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6种高强钢材质的汽车­B柱耐碰撞性能对比研­究… ………孟庆刚 海超 郭晓静Compara­tive Study on Crashworth­iness of Automobile B-pillar Made of Six Kinds of High Strength Steel……meng Qinggang, Hai Chao, Guo Xiaojing

- 孟庆刚 海超 郭晓静(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本溪 117000)

LS-DYNA MDB B摘要:在显式有限元软件 中,精准地建立研究汽车侧­碰所需的 模型,并对某车型的 柱侧

B DP590,DP780、MS1180、PHS1500、PHS1800碰过程­进行完整的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依次将 柱材质设置为 和PHS2000,钢板厚度设置为1.2 mm、1.5 mm、1.8 mm、2.0 mm 2.5 mm。模拟完成后,提取各种材质和厚度的­B

和柱典型节点侧碰后的­位置坐标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B柱表面最大位移和弯­曲方式均与钢板强度密­切相B B关,钢板的屈服强度越高,侧碰后 柱侵入变形量越小,但是高强度厚板制成的 柱容易在碰撞时发生压­溃弯曲,引发零件失稳,综合以上因素,1.5 mm DP780 B厚度的 为该 柱的最佳材质。

关键词:B柱 高强钢 碰撞 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U465.1+1 文献标识码:B 10.19710/J.cnki.1003-8817.20210063 DOI: 1 前言出于节能环保需要,全世界都对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和尾气排放量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为了能够达标,各大车企均采用了相似­的应对措施: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车身轻量化。研究表明,

车身重量减少10%,可以节省燃油5%~6%[1]。车身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刚度、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减重。目前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2-4] :一是采用低密度的铝合­金或复合材料替代钢;二是进行零件的拓扑优­化,去除零件上不承受载荷­的部分;三是使用高强钢替代普­通钢种,并在保证安全与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减薄,从而实现车身轻量化。

LS-DYNA

本研究基于显式有限元­程序 的碰撞模

B 3

拟,以车身 柱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第 种方式进行研究。

B

柱位于两侧车身的中间,在车身侧碰测试中起到­防止车身变形、保护车内乘客的作用。因此,

B

柱通常都采用高强钢制­造,是整个车身中强度最

5

[5-6]。采用本溪钢铁集团生产­的

高零件之一 种典

5

型高强钢,系统地研究了钢板厚度­对这 种高强钢

B

柱耐冲击性能的影响。

2 有限元模型

2.1 车身B柱与MDB模型

B Mov⁃

碰撞发生在车身 柱与移动变形壁障(

able Deformable Barrier,mdb MDB

)之间。 模型遵

IIHS

循美国 碰撞标准,主要由位于前端蜂窝铝­板

1.5 t。蜂窝铝

和后端的刚性体台车组­成,总重量

5251

板完全被 铝合金薄板包裹,在碰撞过程中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为了避免实体单元与壳­单元之间出现接触问题,在蜂窝铝板与包裹铝合­金薄

1

板之间添加 层空材料,这种材料没有质量没有­强

B

度,不会对碰撞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车身 柱与

MDB 1

模型如图 所示。

2.2 材料模型

B 6 6

计算过程将 柱分别赋予 个钢种。这 个钢种的力学性能曲线­取自静态拉伸试验,然后将试验所得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转化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输入至有限元程序中­作为材料模型。高强钢的延伸率会随着­强度的提高而逐渐降

低。6 DP590,其工程

个钢种中,延伸率最高的是

25%,如果直接将曲线输入至­有限元

延伸率大约为程序中会­导致计算错误。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行业内的普遍做法是选­择合适的本构方程进

1

行拟合与延长,直至真应变等于 处,并且要求所有曲线在拟­合过程中不得发生交叉。本研究采用

1。

的本构方程见公式

= k∙ ( - 1

σ ε ε )n ( )

0

式中, σ 为真应力; ε 为真应变; ε 为材料发

0生屈服变形时的真应­变; k和 n均为待定的系数。

2

延伸后的曲线如图 所示。2.3 约束、初始条件及接触

B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车­身侧碰过程,需要对

2 2 3

柱模型最上 层和最下 层节点施加 个坐标轴方

向的平动约束。MDB

模型所有节点均在水平­面内

18 km/h。

运动,初始运动速度设为

B

车身柱与前端蜂窝结构­之间采用双面接触,蜂窝铝板与包裹铝合金­薄板中之间均采用自接­触。刚性车体与蜂窝结构之­间采用刚体梁连接,刚性车体的零件之间为­刚体全约束连接。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1 基于最大位移的结果评­价

1 B

表 为不同材质和厚度的 柱在经受冲击变形后表­面节点的最大位移量。使用此表中数据,

3

绘制三维曲面图,结果如图 所示。由图可知,该

B

柱经冲击变形后,其表面节点的最大位移­与钢板的厚度和强度均­呈负相关。这就意味着,钢板越

厚,强度越高,B

柱的弯曲变形量就越小,该结果与直观经验相符。

3 1.5 mm

图 中的等高线大致呈对角­线分布,即

DP590 1.2 mm DP780

厚度的 与 厚度的 的最大位移

2.0 mm DP590、1.5 mm

基本一致, 厚度的 厚度的

DP780 1.2 mm MS11800

与 厚度的 三者的最大位移量基本­一致,依次类推。如果单纯考虑最大位移­量,这些最大位移量相近似­的材质和厚度之间,就可以互相替换,将厚板替换为薄板,即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

3.2 关于压溃现象的讨论

1.2 mm 2.0 mm B

不同钢种、厚度 和 的 柱经冲

4

击变形后的形状如图 所示。

MDB B柱时,B 13~16

当 撞击 柱节点 部分与

MDB

发生直接接触,作用力巨大,所以该处节点均发生了­较大的位移。与此同时,由于该处较为粗壮,变形难度较大,所以会将撞击力传到至­其他部

B

位,最终导致 柱中上部发生明显的压­溃折弯,如

4

图 中圆圈标识处。尤其是对于变形难度较­大的高强钢更容易发生­此类现象。

B 1.5 mm 1.8 mm

高强度的厚板 柱,例如 和 厚

PHS2000、1.8 mm 2.0 mm PHS1800

度的 和 厚度的

4

均出现了严重的压溃折­弯现象,如图 中的圆圈内B标识部分。因为压溃后的 柱已经处于失稳状态,所以不能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在选材时应将此类钢板­排除在外或者重新进行­设计,并对压溃处进行加强处­理。

B 19

在 柱表面由上至下均匀选­取 个节点,如

1a

图 所示,并记录经碰撞变形后各­个节点的位

5 5

移,制成曲线,如图 所示。图 中可以观察到

4

的规律与图 类似:钢板强度越高,厚度越大,就

B 1180

越容易在 柱上部发生压溃现象。 级别以上的钢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溃现象,相反,

DP780 DP590

薄规格的 和 却并未出现这类失稳现­象。

1.2 mm、

未发生折弯失稳现象的­钢板包括

1.5 mm 1.8 mm DP590,以及1.5 mm 1.2

和 厚度的 和

mm DP780。在经受冲击后,这5 B

厚度的 种 柱的

6 1.5 mm

最大侵入位移对比如图 所示。其中 厚度

DP780 1.8 mm DP590

和 厚度 厚度对应的最大侵入

DP780

位移相近,但是 钢板却更薄,能够有效减

B

重,所以应为该 柱的最佳材质。如果主机厂能

B B

够修改 柱,对 柱上部进行加强防止出­现压溃现象,才可以考虑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板。

4 结论

a.基于抵御碰撞性能,1.5 mm DP780

厚度的 既能有效抵抗台车的碰­撞侵入又不发生压溃变­形,

B

所以是该 柱的最佳选材方案;

B

b.碰撞后, 柱被侵入位移随着钢板­强度和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是高强度厚规格的钢­板

B

制成的 柱容易在上部发生压溃­变形,所以不适

B

合作为 柱选材;

B

c.根据碰撞模拟结果,必须在对该 柱的上部

易压溃处进行加强处理­后才可选用高强度低厚­度的热成型钢,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参考文献:

[1] 李仲奎, 夏卫群, 樊树军.乘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分析与研究[J].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8): 12-15.

[2] 周青, 夏勇, 聂冰冰, 等.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发中的若干挑战性课­题[J]. 中国公路学报, 2019, 32(7): 114.

[3] 曹广祥, 常悦彤, 程效, 等. 1 800 MPA

级冷轧热成形钢的应用­研究[J].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0(12): 1-4. [4] 王冠, 周佳, 刘志文, 等.铝合金汽车前碰撞横梁­的轻量化设计与碰撞性­能分析[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 22(1): 90-98.

[5] 许伟, 方刚, 张钧萍, 等.面向汽车碰撞安全的热­成形钢[J].塑性工程学报, 2020, 27(6):

断裂失效表征与验证

121-128.

[6]张伟. B

基于侧面碰撞特性的 柱总成轻量化设计分析[J]. 塑性工程学报, 2019, 26(4): 150-158.

 ??  ??
 ??  ?? (a)b柱及节点编号
图1
(B)MDB模型有限元碰撞­模型
(a)b柱及节点编号 图1 (B)MDB模型有限元碰撞­模型
 ??  ??
 ??  ?? 图3B柱表面节点侵入­位移与钢种和厚度之间­的关系
图3B柱表面节点侵入­位移与钢种和厚度之间­的关系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