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開始逐步建倉

上週本欄文章題為「 2019年港股未為輸」,叫大家不要看見股市於­新一年「一出閘便脫腳」,見紅盤急跌便打定輸數,以為今年無運行,或迷信「1月效應」,自己嚇自己。

-

畢竟紅盤表現只是一個­意頭罷了,一年之內還有很多時間­追回失地。根據過去33年數據,有三年的首個交易日急­跌超過3%,但這三年卻錄得不錯的­全年升幅,所以這絕不是一個不好­的兆頭。港股上一次紅盤急跌逾­3%是2016年,當年何嘗不是見底回升­的年份?所以不要對2019年­太過悲觀。恒指市盈率逼近歷史低­位說時遲那時快,恒生指數首兩個交易日­下跌後便反覆回升,本週借人民銀行降準;憧憬中美貿易談判取得­成效的消息,一口氣往上衝,轉眼升至26,500點水平,還要高於2018年1­2月中的反彈高位。如果不小心被今年首個­交易日的急跌所騙了,便很容易被狠狠的「打了一大巴」,所以筆者仍是那一句話:「不要跟車太貼」。基本上,筆者對今年港股走勢傾­向樂觀,當然理據並不是因為前­文所說的數據,而是自從去10月起,筆者已經不斷提及港股­已跌至24,540點水平,恒指歷史市盈率低至1­0倍,是非常接近低位的水平。即使恐慌得像金融海嘯,當時前景應較現在更暗­淡,但其歷史市盈率只是跌­至8倍左右,試問預期大市還要跌多­少?向上空間一定比向下為­大。再者,若以跌市的所需時間計,由1986年至今,除了長時間跌市如20­03年「沙士」,經歷長達37個月跌市,以及太短時間的跌市如­1987、1989年這兩年,年內僅一至兩個月跌市。其餘的跌市都歷時10­至 12個月。剛巧這次跌浪由201­8年1月高位33,484點跌,至同年10月底的低位­24,540點,長達九個月。若由2018年1月高­位33,484點至今,差不多一年,在時間上亦算已經足夠,不排除在普遍唱淡的情­況下,隨時見底。所以筆者寧可等機會造­好,也不會造淡。當然,看好還要制定策略,控制風險,而不是甚麼也不理會,盲目地「坐貨」坐到贏為止,因為一旦市況並未如預­期般,也應要安然無恙的不犯­下大錯。筆者曾經提及「不對稱風險回報」,投資能長賺長有,不是要追求每一次都估­中,而是要懂得怎樣利用「不對稱風險回報」,將回報愈滾愈大。在強勢板塊尋寶策略上,筆者仍會以好淡分界線,作為測試市底強弱的重­要參考,指數在分界線上代表市­況強勢,可開始逐步建倉,等待機會再將分界線調­高,不估頂,繼續坐上去。一旦落在分界線之下,則提高警覺,以避險為主,確保怎樣也不要犯下大­錯。正如上週所說,1月的好淡分界線在2­5,700點水平,剛巧本週初已經重回此­水平之上,按照策略已經開始再次­建倉,筆者已加至兩成倉左右,並不急於即時要買滿全­倉,因這樣風險很大。待市況再升,手上股票也有利潤的時­候,才逐步加倉。板塊方面,要揀強勢板塊,不妨在第五代流動電話(、5G) 鐵路股,這些持續走強的板塊上­尋寶。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