30 min,后续利用高效

流量为

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

2.2.2 VOC

汽车零部件 测试方法试验过程如下。

15

a.规定零件总成应在零件­生产后 天内在检测实验室完成­采样,供应商送样检测时,应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天­数期限;

b.车内零件总成及取样要­求,被测零部件是以

整个零件总成为单位进­行实验,采用暴露面朝上

2 000 L

和尽量摊开的原则。统一采用 大小的袋子,以袋式法模拟车内状态;

65℃

c.样品放入采样袋中,充入氮气,恒温 加热

使VOC

气体散发。安装好采样装置后开始­样品采集。试验条件如下。

VOC

有机组分采样及分析要­求依据整车 测试方法进行检测[3-6]。

3 结果分析与讨论3.1 A车型(高配、低配)整车VOC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根据 中规定的相关测试方法,抽取满足要

A VOC

求的 车型(高配、低配),对整车车内的 含量进行检验与分析,八项有害物质的含量结­果列于

1。

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A

车型(高配、低配)车

8 6

内的 项有害物质中,有 项满足现行法规标准限­值要求,即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丙烯

A 2

醛。在 车型的 种配置中,车内含量均超过标准限­值要求的有害物质为乙­醛,且超标明显,达到了

4.94~5.64 倍。A

车型(低配)车内甲苯含量满足标

A

准要求,但 车型(高配)车内甲苯含量则为正常

1.35

值的 倍。以整车结果作为依托,继续对不合格的有害物­质的来源进行排查,将检测对象由整

28 VOC

车分解至 大类内饰零部件,逐一进行 测试

VOC

与分析,进而通过零部件的结果­来找到整车含量超标的­关键原因。具体的溯源方式为,检测

28 VOC

大类关键零部件的 含量,按照乙醛和甲苯浓度进­行排序,从而定位出贡献度最大­的一种或

几种零部件[7]

3.2 A车型(高配、低配)零部件VOC测试结果­与分析

3.2.1 A

车型(高配、低配)零部件乙醛含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VOC

为找到整车 中乙醛、甲苯超标的关键原

A 28

因,对 车型(高配、低配)的 大类零部件根据

2.2 VOC 1 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测试。图 和图 列出

6

了含量较高的 类零部件,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

A

车型(高配、低配)的零部件中,乙醛含量高的零部件主­要有顶棚、门板、仪表板、地毯、座椅、方向盘,这些零部件的使用提高­了乙醛在整车中的含

VOC 6个

量,进而造成整车 中乙醛超标明显。在这典型零部件中,顶棚和座椅是影响最大­的零部件。对零部件本身进行深层­剖析,从零部件的制造信息出­发,包括材料、工艺等方面,找到乙醛挥发的根本原­因。此款车型顶棚采用普通­聚酯海绵并添加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单体­挥发,而乙醛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座椅中的皮革、泡沫占比大,而皮革中的乙醛含量高,主要是因为皮革在加工­过程中,将进行鞣制处理,鞣剂中含有醛类化合物。同样的,座椅中的泡沫主要为聚­氨酯类,所用的低聚物多元醇

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醛­类物质[8-9]。除此之外,生产

工艺、储存条件、副反应等因素均会增加­材料中的醛类物质。3.2.2 A

车型(高配)整车零部件甲苯含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3,A

根据图 车型高配车内甲苯超标­主要是由密封条、顶棚、地毯通道隔热垫、仪表板、门板引起的。其中顶棚和密封条对车­内甲苯的影响最大。根据零部件信息。汽车顶棚主要由车顶内­饰和基

材热压复合成型,除了同样引起乙醛散发­的海绵外,在这种热压的过程中,会加速甲苯的挥发。这主要是因为甲苯是一­种常见的典型有机溶剂,它经常用于一些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同样的,密封条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增塑剂、表面

处理剂,这些将直接导致甲苯散­发量的增加[10]。通

A(高配、低配)整车车过以上研究与分­析,探究出内乙醛、甲苯超标的具体原因。

4 结论

A

本文从用户对 车型(高配、低配)车内存在异味产生抱怨­的问题进作为出发点,展开引起车

VOC

内空气质量关键原因的­研究工作。通过整车

VOC

测试,再到零部件 测试,不断溯源,分析并研究发现,整车车内乙醛含量超过­标准限值的主要原因是­顶棚及座椅,甲苯超标则是顶棚及密­封条引起的。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整车生产商可以此为依­据,对相关零部件进行管控,并对供应商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根源上解决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标问题,从材料本身出发,优化材料配方,提高加工工艺,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