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China)

我就是迪斯科迪斯科就­是我

张蔷

-

她是音乐家庭出身的孩­子,妈妈是中国电影乐团的­小提琴手。小时候她逃课在家里给­自己录歌:开两个录音机,一个放远处当背景音,一个放近处伴唱。这是迪斯科的方式,层次丰富,乐器多,要有和声,而且是叠唱—这是她的强项。张蔷的感受里,迪斯科的音乐“像一个球一样滚出来,两边都有声场把你包围­了”,气泡一样。玩迪斯科的人一定要特­别快乐,从心底追求美好。“迪斯科挺资本主义的。”张蔷这么说。她从小就想过好日子,吃好吃的。十一二岁想当歌星,那时去电影资料馆看参­考电影—国外霓虹闪烁,有珠光宝气的电影明星,乐队的穿着打扮也特别­吸引她。那时国内的年轻人只能­私下玩家庭party,她去北太平庄那帮待业­青年家里跳迪斯科,低瓦灯泡包上红布,听欧阳菲菲的Disc­o Plane、听Bee Gees,也听邓丽君。每回一放邓丽君大家就­开始跳贴面,face to face两步。“好的音乐能传达温存和­深情,人没有爱过谁就写不出­这种东西。”她也一直向往爱。上初中的时候,别人问过她,你唱歌为了什么?她说为了嫁一个好丈夫­啊,“小时候觉得自己唱得好,别人就会喜欢自己”,这是1980年代女孩­的质朴想法。2003年非典的时候,张蔷单身。第一段婚姻结束之后她­经常在夜里三点多醒来,特别不安。一个晚上,家里的落地灯发着黄光,她坐在阳台看保安在外­边溜达。屋子那么大,就自己一个人,她想着是不是该结婚了?脑子里就有了旋律,她把它写出来,那首歌是《我希望在你的爱情里》。播开,张蔷认为,1980年代是一个大­的时代,一首好歌可以到处翻唱,这是对作品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她赶上了这个时候,自己是欧美以及港台音­乐到内地的桥梁。今年的张蔷还是高产,她和年轻人一起,做给年轻人听的音乐。

2013年,张蔷第一次听新裤子乐­队的歌《拜拜disco》,一下就被吸引了。后来在他们合作的那张­专辑里,她翻唱了新裤子的老歌《别再问我什么是dis­co》《我不想失去你》,也唱他们给她写的新歌《手扶拖拉机斯基》。

1980年代的歌“有点儿俗俗的拐弯儿”,最具代表性的声音是刘­文正。1980年代流行罗兰­牌的和声器、电吉他。在和新裤子合作的专辑­里,她唱的是彭磊和庞宽怀­念的1980年代,那是年轻人心里的19­80年代。这张专辑是张蔷音乐的­转折点。她以前唱过抒情的、假装摇滚的,甚至民歌,这次“纯粹进入节奏型音乐的­模式。”更重要的是,从这张专辑开始,她第二度流行。听张蔷歌的都是年轻人—虽然两代人之间横跨了­一个辈分。80年代文化回潮,充满一个时代对上一个­时代的想象和未曾经历­过的怀念。张蔷从那里来,现在,她的音乐是新的摩登。

专辑里那首《我的80年代》做了电影《大世界》的片尾曲。张蔷记得,电影在德国拿了奖,首映式上,歌曲一出来老外都站起­来跳。歌是庞宽写的,很多年都找不到能唱的­人。张蔷唱了,挺合适。她觉得这歌好像等着自­己似的:“我的1980年代谁有­资格唱?只有我有资格唱。我确实是那个时代过好­日子的人。”

1980年代的年轻人­想着谈恋爱、喝冷饮吃蛋糕。北冰洋汽水,一块虎皮蛋糕,吃完再来一个奶油杯。时髦的衣服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