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共轨管内增压工艺及其­对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长春 13001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事业部,无锡 214000)

- 李文平1吴欲龙2苏晓­东2

摘要:高压共轨是未来柴油机­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针对共轨系统中重要的­总成之一共轨管,开展内增压工艺研究。通过爆破试验确定共轨­管的平均爆破压力为8­80 MPA,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不同内增压强化压力,利用疲劳试验验证所设­定强化压力的合理性,最终确定内增

748 MPA。经内增压处理后,共轨管的疲劳寿命显著­改善,在20~200 MPA压强化压力为 压力1 000下,疲劳寿命达 万次,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关键词:高压共轨 共轨管 内增压 疲劳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710/j.cnki.1003-8817.20190111 1 前言

高压共轨技术是未来柴­油机发展的主流趋势[1]。

与传统的燃油喷射系统­相比,高压共轨系统具有更高

的喷射压力和更为柔性、精确的喷射方式[2]。随着排

放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高压共轨系统燃油喷射­压力将不断提高。共轨管作为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储能元

件[3],对喷油压力、速率及喷油量等参数有­重要影响。

共轨管的作用为抑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产生的压力波动,确保系统压力稳定。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受启停、怠速、重载加速等因素的影响,共轨管需承受交变载荷,根据最新的排放法规要­求,共轨系

200 MPA

统需承受最高 以上的工作压力。喷射压力的提高,对共轨管承压能力、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增加容器壁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容器的承­载能力。但对于高压、超高压容器,随着工作压力的提高,无限增加壁厚,会使得容器壁上的应力­分布更加不均匀。而且,当容器内的工作压力大­于一定程度时,增加壁厚并不能避免内­壁的屈服。另外,壁厚增加会增多材料的­消耗,提高成本,增加质量。因此,提高高压及超高压容器­弹性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使容器内壁产生­预应力[4],也就是内增压强化。本文以某共轨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共轨管的内增压­工艺,并利用疲劳试验进行验­证。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共轨管爆破试验

将共轨管内腔充满介质,所有油孔封住加压,直到轨管的某处损坏,此时的压力即为爆破压

3 1

力。试验用共轨管共 根,图 所示为共轨管实

38MNVS6。爆破后,3

物,材料为 根共轨管的损坏

2

位置均为进油口处,图 所示为共轨管损坏后的­形

3 879.7 MPA、

貌。 根共轨管的爆破压力分­别为

889.7 MPA、901.3 MPA

,因此共轨管的爆破压力­应879.7 MPA。

2.2 共轨管内增压试验

38MNVS6 660~670 MPA,内

材料的屈服强度为

3

增压工艺需要使共轨管­内壁屈服。图 为共轨管经

660 MPA

强化后的模拟分析结果,经有限元分析,强

660 MPA

化压力达 时,强化效果良好。对强化后的共轨管剖开­进行研究,共轨管内表面及内孔交­接处未发现裂纹及其它­破坏,共轨管的强化过程没有­对

4 660

共轨管造成破坏。本文设计了 个强化压力

MPA、704 MPA、748 MPA、792 MPA,分别为爆破压力75%、80%、85%、90%。共轨管强化工艺流程为­充

3s。

液—加载—保压—泄压,保压时间为

应力/MPA 7.500×102 6.876×102 5.626×102 5.002×102 4.377×102 3.753×102 3.128×102 2.503×102 1.879×102 1.254×102 6.294×10 4.786×10图3

2.3 共轨管疲劳试验

为研究内增压工艺对共­轨管疲劳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压力强化处理后­的共轨管进行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以确定较为合理的强化­工艺参P&P

数。试验设备为 脉冲试验台。该脉冲试验台15 Hz 5~450 MPA

的压力可以按照 的频率从 交替变

8Hz

化。本研究的试验频率为 。每种应力条件下

3

至少采用 根共轨管进行试验。

1。

未经内增压处理的共轨­管疲劳试验结果见表4,未做内增压处理的共轨­管磁粉探伤结果见图裂­纹见箭头所示。不同强化压力处理后,共轨管疲劳试验结果见

2。随强化压力的提升,共轨管疲劳寿命逐渐提

748MPA

高,经 处理后,共轨管疲劳寿命最高,平均

60

应力循环数较未处理时­提高约 倍。当强化压力

792 MPA

进一步升高至 时,轨管的疲劳寿命有所下

748 MPA

降。因此,在本文设定的载荷条件­下,选用

20~200 MPA

为共轨管的内增压强化­压力。在 应力

1 000

条件下,共轨管疲劳寿命达到 万次未开裂,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2.4 共轨管组织硬度分析

共轨管内壁未做内增压­处理时的截面组织见

5,组织为珠光体加铁素体,距内壁表面50~70 mm图

274~283 HV0.1。强化处理后共轨管内

处的硬度为壁进油孔处­所受压力最大,内壁进油孔的截面组织

6,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与未做处理时相比

见图无明显变化,未发现组织有畸变形态,距内壁进油孔

50~70 mm 293~311 HV0.1。

表面 处的硬度为

2.5 共轨管强化的原理分析

在共轨管的内腔充满介­质,短时间给内壁施加很高­的压力,使共轨管内壁屈服,共轨管内壁受压应力产­生径向扩大的残余变形,然后卸除压力。此时,由于共轨管外层材料的­弹性收缩,使已经发生塑性变形的­共轨管内层材料在弹性­恢复后产生压缩应力,从而获得残余压应力。共轨管内增压强化处理­的最大优点为内壁所受­的应力降低并分布均匀,全部应力维持在弹性范­围内,增加了弹性控制的范围,提高了弹性承载能力。另外,内壁存在压缩残余应力,工作时将使内壁平均应­力

7

降低,疲劳强度显著提高。图 所示为共轨管强化

8

的示意图。图 为共轨管强化中及强化­后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共轨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的应力状态为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纹而发生破­坏。共轨管在加工过程中,内表面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数量的微裂纹,柴油机在高频率下工作­时,内壁的微裂纹将会持续­扩展,影响疲劳寿命。经内增压强化后,轨管内层的残余应力主­要为压应力,可以有效降低轨管工作­时的所受的拉应力,改善了轨管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并且会抑制轨管内表面­微裂纹的发展,从而提高共轨管的疲劳­强度。

3 结论

a.利用爆破试验得到共轨­管的爆破压力,共轨

75% ~85%。

管强化压力选择为爆破­压力的

748 MPA

b.选择 作为共轨管内增压处理­的强

3s 748 MPA处理后,在(20~

化压力,保压时间 。经

240)MPA

应力条件下共轨管的应­力平均循环次数

60 倍,在(20~200)MPA

较未经处理时提高约 应力

1 000

条件下,共轨管的疲劳寿命达 万次不开裂。

参考文献:

[1] 聂建军.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内燃机, 2009,(4):6-9.

[2] 郝胜强, 上官林宏, 王永利等.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进展[J]. 内燃机, 2014, (4): 9-11.

[3] 王称心, 武美萍等.共轨管材料属性对共轨­压力的影响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15, (13): 12-16.

[4] 俞建达, 陈永贤等. 200 MPA

满足 压力的共轨技术探讨[J]. 2012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 年度学术年会, 2013, (3): 1-5.

 ??  ?? (a)进油接头根部 ( b )中心孔处图4 共轨管疲劳探伤结果(240 MPA,未增压处理)
(a)进油接头根部 ( b )中心孔处图4 共轨管疲劳探伤结果(240 MPA,未增压处理)
 ??  ?? 图1共轨管实物图
图1共轨管实物图
 ??  ?? 共轨管强化模拟结果
共轨管强化模拟结果
 ??  ?? 图2共轨管损坏形貌
图2共轨管损坏形貌
 ??  ??
 ??  ?? 轨管主体高压介质图7
F共轨管强化示意
弹性变形区
塑性变形区
轨管主体高压介质图7 F共轨管强化示意 弹性变形区 塑性变形区
 ??  ?? 图8 共轨管强化中及强化后­受力示意
图8 共轨管强化中及强化后­受力示意
 ??  ?? 图6 50 μm内增压处理后共轨­管内壁进油口孔截面组­织
图6 50 μm内增压处理后共轨­管内壁进油口孔截面组­织
 ??  ?? 图5 50 μm未增压处理时共轨­管内壁截面组织
图5 50 μm未增压处理时共轨­管内壁截面组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