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2017食安纵览:稳中向好的同时仍需把­握平衡创新

-

徐兴利 黄家伟 本刊记者

“无酒不成席”说明了白酒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但是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2017业来讲也是值­得总结的。近日,我国食品安全年匆匆而­去,给人们留下了回忆和反­思。这一年对于我国食品行­领域的大咖、学者齐聚一堂对我国2­017年食品安全的完­善与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总结。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于1­月12日在京举行。本次会议将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罗列,逐个攻破。

“无酒不成席”与不能贪杯之间的关系

逢年过节一直以来都是­白酒消费的高峰期,春节更是如此。白酒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无酒不成席”说明了白酒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但是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的酒中还有少量的糖、肽和氨基酸,有的还含有其他非营养­化学成分。乙醇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如果适量饮酒,乙醇通过代谢可以产生­能量,比碳

水化合物、蛋白质产生的能量都要­多。适量饮酒有精神兴奋的­作用,产生一种愉悦感。但是过度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或者长期酗酒对­健康会带来危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对白酒与人体­健康的话题发表了看法。 前段时间,白酒抗癌的言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原因是在白酒当中发现­了地衣素。马冠生表示,地衣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非挥发性的大­分子脂肽类化合物,但在白酒当中发现地衣­素不等同于白酒就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发­现活性成分,所以饮酒就有益健康的­逻辑推论。喝白酒抗癌的说法,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准确表述该项科­学研究成果的真实性。无论食品中有害成分还­是有益成分,对健康的影响都存在着­量效关系,也就是人体摄取达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对健康带来影­响。

为普洱茶正名

俗话说,“烟酒茶不分家”。茶叶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2017年,普洱茶就“摊上事儿”了。一时间,关于普洱茶与肝癌的讨­论甚嚣尘上。 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就­关于普洱茶的问题谈了­谈他的意见,普洱茶本身不是黄曲霉­菌的适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基质,因为黄曲霉菌比较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上生长,另外茶叶里的成份比如­茶多酚对黄曲霉菌有抑­制作用。社会上大量检测茶叶的­样品,特别是普洱茶的样品有­黄曲霉菌的数量是很低­的。黄曲霉毒素本身的毒性­非常大,但是摄入量要看两个方­面,茶叶和其他食品不同的­是,茶叶如果有黄曲霉毒素,一般在10%左右。另外对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的计算方法,采取极 端保守的条件,假设全部的人都喝普洱­茶,实际上普洱茶喝的人很­少。第二个条件,每个普洱茶都是有很高­黄曲霉毒素的产品。第三,用三个极端的数字算下­来大约是1000万人­口里有就是3.2的人有可能发生因黄­曲霉毒素形成肝癌,这么小的数字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很低的数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普洱茶储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持­干燥,茶叶不能放在潮湿的环­境下,但是很多地方环境不好,因此黄曲霉素有可能生­长。消费者在选购普洱茶时,要多看、多闻,看普洱茶是不是干燥,如果潮湿的话,说明这种茶叶发霉的可­能性比较大。

喝白酒抗癌的说法,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准确表述该项科­学研究成果的真实性。

在儿时的记忆里,油条一直是美味的象 征。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再配上一碗豆 浆或胡辣汤,油条和胡辣汤在口中碰­撞出香、 辣、酸等多种味道刺激着我­们的味蕾。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的《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指出,食 用一根重量约为85g­的油条,约摄入9-31g的油 脂。由此可以看出,油条属于脂肪含量较高­的 油炸食品。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表示, 在传统油条制作过程当­中通常可以加入一些明 矾作为膨松剂,为了油条口感更酥脆,色泽更 加好看。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里有明确的规定,对含铝食品添加 剂主要是硫酸钾和硫酸­铝铵,在油条里可以使 用,按照需要适量使用,但是有一个要求,对 铝的残留量应该小于或­者等于100 mg/kg(干样 品,以铝计)。 国内和国外对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充 分的研究和严格的标准,对铝的添加剂使用范 围和使用量、残留量都有严格标准,国际食品 法典委员会也规定了铝­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 量,根据添加剂的种类和被­添加食品的种类会 有不同的规定,同样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只 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添加,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健 康的危害。 目前,无矾膨松剂、无铝膨松剂正在逐步 取代明矾添加到油条中。一方面避免了铝对身 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油条­的 质量。油条虽然好吃,但是大家食用时一定不 要过量。

2017年是“网红食品”迅速发展的一年, 喜茶、脏脏包以及一系列网红­食品的风靡也在 印证这一点。50多元一对的脏脏包­被“黄牛” 一转手就变为240-260元一对。如此高的利润也 反映了“网红食品”的市场潜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钟凯表示, “网红食品”在产业升级 换代包括居民对营养健­康诉求不断提升的情况 下,捕捉一个小的点,迅速通过互联网“红” 起来。现在“网红食品”基本上80%、90%集 中在餐饮行业,在餐饮里做创新是比较­简单 的,因为这个行业更新换代­非常快。这样的创 新叫作浅创新,比如营销手段、产品样式、口 味,这方面创新很容易。而食品技术上的创新 是很难的,其过程很慢。 网红餐饮、网红零食“红”起来以后市场 需求量爆增,经过融资迅速扩张,扩张之后食 品的水准有可能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超出了 企业对食品控制的能力,所以也体现出来食品 的发展是长线的发展,需要一步一步走。 另外,目前部分“网红食品”存在很多问 题,游离在监管之外,尤其是微商、网络渠道 销售食品。“网红食品”的监管很重要,但是 也不能成为创新的制约。创新往往也是试错的 过程,所以对“网红食品”要有包容的心态, 有鼓励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 权益。

外卖的餐盒包括配送箱­的环保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平台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有数据显示,餐饮行业在2017年­到1 月,同比增长率是10.8%,而外卖送餐平台的 增速则超过了行业的增­长速度。2017年是外卖 送餐行业飞速提升的一­年,对整个餐饮业起到 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入网商家的资质以及餐­食的质量,都在 考验网络平台的管理智­慧,谁来做这个饭?做 的饭怎么样?这是群众和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 内容。”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对网络餐 饮快速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外卖的餐 盒包括配送箱的环保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平台必 须要跨越的门槛。派送人员安全送餐的教­育与 培训,以及送餐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决定了行业 的社会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11­月 10日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办法》,包括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平台入网 餐饮企业提供者的义务,包括送餐员和送餐过 程的具体要求,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的检测。同时对平台提出了7项­义务,对商户 也明确了5项义务和2­项配送要求,这些措施在 2018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这是史上最严的 《食品安全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 处办法》之后,国家对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 全的专门性规章,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 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入网餐饮商户和配送要­求 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冯恩援强调,网络平台应担当起主体­责 任,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网­络餐饮进行有效监 管。平台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可以为网络餐饮食 品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抽检监 测、明厨亮灶、配送箱清洁消毒标准、冷热双 温箱、包装封签、推荐安心环保餐盒等措­施, 将推动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另外,消费者作为网络餐饮服­务的参与 者,也是食品安全的最终感­知者和受益者。消 费者一是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选择网络订餐 时,查看商户资质、优先选取“明厨亮灶”和 评价高的商户。二是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现象 和隐患,应积极监督、投诉举报,通过合法合 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 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的应 永久不再进入平台。 “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总的形势稳中向 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这一年来并没有发 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7年食品行业非­常努 力,甚至战战兢兢,生怕出问题,做出了很多 实实在在的努力。对比于过去来讲,不管是政 府的监管措施和力度,还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措 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 仍然很担心,消费者的总体看法在2­017年应该说 没有变化,仍然是比较负面的。也就是说,政 府和食品行业的努力在­消费者的眼睛当中不领 情。消费者为什么不领情?一方面,消费者还 是要求零风险,一点问题不能出。另一方面, 假冒伪劣还比较多,无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问 题的数量,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高涨。政府监管 力度逐渐加强,本来没有显现的问题现­在显现 出来了。另外,我们所传播的信息和消­费者所

掌握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从食品安全来讲,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对安全、高质量、健康食品的日益 增长的诉求,另一方面,我们农业生产结构和 食品加工生产业的结构­之间非常落后,这两者 之间的矛盾。人们要这样的诉求不能­说他不合 理,我们的农业生产还是个­体农户,还是一亿 多的农户分散生产,而食品加工业、小型企业 还是占绝大多数。解决这个矛盾显然是需­要时 间的。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度低,对监管部门 和企业做出的努力“不领情”都指向了一个根 本问题,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近年来 由于食品安全的社会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 舆论环境的复杂性,食品谣言总是层出不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 海锋司长表示,“在科普方面,努力为了让科 学的知识跑在谣言的前­面,我们针对不同的人 群、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时期, 也探索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科普形式主要 分为信息化科普、活动式科普、监管式科普、 引导式科普、精准化科普、专项式科普、基地 化科普和防范式科普。 信息化科普,正在建立关于食品安全、药 品等科普资源的大数据­库,希望形成全国权威 统一的资源。另外利用一网两端构建­新媒体传 统渠道。第三是创新传播的技术,主要是指针 对现在流行或者年纪比­较轻的受众者,他们获 得信息的习惯多采用短­视频、H5和视图方式进 行科学传播。活动式科普,一年一度的全国食 品安全周,这项活动影响特别广,也是牵动全 社会的,而且也是覆盖地方的。 监管式科普,结合日常的检查、抽样检 验和执法办案同步开展­科普。执法者到保健品 会议现场采取揭露式的­办法进行科普和宣传,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引导式科普,针对突发事 件,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当中加强科普 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有效引导公众的情绪。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度低,对监管部门和企业做出­的努力“不领情”都指向了一个根本问题,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精准化科普,根据公众食品安全的信­息 需求,大力推行精准科普,做到内容精准、 传播精准、人群精准。一是针对公众食品消 费误区,直接指导科学理性消费。另外突出 食品消费场所,联合行业的组织在餐盘、垫 纸进行科普内容,达到精准化、分众化科普 的落实。专项式科普,比如“毒蘑菇”每年 都出现死亡事件,我们会在相关地区进行­有 针对性的科普。基地化科普,广东省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科技­厅要建立食品安全科 学体验馆,投入了几千万。 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总的形势虽然稳中向 好,但监管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也不能­掉以 轻心。对待食品安全仍需尽心­尽力,把好每一 道关口,消费者选购、食用食品时,也要多看 而后行,产品包装、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 等信息要多加注意。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 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2017年已经过 去,我国食品产业取得空前­发展,在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也得以保障。虽然一 些“插曲”不太和谐,但也无伤大雅。但有些 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心理散布 食品谣言,对我国食品安全建设造­成了极大影 响。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 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权威的科普知识跑在 谣言前面。

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权威的科普知识跑在­谣言前面。

导语

特殊食品并不像普通食­品那样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特殊食品总是在“关键时刻” 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随着特殊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注册备案­工作的深入开展,特 殊食品验证评价工作需­求不断提升。

《规范》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制定依据、 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二是备案内容、备案信 息管理;三是工作要求。从管理原则、管理体 系、人员要求、设施设备、档案管理、申诉投 诉处理、风险信息报告、公示公开、履行保密 义务等九个方面对技术­机构提出要求;四是监 督管理。从信息公布、现场核查、举报调查三 个方面对技术机构明确­管理;五是对《规范》 涉及的特殊食品、产品检验、安全与功能验 证、临床试验、产品检验机构资质、功能验 证机构条件和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含义进行 说明。 近年来,特殊食品验证评价工作­需求不断 增加,技术机构管理亟待改革。有数据显示, 2016年国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500多­家,婴幼 儿配方乳粉国内生产企­业108家、进口生产企 业77家。随着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工作深入开展 和产品申请数量不断增­多,验证评价工作需求 数量不断增加。但仅有少数机构实际参­与验证 评价工作,比如保健食品安全与功­能验证技术 机构不到60家。 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食品 检验机构3365家;共有三级甲等医院13­08家,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有120多家大 专院校开设保健食品安­全与功能验证相关的专 业,拥有一批理论基础深厚、专业知识丰富的 师资队伍。包括特殊食品在内的食­品检验机 构已经实施社会化管理,只要具备相应资质, 都可以从事资质能力范­围内的食品检验工作。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将借 鉴药品、医疗器械管理采取备案­方式。特殊食 品验证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自主备案、企业 自主选择、政府依法监管”的方式,调动社会 机构参与验证评价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 资源优势。技术机构的选择不再依­靠“政府指 定”,而是更多依靠“市场口碑”。 凡具备验证评价工作法­定资质或条件的技 术机构,自2017年11月1­日起可登录总局政府 网站“网上办事”专栏中“特殊食品验证评价 技术机构备案信息系统”进行备案。技术机构 在备案信息系统内填满­所有选项后,系统自动 备案通过,赋予备案号。技术机构对本机构备 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技术 机构不应当将通过备案­当做商业宣传。 另外,技术机构需要备案如下­信息: (一)名称、性质、级别、地址、联系方式、 规模概况和法人资质证­明文件; (二)已经 具备的验证评价工作相­关法定资质或条件; (三)依资质或条件可以开展­的验证评价工作 项目;(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 (五)验证评价工作团队概况;(六)主要仪 器设备、设施清单和环境条件说­明;(七)既 往开展验证评价工作情­况;(八)近三年无违 法违规行为和无重大业­务事故说明;(九)防 范和处理验证评价工作­中突发事件和严重不良 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十)其他需要说明的 情况。技术机构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承担法律责任。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