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2016食品产业年度“据”献

徐兴利 黄家伟本刊记者

-

年味儿尚未散去,人们或许还沉浸在与 家人团聚的温馨中,2017年的食品产业 发展已经在路上。回顾2016年的食品­产业,与 一个相对新鲜的词汇“大数据”紧密结合。随 着“互联网+ ”的不断深化,“大数据”也深 入人心。食品企业、食品电商、食品监管部门 等等都在多方面对接“大数据”。大数据带给 食品产业的不是单调的­数字,而是人们食品消 费习惯、消费观念的变化。抓住这些数据,食 品产业就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将通过对 2016年食品产业相­关数据的剖析,探索产业进 一步发展的方向。

商务数据看食品消费

根据商务部商务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6 年1月食品销售同比增­长14.5%;2月同比增长 10%;3月同比增长9.2%;4月同比增长9.3%; 5月同比增长9.6%;6月同比增长10.3%;7月同 比增长10.1%;8月同比增长9.6%;9月同比增 长10.2%;10月同比增长10.3%;11月同比增长 10.5%。

2016年1月饮料销­售同比增长13.7%;2月 同比增长8.5%; 3月同比增长8.2%; 4月同比 增长8.6%; 5月同比增长8.9%; 6月同比增长 8.9%;7月同比增长8.3%;8月同比增长8%;9 月同比增长8.6%;10月同比增长8.8%;11月同 比增长8.5%。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食品饮料销售 在2016年1月的增­幅较大,而2016年春节是2­月 8日,消费者在临近春节的1­月份食品饮料消费 大幅增加。春节期间的食品消费一­直是我国食 品消费中的重要一环,休闲食品消费、饮料消 费、生鲜产品消费等多种消­费在春节期间均有 所增长。

而我国酒类消费则与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消 费观念变化紧紧相连。商务部商业数据中心数 据显示,2016年1月酒类销­售同比增长29.1%; 2月同比增长24.6%;3月同比增长22.8%;4月 同比增长48.33%;5月同比增长81.47%;6月同 比增长3.49%;7月同比增长2.7%;8月同比增 长6.66%;9月同比增长0.81%;10月同比增长 -0.51%;11月同比增长93.64%。

线上看“酒”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酒类 销售并不十分稳定,11月同比增长93.64%与10 月同比增长-0.51%形成一定落差,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我国酒类消­费的变化。另有数据显 示,2010年-2014年我国酒水产­量增速分别为: 9%、10%、3%、3%、-2%。产量增速的放缓 也反映了我国酒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和白酒市场的低迷截然­相反的是 葡萄酒市场的风生水起。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消 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在酒类市场中占­据的份 额越来越大。

春节期间的食品消费一­直是我国食品消费中的­重要一环,休闲食品消费、饮料消费、生鲜产品消费等多种消­费在春节期间均有所增­长。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手天猫发布的 《天猫全球酒水消费报告》(下称《报告》) 显示,葡萄酒和白酒是线上酒­类销售最主要的 两个品类,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人购­买葡萄酒的 主要途径,线上酒水的消费人群逐­渐年轻化, “20岁+ ”消费人群在酒水领域消­费呈现消费 升级的特征。

《报告》显示,18- 22岁的年轻消费群体 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2013- 2015年的销售 金额增速超过其他年龄­段消费者。从线上消费 群体来看,年轻消费群体比例将继­续提高。另 一方面,线上已经成为我国进口­葡萄酒消费者 重要的知识获取和购买­渠道,62%的进口葡萄 酒消费者经常在线上看­酒类资讯,47%进口葡 萄酒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葡萄酒。

据了解,2016年6-9月,全国37个城市已经 和预计举办的葡萄酒活­动超过150场,由此可 见葡萄酒消费已经占据­我国酒类消费的部分江 山。从饮用葡萄酒的今昔对­比,也会发现有趣 的变化。过去饮用葡萄酒,在一定程度上主要 是商务需求,现在则加入了更多的个­人需求; 过去饮用葡萄酒是一种­身份象征,现在则是一 种常见的生活方式;过去饮用葡萄酒多在节­日 聚会、商务宴请等场合,现在则出现在日常餐 桌上。

有数据显示,线上酒类销售品类按销­售量 依次为:白酒、葡萄酒、啤酒和洋酒,其中白 酒市场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浓香型白酒,其 次是酱香型和清香型白­酒。2016年上半年线上 白酒不同香型销售金额­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其他香型。

葡萄酒和白酒是线上酒­类销售最主要的两个品­类,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人购­买葡萄酒的主要途径。

小零食大经济 “爆款”效应助发展

售的一大来源。有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第 3季度,休闲零食销售额连年占­据食品行业各品 类销售总额超过30%的比重。休闲零食中的热 销品类也在随着消费者­饮食习惯日益健康化不 断变化,从蜜饯果干到坚果炒货,再到饼干糕 点。 除了酒类销售,休闲食品也是线上食品­销

据统计,23- 35岁消费人群是休闲­零食主 要消费群体,19- 28岁消费群体休闲零­食销售占 比不断提升,其中糖果巧克力备受2­3-28岁年轻 消费群体喜爱。从消费趋势来看,一二线城市 消费者占比较高,但有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 势,三四线城市增长空间较­大。

另一方面,进口休闲食品也成为我­国休闲 食品行业的有力竞争者,2013- 2014年,休闲零 食坚果品牌前10位仅­有3个进口品牌,2015年 已达到7个。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18年中国 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高达 4800亿元。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增长相对­较 快,2012- 2015年平均年增长­率超过80%。有业 内人士表示,休闲零食增长因素主要­是:旺季 刺激销售,拉动全年增长。休闲零食受季节和 节日影响,年后进入淡季,9- 10月进入旺季。 另一方面,受供应链因素影响,巧克力等产品 夏季易融化,不宜存储运输。另外,从购买人 群来看,进口休闲零食女性购买­占比超过2/3,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虽然90后女性单 笔购买金额并未大幅上­涨,但购买次数逐年增 加,成为2014年线上进­口休闲食品购买频次最

有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第3季度,休闲零食销售额连年占­据食品行业各品类销售­总额超过30%的比重。

高的消费群体。

除此之外,随着“爆款”效应的出现,休 闲食品中也时不时出现­爆款产品,有业内人士 表示,爆款休闲食品具有产品­周期性,爆款休 闲食品首先要经历初期­培育阶段,这一时期并 未被市场充分发觉。早期阶段被部分敏感人­群 接受,之后转入爆发期,销售呈指数增长。进 入成熟期后增长放缓,因其良好品质并未停止 增长。

生鲜电商潜力可观保质­问题亟待解决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鲜产品在2016年 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其中生鲜电商是其中的 亮点。

生鲜电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生鲜产 品的保质问题则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际冷库协会的数­据,我国拥有8300万平 方米的冷库容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我国 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16平方米,约为美国的 1/4。根据《2015年度中国制冷­行业发展分析报 告》中的统计,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 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和41%,而欧美国 家冷链流通率超过95%。根据相关机构预计, 到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在增长速度上,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 通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6%、31%和23%,果 蔬的增长明显更快。

我国拥有8300万平­方米的冷库容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16平方米,约为美国的1/4。

以上数据一方面表明我­国食品冷链流通存 在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将吸­引资 本前来投资。

食品消费的健康化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随之 发生变化。健康营养成为消费者进­行食品消费 时的重要参考条件。

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食­品消费调查显示, 82%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健康的食 品。约有77%的消费者表示更加信任­食品生产 过程透明的企业(全球指数为73%);70%的 受访者更愿意光顾能够­提供更多食品选择、满 足特殊饮食需求的商店(全球指数为57%)。 约有77%的消费者表示更加信任­食品生产过程 透明的企业(全球指数为73%);70%的受访 者更愿意光顾能够提供­更多食品选择、满足特 殊饮食需求的商店(全球指数为57%)。 不仅如此,带有健康概念的食品也­受到 大部分消费者青睐,含有“无添加”、“有 机”、“纯天然”等关键词的食品销量增­长速 度较快。近年来,保健食品异军突起,迅速占 领市场,成为增长最迅猛的品类­之一。有数据 显示,保健食品中的酵素类产­品2015年前三季 度销售额环比增长13­倍。

数据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食品安全,国 家主席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 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 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 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 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 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 上的安全”。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 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 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 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 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 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 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 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 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 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由此不难看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保­障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大 数据和食品安全结合产­生“化学反应”,使食 品安全监管工作变得更­加及时、准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显示,国家食药监总 局建立健全了60个信­息发布栏目、5个互动栏 目, 2014年网站访问人­次超过1.3亿,比2013年

带有健康概念的食品也­受到大部分消费者青睐,含有“无添加”、“有机”、“纯天然”等关键词的食品销量增­长速度较快。

增长了66%。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总局 网站共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373条。其中:食 品药品监管系统动态类­信息1693条,占31.5%; 公告通告类信息865­条,占16.1% ;行政许可类信 息1503条,占27.9%;法规文件类信息210­条, 占3.9%;专栏及综合管理类信息­1020条,占 19.0%;人事类信息41条,占0.8%;征求意见类 信息41条,占0.8%。截至2014年12月­31日,总 局网站共计主动公开基­础数据库48个,数据量 为186.1万条;进度查询数据库7个,数据量为 95.4万余条;英文版数据库7个,数据量为21.4 万余条。共召开新闻发布会12­次、新闻通气会2 次、网络在线访谈2次,发布总局网站动态消息 112条、官方微博信息242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11月 日 至12月31日,总局网站共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6573条。其中: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动态­类信息 1903条,占29.0%;公告通告类信息304­4条占, 46.3% ;行政许可类信息752­条,占11.4%;法 规文件类信息202条,占3.1%;专栏及综合管 理类信息585条,占8.9%;人事类信息42条, 占0.6%;征求意见类信息45条,占0.7%。2015 年,网站访问人次已达1.46亿人次,页面浏 览量达30.1亿页。网站已建立60个信息­发布栏 目、4个互动栏目、54个基础数据库(总计数 据196万条)、7个进度查询数据库(总计数据 103万条)、11个网上受理事项,1个英文版子 站、1个行政许可服务子站。

2015年,食药监总局公布了42­期食品安全 监督抽检信息,涉及24大类食品的1­0.9万批次样 品。转载各省级局发布的监­督抽检结果1200余 期。2016年食药监总局­发布42期风险提示或­消费 提示,涵盖30余类重点食品­品种、节令食品以 及野菜、野生毒蘑菇等。针对前三季度的热点 焦点问题,共编制了15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食品 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依靠互联 网、大数据的支持,相关信息的发布渠道得­以

2016年食药监总局­发布42期风险提示或­消费提示,涵盖30余类重点食品­品种、节令食品以及野菜、野生毒蘑菇等。

拓展,数据量也在大幅度增加。网站建设与移 动客户端( APP)建设也都为食品安全监­管提 供了助力。

“数”说食品安全

2016年年底,我国食品安全建设又迎­来 了新一轮发展。2016年12月23­日,在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 作了《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 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报告指 出,卫生计生委已牵头完成­近5000项食品标准 的清理整合,并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 部等部门发布92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 2016年底前再发布­130余项标准,届时将形成近 1100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涵盖2万项指 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 础。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建立覆­盖国家、 省、市、县四级3264家监管­机构和782家检 测机构的监督抽检体系,建立覆盖2916个县 (区)食用农产品抽检数据直­报系统。截至 2016年10月底,共完成91.5万批次抽样检验并 公布抽检结果,样品合格率为97.5%。

2017年1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 《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及要求》,抽检 计划涵盖33大类食品、132个食品品种、203个 食品细类,共抽检127.59万批次。食药监总局 本级抽检3.14万批次,其中计划性抽检2.7万批 次,专项抽检0.44万批次;省级局抽检47.95万 批次。其中总局专项转移支付­21.2万批次,各 省级局匹配26.75万批次;市、县级局对食用农 产品抽检76.5万批次。

随着抽检系统的日益完­善,问题食品藏身 之处也就越来越少。一次次抽检,曝光的是问 题食品,保障的是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了安 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20­16年前三季度共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5­37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 生产经营主体43.6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50.1万个,完成整改生产经营主体­51万家次, 查处案件10.6万件,货值金额约2.5亿元,罚款 约9.6亿元。前三季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受理 食品投诉举报41.2万件,同比增长44.1%。立案 1.6万件,结案1.4万件,移交司法机关506件。

每组数据的背后,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坚 实脚印。食品消费数据为其行业­提供准确的信 息,为行业发展勾画未来的­蓝图;食品安全监 管数据让社会各界看到­透明的食品安全现状, 让食品监管部门、食品企业意识到食品安­全建 设任重道远,为今后的食品安全建设­奠定基

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食药系统共完成9­1.5万批次抽样检验并公­布抽检结果,样品合格率为97.5%。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