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无码燕窝有风险 消费者购买要谨慎

马建忠文

-

自2011年7月血燕“超标门”发 生后,我国一度“一刀切” 叫停了所有海外燕窝产­品的进口。 在历经长达近5年的沉­寂之后,燕窝 市场正在“带病”回暖。

日前,在《中国燕窝消费指 南》新书发布会上,广东省燕窝产 业协会副会长张雅琴表­示,国内市 场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在令燕窝价 格回升了10%以上。

但与此同时,来自各地海关 的稽查情况也显示,非法进口的燕 窝也在乘机进入中国。与之相应的 是,记者近日通过走访,从线下燕 窝交易市场和线上电商­渠道获悉, 目前经非正规渠道进口、无法溯源 的燕窝依然在公开售卖。

市场供需导致燕窝价格­上涨

继国家陆续允许马来西­亚19 家、印尼6家燕窝商合法进­入中国市 场后,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1月, 又有1家泰国燕窝商获­批。在业内人 士看来,这正是燕窝市场繁荣的­前 兆。

张雅琴告诉记者,目前,燕窝 的市场批发价按品级不­同,大概在 1万- 2万每公斤之间,线下专柜正 规进口的零售价格在4­0元- 70元/克 藏着非正规进口的隐忧。 题仍是一个“定时炸弹”。 之间,零售价和去年同比上涨­了10%左 右。而导致涨价的核心因素,就是市场 供不应求。

据介绍,在2011年血燕超标­门事件 发生之前,有分析指出,国内燕窝消费 高达500吨。而目前全球燕窝年产量­仍 高达600吨-800吨,但2015年正规报关­数 据约仅有25吨。

来自官方的一组数据也­显示着供 求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进口数据的“冒 进”:广东全省进口燕窝最多­的口岸, 广州口岸2015年共­检验监管进口燕窝10­3 批、重4.89吨、货值891.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702%和451%。

水货问题是“定时炸弹”

一边是正规进口量的跨­越式增长带来的回暖信­心,另一边则隐

“我们支持进口官方数据,主张会员合法进口。”这是广东省 燕窝产业协会的官方说­法,但在市场未全面打开的­情况下,水货问

据了解,血燕事件发生后直至2­013年,国家才逐步放开对印尼 和马来西亚的燕窝进口,前提是燕窝产品加工企­业应当获得中国国家 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注册才能向中国出口燕­窝。此外,为了让消费 者更方便地区分鉴别燕­窝的来源和真假,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和 双边协定要求输华燕窝­产品应建立追溯体系的­要求,2013年41月 日, 国家认监委又正式对进­口干燕窝实行“一品一码”管理,即每一份进 口到中国的最小包装干­燕窝上都有一个可溯源­二维码标签。该二维码 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燕窝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发放。

也就是说,只要是合法进口的干燕­窝,每一片都有一个“身份

通过走访,从线下燕窝交易市场和­线上电商渠道获悉,目前经非正规渠道进口、无法溯源的燕窝依然在­公开售卖。

证”。但这个“身份证”新规在很多地方仍未被­执行。

广州一家位于荔湾某批­发市场的燕窝商家,其在售的燕窝全部 是“无码”燕窝,天然5a三角官燕盏,1克价格仅为9.5元。据该店工 作人员介绍,其店铺一直未卖“一品一码”燕窝,是因为“那个价 格太高”。

无码燕窝存在一定风险

2016年9月,由燕窝产业国际联盟与­注册认证燕窝诚信联盟­联合 主办,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燕窝­分会协办的“合法进口燕窝研讨会” 传出的信息更是显示,虽然溯源标准实行多年,市场上合法溯源燕 窝仍不到10%。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经有正规进口的­商家在电商平台宣传页­上, 警示消费者,购买非正规进口的燕窝,容易遇到黑心小作坊产­品。

据该店家介绍,不是所有燕窝都能够贴­加用于溯源的“一品一 码”标签,因为要拿到这一资格,除了需注册燕屋、有正规洗燕厂 外,还需要在华注册并获得­食品流通许可。“应该说,购买无码燕 窝有一定风险,毕竟是没有监管,全靠卖家自家的诚心。”该店家 进一步指出。

有接近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 协会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 示,市面上目前大量存在没­有码的 燕窝,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业内 人其实很清楚,因为如果说是在叫 停前的存货,也不可能保存那么 久。另外,市面上,目前还存在一 些有二维码,但扫进去只能扫到商 家自身信息,扫不到报关、检验检 疫、进口商、经销商信息的现象, 这类产品也存在走私的­可能。

当然,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国内多个电商平台上,销售靠前 的卖家已经悉数为“一品一码”。 以天猫为例,2016年9月5日,“一 品一码”标准已被天猫纳入燕窝­行 业执行,要求在天猫上发布销售­的 干燕窝必须具备可追溯­标识,而且 能够提供燕窝进口报关­单、进口检 验检疫证明及原产地证­明。

此外,记者走访天河区药房看 到,部分药店销售的燕窝也­已经贴 上了溯源二维码标签。

只要是合法进口的干燕­窝,每一片都有一个“身份证”。但这个“身份证”新规在很多地方仍未被­执行。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