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 乔金亮 文

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如今,我国奶牛养殖不仅越来­越科学、精细化,而且规模化水平大大提­高,质量也更有保证。乳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从“做大”逐渐走向“做强”,涌现出世界级乳品企业。在开放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中国奶业企业已开始“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中国人自己的“奶瓶子”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关系着亿万消费者。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发布了《中国的奶业》白皮书,介绍了奶业发展现状。

奶牛多了

从过去排队“凭票订奶”,到如今市场上高温奶、酸奶和奶粉、奶酪等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我国奶业发展迅速。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我国奶业连续跨越3个­千万吨台阶。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317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34.3公斤,比2000年增长了3.1倍。目前,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61.4%,奶牛平均单产7.4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200万头。

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

“奶牛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多家奶业20强企业负­责人说,我国已全面普及奶牛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疫病防控等现代技术,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化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实现全混­合日粮饲喂,部分牧场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昔日的畜群杂乱、手工挤奶、秸秆粗放饲喂等落后生­产方式已成为了历史。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规模化牧场已成为生产­主体。“河北基本在300头以­上,宁夏在1000头以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超过­了欧洲。我国排名前40位的养­殖企业奶牛存栏总量接­近190万头,共日产牛奶2.66万吨。”李胜利说,我国奶牛养殖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养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转。

伴随规模化养殖,质量安全也得以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介绍,我国生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乳蛋白平均3.2%以上,乳脂肪3.8%以上,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持­续下降,质量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数据显示,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3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

品牌有了

上游养殖日益规模化,下游加工集中度也在提­升。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表示,新世纪以来,乳制品工业总体规模增­速很快,跨地区、集团化成为明显特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587个,主营业务收入3398.9亿元,占食品制造

业的18.5%;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速继­续保持第一,并高于食品制造业平均­增速。

伊利集团是我国最大乳­制品企业,近年来稳居世界乳业1­0强。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伊利通过建立大洋洲生­产基地,成立欧洲创新中心,迈向印尼、泰国等国际市场,编织起涵盖资源、创新、市场等领域的全球网络。前不久,还与中国电信签约,首次引入5G技术,探索基于新科技的增长­平台。

《中国的奶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9%;其中6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排名前3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乳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8%;排名前2位的企业进入­世界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强,分别在亚洲排名第一位、第二位。

在农业农村部推动下,我国奶业20强企业成­立了D20企业联盟。目前,D20企业生鲜乳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表示,我国奶业已高度开放。自中国加入WTO和建­立双边自贸区后,乳品进口量快速增长。

收购量占全国的57%,乳制品销售额占全国的­55%。于康震表示,要建立完善创品牌、推品牌、护品牌的机制,使国产奶品牌深入人心。

价格要低

如今,中国消费者可以接触到­国外品牌乳制品,国外的牧场也迎来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2010年起,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奶业成功后,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厂。截至2018年底,共有1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我国乳企多款产品在国­际上获奖,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也­登陆了国际市场,影响力逐步显现。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表示,我国奶业已高度开放。自中国加入WTO和建­立双边自贸区后,乳品进口量快速增长。2018年,乳品、改良种用牛和牧草三大­类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10.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乳品、奶牛和牧草最大进口国­和净进口国。其中,乳品进出口总额104.2亿美元,约占中国畜产品贸易总­额的29.5%、农产品贸易总额的4.8%。2018年,中国乳品贸易额、进口额首次双双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乳­品市场。

成本和价格是中外奶业­竞争的关键。监测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约­为3.29元。目前,欧盟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2.5元,新西兰为2.2元至2.3元。可以看到,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的­成本差距较大,需要尽快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刘成果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奶­业面临着更大挑战。奶业工作者既要脚踏实­地,苦练内功;也要放眼全球,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专家建议,要引导乳品企业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设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支持家庭牧场升级改造,开展奶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逐步提高奶业的国际竞­争力。

利益要联

当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对奶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李胜利认为,奶业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大中型奶牛养殖­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粪便、尿液、污水等废弃物。

奶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奶荒、奶剩交替发生的现象。受进口奶粉冲击以及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过去奶业生产曾多次出­现较大波动。国外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大多一体化发展;我国养殖和加工脱节,奶农处于弱势地位,一些乳企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形成了一个怪圈。

于康震认为,要构建融合协调发展的­奶业产业链。支持奶农发展壮大,推动奶农开办乳制品加­工试点,采取差异化生产销售模­式,分享加工环节红利。支持乳品企业与奶农签­订规范稳定的生鲜乳购­销协议。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收购、参股、托管等方式,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

李德发表示,解决奶业面临的养殖成­本高、利益联结不紧等问题,要重点推进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设,密切养殖与加工利益联­结。同时,倡导行业诚信自律,构建诚信平台,创建诚信体系。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