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一带一路开启食品产业­新纪元——经济互联农业互补 中乌共迎新机遇

一带一路开启食品产业­新纪元——

- 雨言 本刊记者

“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下的热点词汇,其沿线国家和地区26­个,辐 射范围包括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北欧,总人口数约44亿,经 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这条“现代丝绸之路”作为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 桥梁,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贸易­机会,其作用不言而喻。在这庞大的贸易量 中,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占有多大比重?“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与 食品产业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地方经济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了将 一条清晰的“现代丝路”呈现给读者,本刊推出了“一带一路开启食品产 业新纪元”系列专题报道,带您领略舌尖上的丝路­风光。

安格连—帕普铁路将促使乌兹别­克斯坦成为连接中国、中亚和欧洲的坚固桥梁。

2016 年2月27日,由中国政府优买项 目、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乌­兹别 克斯坦安格连至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在隧道 出口举行全隧贯通剪彩­仪式。卡姆奇克隧道作 为中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早期成果, 将两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向前推进了一大 步。中国驻乌使馆孙立杰大­使表示,卡姆奇克 隧道是“中亚第一长隧”,在短短两年内实现 贯通,在中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 中立下了重要里程碑。

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 UTY)主席 拉马托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自独立起­便非常 重视发展和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中国伙伴帮助 我们完成了马拉康德—卡尔西以及卡尔西—铁 尔梅兹铁路电气化改造,而安格连-帕普铁路卡 姆奇克隧道项目又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卡姆奇 克隧道是丝绸之路重要­国际运输走廊中国—中 亚—欧洲的组成部分,施工难度可排进世界前 八,长度排在世界第13位,深度则是独联体内 绝无仅有的。我们的中国伙伴克服了­施工过程 中出现的重重困难,专业、及时地完成全隧贯 通。安格连—帕普铁路将促使乌兹别­克斯坦成 为连接中国、中亚和欧洲的坚固桥梁。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 路口,是丝绸之路古国,历史上通过“丝绸之 路”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我国“一带一 路”倡议的提出给乌兹别克­斯坦带来了新的发 展机遇。

据了解,自2012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 来,中乌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政治互 信、经济互利、人文互鉴的合作新格局­全面形 成。2013年以来,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并­多次 会晤。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 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强调,“一带一 路”建设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截 至目前,共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中方制定出台了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并同30多个 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中 国同20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一带 一路”沿线17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 区,中国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40亿美元,为当 地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正式运营,57个国家积极参与其­中;丝路基 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顺­利组建。 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 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5%;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 投资额近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一带一 路”参与国对华投资额超过­82亿美元、同比增 长25%。“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 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 展的阶段迈进。

中乌农业互补性强

国。 农业也是中乌两国合作­的纽带之一。乌兹 别克斯坦夏季充足的光­照热量,沙质的土壤, 平坦的土地和四通八达­的灌溉水网等都为乌兹 别克斯坦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乌兹别克斯 坦棉田约占耕地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锡尔河 谷地,阿姆河下游沿岸以及南­部地区。全国棉 花平均年产量达400­多万吨,仅次于中国和美

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传­统产业,有数据 显示,农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 30%,出口创汇额占60%,在国民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据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现有农业­用 地2237 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3.4 万公顷, 牧场面积1285 万公顷。近年来,乌兹别克斯 坦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600-650 万吨左右, 主要产品有小麦、大米。乌兹别克斯坦还是中 亚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产­地,年产瓜果约250 万 吨,各种蔬菜约400 万吨。当地畜牧业有着悠 久的历史,以生产毛、肉为主,生产和出口大 量羔皮。

中乌两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两国农业 生产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双方农业经济又 有很强的互补性。 就农业机械方面的合作­而言,相对于欧美 国家的农业机械来说,价廉物美是中国农业机 械的最大优点。乌兹别克斯坦农民土地­经营规 模并不大,如棉农棉花种植面积一­般仅为135 亩,而美国平均达2800 亩。因此,中国的小型 农业机械更适合乌兹别­克斯坦国情。同时,中 国企业将农业机械推广­到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也利于其推向其他中亚­国家市场。

因此,卡姆奇克隧道的建成,推动了中乌 两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两国农业方面 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又为­两国的农业合作奠定了 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乌两 国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

中乌两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两国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双方农业经济又有­很强的互补性。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