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有机茶:光凭良心是不够的

王紫

-

最近这几天的事情,令喻忠峰有些始料不 及。他没想到,自己一年前写的一篇 名为《做良心产品太难了,坚守无农药做有机

茶》的微博文章爆红网络,不仅被一些名人转发,阅读数也已经达到33­7万。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喻忠­峰的烦心事—— 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有机­茶卖不出去。记者经调 查了解到,有机茶销路不畅,除了价格高昂之 外,也与认证模糊、市场混乱等因素有关。

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民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增强,对 有机食品的关注呈持续­增长态势。但从目前 来看,有机茶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却不 容乐观。 茶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然而近几年,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茶叶的 农药残留问题却也困扰­着众多消费者。 喻忠峰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辞职创业, 就是因为担心喝到的茶­农药残留超标。记者通过搜索发现,据2015年央视报道,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组织­了一次专门针对茶叶的­比较试验, 59个测试样品中18­个不合格,问题集中在污染物超标、虚标等级等; 2017年1

月,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次抽检­结果,抽检609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共发现6批次茶叶不合­格,均因检出了氰戊菊

酯。而按照相关规定,氰戊菊酯为禁用农药; 2017年7月,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外通报了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分别 为省内外生产经营企业­的茶叶制品,被抽检出 含有毒成分三氯杀螨醇、联苯菊酯。

福建省食药监局相关专­家指出,三氯杀螨 醇是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氯杀虫剂之 一,对水生生物有着极高毒­性,人短期接触会 刺激眼睛和皮肤,并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肝和肾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民众的绿色消费意识日­益 增强,对有机食品的关注呈持­续增长态势。据

记者了解,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5­00余吨。 但从目前来看,有机茶在国内市场上的­销 售情况却不容乐观。 除了缺乏有机茶认证标­识外,记者还发 现,部分商家还混淆概念,把“绿色”等同于

“有机”。2017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实地探访了有机茶的 销售情况。

在一家商铺里,店家表示:“我们这儿有两种有机茶,一种每斤2000元,还有一种是3000元­的。”一名店员向记者推荐了­其中一款 有机茶。“您看,这茶叶随便抓一把闻着­就是 茶香,叶子多嫩,颜色也好,就剩五斤了。” 而当记者要求查看有机­茶认证标志时,店 家则说道:“你闻一闻、摸一摸就应该知道是 好茶叶。咱们自己基地种的茶都­不用打农药, 贴不贴‘有机’标签都无所谓的。” 出了这家店再往南走,是一家以营销普洱

茶为主的商铺。店主向记者推荐了“有机普洱茶”,“只剩最后3斤了,你只要尝尝就会感 觉到不一样。”记者注意到,从外包装来看, 这种散装普洱茶并无任­何有机认证标识。 除了缺乏有机茶认证标­识外,记者还发 现,部分商家还混淆概念,把“绿色”等同于

“有机”。在一家茶叶专柜,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售价850元的“有机茶”,“你 看,这上面写得很清楚,是有机茶厂生产的, 还有标志。”记者把这罐茶叶拿在手­里查看, 发现该款茶叶确实是由­某有机茶企业生产的, 但包装上却标注为“绿色食品”认证,而不是 “有机茶”的标识。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茶叶店家对有­机茶 的“名分”提出了质疑。有店主认为,“有机 茶”本身就是“噱头”,而且市场上有机茶的 价格太贵,大多数顾客都接受不了。 对此,喻忠峰感到很无助,“目前的茶叶 市场缺乏有序的商业规­则与道德底线。” “有机茶的成本包括采摘­成本、炒制加工 成本、人工除草施肥等种植成­本。由于不用农 药化肥,有机茶的产量只有常规­茶的三分之一

到二分之一之间。总体而言,有机茶的综合成本差不­多是常规茶的5-6倍。因此,价格也是水 涨船高。”喻忠峰对记者表示。 喻忠峰的有机茶通过了­杭州中农质量认 证中心(原农业部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中 心)的认证。每罐有机茶包装外面都­有“有 机码”,刮开后就可以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 证信息系统查询到真伪。“可市场上有不少茶

除了缺乏有机茶认证标­识外,记者还发现,部分商家还混淆概念,把“绿色”等同于“有机”。

商都说自己的茶叶是有­机茶,但并没有任何认 证。真正的有机茶在价格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优 势,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喻忠峰说。 尤其是在电商销售平台­上,“有机”可以 随便自封,很多常规茶都被店家标­榜为了有机 茶。“后来,随着电商监管越来越严­格,只有 上传有机证书才能标‘有机’,这也算是一个 重大的进步。”喻忠峰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内的有机茶 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口到­欧、美、日等发 达地区和国家的,这其中也包括喻忠峰的­有 机茶。但喻忠峰始终认为,有机茶的出路还是 在国内,“只有这个行业清正了,市场加强了 对有机产业的信任,有机茶才有出路。这就需 要相关部门加强对虚假­宣传有机产品的打击力 度,保护真正的有机茶。”他对记者说。

据悉,为了防止有机茶中混杂­普通茶或者以普通茶假­冒有机茶,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建立有机 码制度,采取“一品一码”的方式,对有机产 品认证标志使用进行规­范。认证机构在向获证 企业发放认证标志或者­允许生产企业在产品标 签上印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前,必须要按照国 家认监委统一的编号规­则,赋予每枚认证标志 一个唯一编码,认证机构为获证产品发­放“有 机码”,且上传到“有机产品国家标志备案­系 统”,每个销售的有机产品或­其包装上都带有 一个唯一的“有机码”,做到“一品一码”。 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张优对记者 表示,目前在国内有资质开展­有机认证的机构 较多,这些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 理委员会批准的。未来主要希望各级管理­部门 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与 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正确宣传、科学引导, 积极推广有机理念,倡导有机生活方式,提高 有机的认知度、信任度,树立消费信心;并完 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强认证管理和证后监 督,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有机茶的出口。 有机茶须具备四项标准:“在原料生产过 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 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 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 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并经专业

在电商销售平台上, “有机”可以随便自封,很多常规茶都被店家标­榜为有机茶。

认证机构认证的茶叶及­相关产品。”张优对记 者说。 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 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委员会认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额 出资设立的认证机构。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 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之­一,尤其是在茶叶认证

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有机茶认证企业占全国­有机茶企业60%以上)。 张优为记者列举了符合­有机茶的四项要 求。他说,有机茶相对于普通茶叶­在环境、生 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产地环境要求高。有机茶的产地要求 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 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具体来说,要

求茶叶基地所处的环境­空气清洁、干净(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土壤中铅、汞、镉、砷和铬等重金属元素和­六六六、DDT等农残的含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符合GB 15618的二级

标准),茶园灌溉用水要求有干­净的水源(符合GB 5084的标准);茶园与交通干线、工厂 和城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附近及上风口 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 二是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 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物 质。强调采用农业内部循环­的方式培肥土壤; 采用生态调控、农业技术措施和物理等­方式控 制病虫害的危害;生产过程中强调采用有­益生 态环境技术,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物多样性 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是注重对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全 过程控制。有机茶生产坚持“从茶园到茶杯” 的全程质量控制,无论是田间生产,还是加工 过程乃至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均要按标准和规 范操作,每个步骤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内 容包括茶园投入物、原料的收获、加工产品的 质量和数量、产品的流转和废弃物的­处理等, 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四是实行认证和标志管­理。有机茶必须

要通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专门认证机构,按照GB/T19630《有机产品》标准和相关规则进行 认证,并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施中国有机 产品认证标志及其唯一­编号、认证机构名称或 标识,才能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目前在国内有资质开展­有机认证的机构较多,这些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