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见证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专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谢方开

- 陈之秀 本刊记者

1978年,谢方开先生从空军工程­兵某部队调到空军后勤­部任助理。那时,他31岁。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他说:“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包括的领域更广,不仅仅是吃、穿、住、行、用,同时更有对文化生活、精神世界的追求。艺术品收藏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它已进入了普通百姓家。” 好男儿要参军

“我觉得选择参军,既可以出去见见世面,也能很好地锻炼自己。再说,好男儿要参军,保卫国家无尚光荣。”谢方开先生说。

1947年1月,谢方开先生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个叫“小尹乡”的普通村庄,父母都是农民。祖父为他取名“方开”,是希望他为家族中识文­断字的“开始”。由于家庭贫困,兄弟姊妹多,经济困难,没有继续上高中,就选择了参军。

“我觉得选择参军,既可以出去见见世面,也能很好地锻炼自己。再说,好男儿要参军,保卫国家无尚光荣。”谢方开先生说,那

时,还有一句非常响亮的话,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1965年8月,18岁的谢方开先生幸­运地入伍了。他跟随一起入伍的新兵­到了南京某部队。在部队服役四个月后,部队改编,他被调到了北京。

“到了部队比在农村好得­多,不但吃得饱,还有一系列的部队教育。当然,新兵训练也非常辛苦,但我并不感到辛苦。我当时就一个想法:既来之,则安之。”谢方开先生说,他一心想的就是好好服­役,听党的话。“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感。因此,我一定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 哪里搬

由于表现积极,谢方开先生当兵半年入­团、一年入党。1967年6月,他从北京调到了山西转­运站,支援三线建设。在这里呆了一年,于1968年又调回北­京,直到1985年转业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任人事处处长。这时,他已

谢方开先生,著名书法家。1947年1月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65年8月参军到­部队,历任空军后勤部助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事处­处长、国家文物局人事处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士、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副会­长、北京收藏家协会会长等­职务。出版有《谢方开书法作品集》。

是副团级。

在部队,谢方开先生当过政治部­的干事、后勤部的财务助理、材料计划助理。谢方开先生说: “常言道,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谢方开先生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不久,一边工作,一边去中国人民大学读­档案专业,直到1987年毕业。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五年

多后,于1991年调到了国­家文物局,任人事处处长;1992年调到中国文­物研究所任副所长; 2002年调到了故宫­博物院,任副院长,直到2007年退休。

当记者问他退休后有没­有失落感时,他说:“只要人在平地走,就永远没有失落感。在职时,你虽然是领导,但从人格上你与别人是­平等的。退休了,自己的心理要平衡,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了解人,从了解字开始

常言道“字如其人”。要了解谢方开先生的为­人,就要先了解他的字。许多人是先了解了他的­书法,而后才得知他是故宫博­物院副院

长的。

“我自幼就酷爱书法,当时学校课程安排将写­毛笔字作为必修课,以德育人,以智育人,以书育人。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便觉­得写好毛笔字象征人的­脸面,会受人尊重、赞赏。”谢方开先生说,因此,他立志认真学习书法,把字写好。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学艺”。谢方开

先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人是最主要的,是根本。

谢方开先生说:“上学是为了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培养仁义道德;写好书法是提高艺术修­养,使之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我自上学起,凡是在任何场合看到书­写的标语、牌匾等,总是特别留意,在心中默念的同时,便比照临摹,坚持日久,渐有收效。”

1965年到部队时,谢方开先生业余时间就­开始研究、练习书法,因此,他的字在战友们中有口­皆碑。

“1967年,我刚满20岁,领导安排我写宣传标语,当时自觉写得不好,真有些勉为其难,深感不足,只是年轻敢为罢了。我写标语时,一个院子的人都在看,那也是我第一次将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学艺”。谢方开先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人是最主要的,是根本。

多年前,谢方开先生曾约法三章:“不搞个人炒作,不办个人展览,不去画廊卖字。”但求人书俱老,长乐未央。

自己写的字完完全全地­展示给大家。”谢方开先生说,自1968年起,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后来转业到地方,他从事机关工作,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渐­渐多了,平时专注临帖,初临欧阳询《九成宫》帖、颜真卿《多宝塔》帖、柳公权《归林诗》太和帖等。对诸名家法帖,他爱不释手,临之不辍,终与书法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谢方开先生表示,中国书法是

书写汉字的一种传统而­高雅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千年传承,是因为它浓缩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基础和前提,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国粹,写好书法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退休后,书法成主业

“2007年3月退休后,我是有活动就外出,没活动就每天8点半到­办公室来,或是临习古人书法墨迹,或是写些书法作品。”谢方开先生说,虽然没有人要求自己上­班,但自己主动来。因为人退休了,精神和身体不能退休。他还给自己写了个座右­铭:“坐公交,平步行;斗室居,素三餐;心态平,精气神;行笔端,乐未央。”

多年前,谢方开先生曾约法三章:“不搞个人炒作,不办个人展览,不去画廊卖字。”但求人书俱老,长乐未央。

他幽默地说,退休之前,书法是自己的副业。退休后,书法成了主业。他说,古今喜爱

书法的人都比较长寿,因为书法体现的是形神­共养的统一性。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执笔时,要保持指实、掌虚、腕平的姿势。书写中悬腕、悬肘,不断瞻前顾后、左撇右捺、上折下弯的运动,不但调节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经,而且使指、臂、肩、背、腰、腿部也得到运动,而这种运动是舒缓的、非剧烈的,是适度的、非超常的。同时,练书法还是一种平心静­气、 陶冶情操的修炼过程。下笔前要构思词句,还要考虑方寸之间的间­距,以及如何运笔。写完一幅字之后,要端详是否还有什么地­方美中不足,只有不断加以总结,才能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而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胜过吃灵丹妙药。

同时,谢方开先生也表示,退休之后,空余时间更多了,他可以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进入书法艺­术探索的自由天地。他甚至自勉: “谢去花翎方自在,紫气东来墨花开”。 ”诗中不仅巧妙嵌入自己­名字,更是表达摒弃仕途、诗书作伴的的多年宿愿,并附言:“吾过六旬,离任攻书,追古求真,博采众长,落笔求法,少而必精,时久量多,久而复之,笔下生花也”。将自己名姓编入自勉之­句,一是鼓励并鞭策自己习­书法非一蹴而就,需坚持不懈;二是将自己退休后的习­书之路作一总结,并心中默盼自己的书法­能更上一层楼。

到目前为止,谢方开先生书写各种规­格的书法作品数千幅,其中有长卷、四扇屏、条幅、中堂、横幅、对联、扇面、团扇等,还包括各类题词、匾额等等。

2016年8月,《谢方开书法作品集》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故宫古文献研究专

谢方开先生说: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利­好。

家、研究员、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王素先生为其­作序,并予以高度评价。

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包括的领域更广,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用,同时,更有对文化生活、精神

世界的追求。艺术品收藏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它已进入了普通百姓家。”谢方开先生说,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谢方开先生说,首先说衣、食。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物质匮乏,人们买衣服需要凭票,票也有限。改革开放后,物质丰富了,人们买衣服不再凭票,而且市面上衣服的款式­多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衣服。而在食方面,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能吃饱肚子就不错,营养不良是那个时代的­符号。改革开放后,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学。现在已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

其次说住、行。改革开放前,人们居住条件简陋,比如农村,村民居住在茅草房、土坯房里。改革开放后,村民外出打工挣钱,茅草房、土坯房难见踪影,基本上都盖上了青砖瓦­房,或者二三层楼的洋房,房子甚至贴着墙砖,漂亮而整洁。在出行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改革开放前,人们既不能随便

出行,要去某个地方,需要开介绍信证明身份,而且出行的交通路线以­及交通工具都非常不便。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自由出行,交通线路发达,交通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火车、飞机、高铁等任意选择。

接着说用。改革开放前,一般家庭有个“三转一响”,在外人眼里就会被认为­生活非常富足。“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其中“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

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手机、电脑等等,都是普通家庭的寻常物。

再说书画。从中国古代就有书画市­场,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前,或者说更早以前,书画收藏属于有钱人的­游戏。那时,书画也仅是圈里人知道,书画市场并不活跃。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也­在增长,审美情趣、消费意识也在提升。过去,写字也好,画画也罢,基本上是专业人士的事。现在,不仅仅是专业人士,更多的业余爱好者也加­入进来。书画市场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中国艺术品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各地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收藏。其中,普通百姓也参与其中。中国的书画拍卖市场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最后,谢方开先生说:“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利­好。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