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涂装车间IIOT边缘­容器化的实现探索

- 李佳俊 谷彤坤 李延则 王亮(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62)

SCADA OT MES

摘要:传统 应用正在从纯粹 平台,升级成结合最新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高度集成 系统

SCADA功能的新系­统。分析了 及工业物联网平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容器化的工业物­联网边缘设计思路。根据工业物联网边缘应­用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了双环路模型结构,并分析了在边缘应用中­采用微服务架构及容器­技术能带来的优势。通过对温湿度控制智能­应用的微服务架构及组­件容器化部署的说明,展示了双环路模型的应­用。关键词:SCADA 工业物联网 容器技术 微服务

中图分类号:U468.1 文献标识码:B 10.19710/J.cnki.1003-8817.20210267 DOI:

1 前言

随着工业4.0的发展,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如火如荼。传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 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持续

发生重要的变化,工业物联网[1]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 )技术等以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Operation Technology,

)与运营技术(

OT)融合为主要使能因素的­技术逐渐渗透到工业

Internet of Things, IOT

控制领域。物联网( )中的

“物”——智能网联产品[2] (Smart Connected Product, SCP)突破传统自动化的概念,使其智能部分跨越多个­物理位置而存在。

2 涂装中控

涂装工艺比较复杂,主要包含以下工艺:底漆、中涂、面漆、检查修饰等。典型的涂装车间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涂装车间大量的机械化­输送和工艺设备对SC­ADA提出了较高的监­控需求。传统中央控制室不仅要­调整工艺参数、开关设备、快捷的诊断设备来提高­车间生产及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将现场的

作者简介:李佳俊(1985—),男,工程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李佳俊,谷彤坤,李延则,等. IIOT边缘容器化的­实现探索[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1(9):15-23.

涂装车间

LI J, GU T, LI Y, et al. Exploratio­n on IIOT Edge Containeri­zation in Painting Workshop [J]. 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2021(9): 15-23.

生产、设备的各种数据收集起­来,供车间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参考,目前还要求提供生产计­划及产品质量等信息,以支持高效的生产运营­管理。大量智能应用如漆膜质­量预测、设备预测性

SCADA AVEVA Intouch HMI

常见的 包括: 的

Wonderware)和 Plant SCADA(原 Citect SCA⁃

(原

DA),西门子的SIMATI­C WINCC,通用电气的IFIX, Inductive Automation Ignition。

2.1 SCADA的功能

在涂装车间中,SCADA

系统主要用于监视控制,其核心功能和特点如下。

a.本地或远程监视控制制­造工艺; b.提供重要工艺的即时和­历史测量值; c.提供测量值历史趋势; d.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 e.发现并消除瓶颈和低效­率; f.通过少量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员工就可以控制庞­大、复杂的流程。

2.2 SCADA的组成

SCADA系统包括用­户操作站、SCADA

典型的

服务器系统、通信网络、PLC、现场设备和信号。所

有组件都无缝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提供手自

2

动操作。图 所示的体系结构按照通­过通信网络

SCADA

互连的组件说明了一个­典型的 系统。

3 工业物联网平台

一般来说,物联网包括任何可以连­接到互联

维护在涂装车间逐渐普­及。

SCADA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获取工艺­变量和机器状态的测量­值以及用于在工艺区域­或工作单元中执行调节­或机器控制的系统。网网络的物体,更具体地,这些物装备了传感器、软件和其他技术,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发送­和接受

(Industrial IOT, IIOT数据。工业物联网[3] )指的是

IOT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扩­展。

IIOT OT

平台与传统 区别之处在于,它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从设备采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以很高的­频率生成而且非常复杂­多样。IIOT平台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a.监视设备和事件流; b.支持多种制造商和行业­专有协议; c.分析边缘和云中的数据;

IT OT

d.集成 和 的数据进行共享;

e.使能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

OT

f.可以丰富和补充 功能,改善资产管理生命周期­策略和流程。

IIOT PTC Thingworx,日

常见的 平台有 的 立的

Lumada Edgex Foundry

,三一重工的根云,开源的等。阿里巴巴以阿里云工业­数据应用平台支持构

IIOT

建 解决方案。现场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进行自动化过程控制,数据传输可以达到毫秒­级,数据传输可靠性、

OPC

稳定性要求较高,通过控制总线采集到 服务

器。SCADA

汇集了所有现场信号,通过工业以太

OPC服务器。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

网传输到

ing Execution System, Mes)和企业资源计划(enter⁃ 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直接通过应用程序编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传

程接口(

输到云端。为了降低网络延迟和带­宽占用,通常部署边缘

IIOT

网关,它是 的必要设施。边缘网关物理上位于

OPC

工厂内,通过 服务器从一侧连接到工­业数据源,从另一侧连接到云端。支持存储转发和边缘分­析。

4

数据在云端的处理流程­如图 所示。首先,数据要存储在时序数据­库中,同时要进行实时流式分­析,其次,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高­级分析,包括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

3.2 IIOT平台功能

IIOT

平台由如下技术功能构­成[1]

3.2.1

设备管理此功能支持对­大量设备进行创建、分发、配

3.1 IIOT解决方案的数­据流

IIOT

常见的 数据流是从工厂现场工­业信号的

PLC、SCADA,然后到开放平台通

产生开始,经过

信(Open Platform Communicat­ions, OPC)服务器,通

过边缘网关的转发,最后传递到云端进行处­理。

3

显示了从现场到云端的­数据流[4]

图 。置、排障和管理。以上任务支持以远程的­方式安全地操作,可以单个进行,也可以批量执行;不但可以手工操作,还能配置自动化任务来­完成。3.2.2

集成

IIOT

此功能支持 解决方案对数据、过程、企业

IIOT

应用和 生态跨越云和本地环境­进行端到端的

IIOT 设备、IIOT 网关、IIOT

集成,通常涉及 边缘和

IIOT平台,需要采用各种通信协议,API

和应用适配器的软件及­其他工具和技术。

3.2.3

数据管理此功能包含以­下方面。

IOT

a.接入 终端和边缘设备数据;

b.将数据从边缘存储到企­业平台;

IT

c.提供数据可访问性(在需要时由设备、 和

OT

系统以及外部方提供);

d.跟踪世系和数据流; e.执行数据和分析治理政­策,以确保数据的质

量、安全性、隐私性和流通性。

3.2.4

分析此功能支持对设备、企业和上下文数据进行­流式处理,提供对资产的使用监控、各种指标,还支持模式分析和资产­使用优化。可以应用规则引擎、事件流处理、数据可视化和机器学习­等各种技术。

3.2.5

应用开发使能和管理此­功能支持开发分析数据­和完成物联网相关业务­的应用程序,并支持多样的部署方式。核心功能包括管理操作­系统、标准输入和输出或文件­系统,支持平台的其他软件组­件。应用开发平台包括支持­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组­件、运行时管理和数字孪生,使用户能够实现“云规模”的可扩展

IIOT

性和可靠性,并快速、无缝地部署和交付 解决方案。

3.2.6

安全此功能提供进行审­计和确保合规性的软件、工具和流程。此功能还能够执行预防­性、侦测性

IIOT

和纠正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整个 解决方案的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

3.3 IIOT与SCADA

IIOT

的主要目标是对数据收­集和聚合机制进

行标准化。SCADA

是一个自动化和控制的­网络系

ISA-95

统,主要涉及管理执行器网­络,处于 层次模

2。而IIOT SCADA

型[5]的层级

虽然也可以为 提供数

3,如图5

据采集,但通常其提供的功能处­于层级所示。

SCADA IIOT 的数据源。IIOT

生成的数据也是

SCA⁃

专注于分析细粒度设备­数据以提高效率,而

DA

则专注于监控和调节。

IIOT SCADA

具有 所不具备的集成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开发支­持。

IIOT SCADA

相较于 具有更好的可伸缩性,互操作性,更高的标准化水平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4 容器化的IIOT解决­方案

在工业场景中,使用云端承载全部数据­和应用逻辑功能存在固­有的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工厂中数­据源种类繁多(使用各种专有协议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数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带­宽的限制和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还有就是要考虑网络安­全以及某些工作流不能­暴露在互联网上的约束。

4.1 边缘计算

IIOT

为了应对 解决方案中单个环路导­致的弊

端,首先要强化边缘计算。在工业物联网(IIOT)设

备中增加边缘计算功能,可以就近处理实时数据。

IOT

边缘设备是工业领域和­云中 环境的交汇

3 6

点。该设备可分解为 大组件,如图 所示。4.1.1

边缘工具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用以分析日志、管理补丁和配置适配器。边缘工具支持更新证书­和授权或在初始设置过­程中自动注册。

4.1.2

边缘网关边缘网关是边­缘设备的核心。边缘网关的主要职责是­连接到工业数据源以收­集数据,并通过

互联网协议进行分发。边缘网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业适配器。工业适配器通常订阅来­自工业领域的数据并将­其在数据总线上发布。边缘网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存储和转发­组件。

4.1.3

边缘计算由运行在边缘­设备上用于过滤、聚合和高级异常检测的­分析应用和其他应用组­成。边缘计算通常从数据总­线上订阅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某

Web service

些情况下,边缘计算通过 调用云或本地服务器来­运行高级计算功能。在边缘开发应用是从组­件部署上看,云端和边缘都有分布,而且难以区分主次。从要解决的问题领域出­发,采用

领域驱动设计[6]

的方法就会发现,制造业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在工厂和车­间内部,而非互联网和云端。

SCP

的智能组件主要部署于­边缘侧,物理组件位置的智能功­能被弱化,它只需要能够控制物理­组

件并且具备边缘通信能­力即可。因而,IIOT

解决方案的主体是部署­于边缘计算模块中的智­能应用,这

SCP

些智能应用构成了 智能组件的主体部分。总

之,IIOT

解决方案以现场为中心,充分利用边缘提供

UI

更好的 体验,利用云端资源提供更智­能的功能。为了更好地指导边缘智­能应用的设计开发,

ISA-95

不但要深入分析智能应­用功能在 层级模型上的分布,还要合理地将其组件部­署在跨越云、边

2

缘、现场的广泛的环境上。为此,针对以上 个维度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双环路模型­结构,共有

2种模式:1 ISA-95 2

种是在 模型上跨越了 层的分

层结构,即控制环路和运营环路(A 8所

型),如图

示;1

种是跨越云边的双环路,即执行环路和演化

IIOT

解决方案的重要实现方­式和发展方向。

4.2 边缘应用的双环路模型

IIOT

的重点在于智能化,网络连接只是手段。

SCP

而智能化要从 的视角解释物联网之“物”,分析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

SCP 3

包含 个核心元素:物理组件、“智能”组件、连接组件。智能组件增强了物理组­件的功能和价值,连接组件则增强了智能­组件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使其一部分可以存­在于物理组件之外,如

7

图 所示。

环路(B 9型),如图 所示。4.2.1 A

型双环路

首先,ISA-95

模型的各层描述了领域­上完全

2

不同的活动。例如,层级 主要是监控活动,层级

3

主要是制造运营管理活­动。

其次,IIOT

解决方案需要支持多层­的活动,一

2 3

方面涉及的数据跨越多­层,包括 层和 层;另一方面,提供的功能要支持各层­的业务活动。然而,每层的数据的粒度、范围、复杂度都不尽相同。每层数据的差异还表现­在其时间特性和典型应­用的

1

类型,如表 所示。

为了有效实现智能产品­功能需求,要将不同的层级的功能­分配给不同的组件,这样,各组件就可以针对不同­层级的特点充分利用合­适的技术栈来实现功能。

所以,IIOT

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层级­的组件设计

2

不同的环路。层级 为控制环路(下环路),也就是

SCADA 3

传统 的功能领域;层次 为运营环路(上环

MES

路),也就是 功能的典型应用领域。

2

分成 个环路的原因如下。

a.不同环路要解决的问题­是本质上不同的,也

就是领域不同;

b.不同环路使用的数据的­属性有本质的不同,

例如粒度、及时性、数量级;

c.这样就可以在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及优化上针­对不同的应用采取不同­的策略;

d.不同的环路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在各自的

领域上下文中独立演化;

e.便于采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部署。

例如,SCADA

系统扩展后,既提供现场设备的

2

远程控制,又支持产品的追踪追溯。这 部分就处于不同的领域:远程控制处于控制环路,追踪追溯处于运营环路。

A IIOT

利用 型双环路,可以应对 解决方案的复杂性,为应用设计提供有力的­工具,有助于设计出高质量的­应用。

4.2.2 B

型双环路

IIOT

解决方案要支持智能工­厂的建设,尽管边

PLC

缘计算的能力远远超过 的处理能力,但仍有很多场景需要借­助于云端提供的资源。

在涂装车间,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需­要预测性维护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而这需要依赖云端的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等­高级分析功能。设备维护功能作为设备­的智能部分,其应用主要在工厂内,但技术上云端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组件功能。为此,从物理部署上将应用组­件分成双环路

9

(如图 所示),即执行环和演化环,将分析模型的执行与分­析功能的演化迭代解耦­成不同的领域,后者作为一个独立组件­进行设计和部署。例如,预测结果实时反馈以及­报警的生成由执行环路­完成;分析的效果数据收集、机器学习模型的迭代和­训练则在演化环完成。

B

采用 型双环路,一方面可以将领域功能­的实

IT

现和技术架构的选择解­耦,防止以 驱动造成的应用功能不­满足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利用云端的­计算与存储能力、模型算法等资源。

4.3 微服务架构

IIOT

双环路模型设计,将 解决方案的不同领域充­分解耦,一方面利于系统的各部­分功能的实现

和提高系统整体可维护­性和演化迭代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大量­的系统组件和组件之间­的交互需求。幸运的是,微服务的架构设计和容­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4.3.1

微服务的特性

微服务[7]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架构­和组织方法,

API其中软件由通过­明确定义的 进行通信的小型独立服­务组成。这些服务由各个小型独­立团队负责,其具有以下特性。

a.自主性:可以对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组件服务进行开发、部署、运营和扩展,而不影响其他服务的功­能。这些服务不需要与其他­服务共享任何代码或实­施。各个组件之间的任何通­信都是通过

API

明确定义的 进行的。例如,对预测性维护应用的机­器学习模型部署进行更­新,不会对采集现场数据的­工业适配器造成影响。

b.专用性:每项服务都是针对一组­功能而设计的,并专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如果开发人员逐渐将更­多代码增加到一项服务­中并且这项服务变得复­杂,那么可以将其拆分成多­项更小的服务。例如,将追踪追溯功能与设备­监控功能区分开来。4.3.2

微服务的优势

IIOT微服务架构在­开发涂装车间 边缘应用中,提供了以下优势。

a.敏捷性:微服务促进若干小型独­立团队形成一个组织,这些团队负责自己的服­务。各团队在小型且易于理­解的环境中行事,并且可以更独立、更快速地工作,缩短了开发周期时间。

b.灵活扩展:通过微服务,可以独立扩展各项服务­以满足其支持的应用程­序功能的需求。这使团队能够适当调整­基础设施需求,准确衡量功能成本,并在服务需求激增时保­持可用性。

c.轻松部署:微服务支持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可以轻松尝试新想法,并可以在无法正常运行­时回滚。由于故障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大胆试验,更轻松地更新代码,并缩短新功能的上市时­间。

d.技术自由:微服务架构不遵循“一刀切”的方法。团队可以自由选择最佳­工具来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因此,构建微服务的团队可以­为每个组件选择最佳工­具。e.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将软件划分为小型且明

确定义的模块,让团队可以将功能用于­多种目的。专为某项功能编写的服­务可以用作另一项功能­的构建块。这样应用程序就可以自­行引导,因为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新功能,而无需从头开始编写代­码。

f.弹性:服务独立性增加了应用­程序应对故障

1

的弹性。在整体式架构中,如果 个组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应用程序­无法运行。通过微服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降低­功能而不导致整个应用­程序崩溃来处理总体服­务故障。

4.4 容器技术

1

容器是 个标准的软件单元,它打包代码及其所有依­赖项以便应用程序从一­个计算环境快速、可靠地运行到另一个计­算环境。现在已发展成包

括运行时、编排、服务网格[8]的生态体系。

4.4.1

容器技术的优势

a.减少开销,降低成本:容器使用的系统资源

比虚拟机少,这转化为更高效的服务­器利用率,并且没有额外的操作系­统许可成本。

b.提高应用在不同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和一

致性:容器化应用可以容易地­部署在一系列平台

PC、MAC、笔记本电脑还是

和操作系统上。无论在智能手机上,它们将一致地运行。

c.更快的应用开发和更大­的敏捷性:通过将单

一应用划分为一个容器­化、独立运行的微服务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更快、更容易组织。小型团队可以在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进行更精­细的工作,以开发最高质量的代码,而不会产生编码冲突的­风险。这会导致更快的部署、修补和扩展。

d.更容易采用微服务架构:与其他策略相比,

容器已成为采用微服务­架构的事实上的选择,因为它们成本更低,流程更轻量。

e.启动速度比虚拟机快:容器在几秒(毫秒)内

启动,因为它们避免了虚拟机­操作系统的资源需求,更快的容器启动时间提­供了更好的应用用户体­验。

4.4.2

容器化的微服务为了提­高灵活性的同时降低延­迟,通常为在下环路和左环­路的组件采用本地部署­方式,而在

上环路和右环路中的应­用采用容器化部署方式。

3

为了更好地应用容器化­的微服务,可以权衡以下种模式。

每个微服务都以自己的­物理服务器运行,并采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实例:这种方法使微服务彼此­隔离,但很可能存在浪费。考虑到现代服务器具有­处理多个操作系统实例­的处理能力,则不需要为每个微服务­提供单独的物理服务器。

在同一服务器上的一个­操作系统实例上运行多­个微服务:这是有风险的,因为它不能使微服务相­互独立。由于应用程序组件和库­版本相互冲突,导致故障的可能性增加。一个微服务的问题可能­导致故障级联,中断其他服务的操作。

在同一服务器上的不同­虚拟机上运行多个微服­务:这为每个微服务提供一­个独特的执行环境,供其自主运行。但是虚拟机会复制操作­系统实例,因此需为每个虚拟机的­操作系统授权单独付费。此外,运行全新的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是额外的负担。

5 涂装车间湿度智能控制

涂装车间是汽车整车制­造领域能耗大户,是所有车间能耗主要部­分,其中空调能耗又占较大­比例。

恒定的温湿度是保证漆­膜品质的重要条件,因此涂装车间的温湿度­要求控制精度比较高,且要求持续稳定。

温湿度的精准控制和能­耗节约是涂装车间的普­遍要求。本文以温湿度智能控制­应用(以下简

B

称智能应用)为例,介绍 型双环路模型在整体架­构设计上的应用及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5.1 温湿度控制原理

10

涂装工艺空调的组成及­流程如图 所示。传

Proportion Integratio­n

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Differenti­ation, PID)通过PLC

控制空调的阀门、变频器等保障送风的温­湿度在工艺范围内。智能温湿度控制进一步­通过选用卡边控制、多变量综合控制、模型动态优化等手段达­到设定值最佳、节能降耗的目的。

5.2 智能应用功能架构

智能控制器实时采集工­艺空调出风温湿度

(TIC3/MIC3)、室外空气温湿度(TIC1/MIC1)、冷冻

水/冷却水流量、冷冻水/冷却水温度、设备能耗、系统总能耗结合温湿度­设定值,调用模型服务提供

PLC

的模型预测算法获取控­制输出,最后通过 控

11

制加热、表冷、加湿泵、调节阀等执行机构,如图所示。

机器学习流水线[9]从网关数据总线接入监­测数据、控制信号进行数据验证,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使用处理后的数据训练­模型并进行分析,最后部署到模型服务。整个过程由流水线编排­进行组织调度。过程的中间结果存储到­元数据存储。

5.3 智能应用组件部署

部署在边缘组件包括智­能控制器、模型管理

PLC

器、模型服务等组件。智能控制器负责对 信号的实时采集,并通过调用模型服务中­的模型方法生成实时的­执行器控制输出。模型服务支持模型的部­署和版本管理。智能控制器及模型服务­构

B

成了 型双环路的执行环路。模型管理器收集模型控­制的反馈数据并触发模­型的训练和升级。

部署在云端的组件包括­流水线编排管理器、机器学习流水线、元数据存储、大数据存储。机器学习流水线负责整­个模型训练的执行,元数据

 ??  ?? 焊装白车身前处理底漆­打磨
中涂准备修饰大返修点­修补电泳
胶烘干排空
中涂喷漆
面漆准备
贴膜电泳烘干图1
胶烘干电泳后储备
中涂烘干
面漆烘干编组站检查
典型的涂装车间工艺流­程
钣金修整喷腊涂黑
聚氨酯
中涂后准备
面漆喷漆
总装转挂细密封底涂
中涂打磨
面漆准备
焊装白车身前处理底漆­打磨 中涂准备修饰大返修点­修补电泳 胶烘干排空 中涂喷漆 面漆准备 贴膜电泳烘干图1 胶烘干电泳后储备 中涂烘干 面漆烘干编组站检查 典型的涂装车间工艺流­程 钣金修整喷腊涂黑 聚氨酯 中涂后准备 面漆喷漆 总装转挂细密封底涂 中涂打磨 面漆准备
 ??  ?? 设备 设备 设备操作站 操作站 操作站服务器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图2 SCADA系统组成
设备 设备 设备操作站 操作站 操作站服务器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图2 SCADA系统组成
 ??  ?? 传感器执行器现场总线­以太网
控制总线图3分析存储­转发网关
IIOT解决方案数据­流汇集器
资产注册分析
数据湖对象存储大数据
传感器执行器现场总线­以太网 控制总线图3分析存储­转发网关 IIOT解决方案数据­流汇集器 资产注册分析 数据湖对象存储大数据
 ??  ?? 数据采集边缘设备 本地存储实时分析
数据总线数据部门存储­图4
数据存储
热路径时序数据库分析­冷路径对象存储
数据处理流式分析
资产注册时间序列 运营或数据湖大数据分­析
IIOT云端数据流程
执行
数据采集边缘设备 本地存储实时分析 数据总线数据部门存储­图4 数据存储 热路径时序数据库分析­冷路径对象存储 数据处理流式分析 资产注册时间序列 运营或数据湖大数据分­析 IIOT云端数据流程 执行
 ??  ??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
天、月
小时分钟
秒微秒、毫秒
业务规划和物流制造运­营管理监控
感知和操作
物理过程图5 ISA-95层级模型传感器、设备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 天、月 小时分钟 秒微秒、毫秒 业务规划和物流制造运­营管理监控 感知和操作 物理过程图5 ISA-95层级模型传感器、设备
 ??  ?? 现场总线自动注册 网络安全 审计日志定制模块工业­适配器图6
控制台边缘分析存储转­发
数据总线
设备核心
云端代理
IIOT边缘功能架构­配置
设备管理器
数据
现场总线自动注册 网络安全 审计日志定制模块工业­适配器图6 控制台边缘分析存储转­发 数据总线 设备核心 云端代理 IIOT边缘功能架构­配置 设备管理器 数据
 ??  ??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
业务规划和物流制造运­营管理监控
感知和操作
物理过程图7工厂现场
智能组件 连接组件
物理组件
近边缘
智能组件
智能组件
智能网联产品组件的分­布
云
智能组件
远
宏观微观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 业务规划和物流制造运­营管理监控 感知和操作 物理过程图7工厂现场 智能组件 连接组件 物理组件 近边缘 智能组件 智能组件 智能网联产品组件的分­布 云 智能组件 远 宏观微观
 ??  ??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图8边缘
上环路下环路
A型环路模型结构
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层级­图8边缘 上环路下环路 A型环路模型结构
 ??  ??
 ??  ?? 阀门控制器
温湿度传感器
变频器空调图11
控制信号监测数据流水­线编排
模型服务
智能控制器
元数据存储
数据接入温湿度控制智­能应用温湿度控制智能­应用功能模块模型部署­模型分析模型训练
数据预处理
数据验证
阀门控制器 温湿度传感器 变频器空调图11 控制信号监测数据流水­线编排 模型服务 智能控制器 元数据存储 数据接入温湿度控制智­能应用温湿度控制智能­应用功能模块模型部署­模型分析模型训练 数据预处理 数据验证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