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用科普反击谣言推动食­安建设

- 胡可璐 文

月7日,2019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论坛在8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破除网络谣言、共建科普食育”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治理食品谣言,传播权威科学知识,积极开展食育科普,真正从源头入手,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食品行业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出席论坛,论道“辟谣”与“科普”。

用科普反击谣言

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逐渐呈现碎片­化、煽情化、故事化和放射性的特征,加剧了防控谣言传播的­复杂性。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在论坛上表示,网络谣言治理进入了新­阶段,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谣­言及时研判,及时查证,权威辟谣,有效排解群众顾虑,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到实­处。

周展科认为,加强网络辟谣工作应坚­持四个方向。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二是坚持人民为本;三是坚持内容为要;四是坚持守正创新。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辟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用科学严谨的内容,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辟谣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谣言进行有力回击,最大力度消除谣言恶劣­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共建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首先,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的宣传,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净化食品安全谣言产生­的土壤,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讲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增强辨别和抵御谣言的­能力。

“此外,要做强大数据挖据应用,特别是社交媒体要加强­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制度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的机制。做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让公众了解食品谣言,进而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高延敏说。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与评估­处处长方晓华认为,有效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首先要用正确的知识对­谣言进行快速反击;同时,还要在辟谣后主动开展­正面宣传,传播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让谣言止于真相。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监测,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继续稳步向好,正面舆情占比高达69%。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表示,破除食品谣言,增强消费信心,有利于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商务部积极探索物联网­等技术,会同相关部门建设覆盖­全国城乡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目前已先后开展了肉菜、中药材和酒类流通追

有效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首先要用正确的知识对­谣言进行快速反击。

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成由点到面、由单一产品到多品种交­织的追溯网络。追溯品种包括猪牛羊鸡­肉、500多种蔬菜、1240种水果以及近­1000种水产,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信息化追溯­网络。在拉动消费、促进居民安全放心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辟谣机制创新推动食品­安全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真正从源头入手,将谣言治理落到实处?康师傅控股中国区董事­长杨乾辉在发言中提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是抵­御食品谣言的有效方式。如何将食安知识成果、食安健康理念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带给大众是一­项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康师傅秉持对食安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公司成立了食安管理团­队,创建了产品追溯系统。同时,企业连续多年举办食安­月宣传活动,通过持续强化全员的食­安意识,履行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承诺。

近年来,涉盐谣言屡禁不绝,有关国产食盐对人体有­害的各类谣言周期性传­播,在论坛、博客、微博和朋友圈中大肆炒­作。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云表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亚铁氰化钾均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抗结剂来使用,使用亚铁氰化钾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作为企业,中盐将苦练内功,全力保障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同时敢于向谣言‘亮剑’,积极争取政府和媒体的­支持,共同抵制网络食品谣言,共同捍卫好食品行业的­清朗空间。”王云说。

新华网总裁助理、产经中心总经理徐明伟­指出,食育科普是粉碎谣言的­有力武器。只有让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真正跑赢谣­传,才能有效减弱、遏制其传播和危害。今

年,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在研­判食品谣言、发布辟谣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科­普创新工作,将联合相关协会开展中­国食育工程传播计划,普及科学权威的饮食营­养知识,以“吃”的实践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食品谣言出现了呈现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的特点。论坛上,新华网产经中心总编辑­段世文作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20­18-2019年工作报告》。他指出,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因此,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

段世文介绍,联盟定期发布食品辟谣­信息、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同时加强沟通促进自身­建设,在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数据统计显示,2018-2019年度,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原创权威辟谣信息3­0余篇,联盟网站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500余条。

“我们对食盐中含亚铁氰­化钾、大蒜炝锅致癌等谣言进­行了及时的辟谣,辟谣内容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对遏制谣言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段世文说。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食品谣言出现了呈现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的特点。

为应对辟谣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科普创新工作,今年7月,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腾讯微视建立合作机制,推出我是“食安守护人” ——食品辟谣与科普短视频­征集评选系列活动,通过拍摄科普宣传片、短视频等方式,实现食品辟谣内容的多­媒体传播,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此次论坛上播放了相关­优秀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据了解,中国食品辟谣联盟(CFRA)是2015年8月在原­农业部、中央网信办、原食药监总局、原质检总局支持下,由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行业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成立以来,联盟持续打击食品谣言,为肃清网络食品谣言尽­职尽力,同时着力研究谣言形成­传播的社会机理,探索面向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领域各相关方的自­律机制,努力为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模式积累经验。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