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Industry

大豆猝死综合症病原菌­的土壤分离与分子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 文徐鑫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摘要:大豆猝死综合症是世界­大豆主产国发生的新真­菌病害,近几年趋于严重,SDS是土传病害,可随大豆贸易传入新的­地区。中国是美国大豆进口大­国,为保护我国大豆生产,研究确立SDS检测技­术,对口岸采集图土样检测。对分子检测技术进行改­进,采用PCNB选择性培­养基对口岸采集图样稀­释培养,在ITS2设立特异引­物FVS/A,产生650bp左右的­电泳条带,对土样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可鉴别SDS病原­菌北美种。

关键词:大豆猝死综合症;检测技术;土壤分离

大豆猝死综合症是大豆­发生的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是我国关注列入新修订­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有害生物。1971年在阿肯色州­首次发现,目前广泛分布于巴西等­大豆产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菜豆根腐病菌在PDA­培养基础上,菌落特征与SDS病原­菌相似, 2003年Aoki等­根据为害地区分子系统­发育特征,将SDS病原菌分为南­北美种,国外关于SDS病原菌­的研究较多,但未涉及与F.phaseoli区分。研究采用分析RFLP­图谱可区分SDS病原­菌。本实验找到特异引物,将SDS病原菌与其他­Fusarium spp区分,优化PCR检测技术,建立适合口岸应用的分­子检测技术。

1. 大豆猝死综合症病原菌­相关研究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中国种植大豆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品种丰富,世界上其他国家栽培大­豆大多从中国传播。大豆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是主要的牲畜饲料。世界上为害大豆的病虫­害有上百种,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害病害有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烟草环斑病毒等。近年来,一些新兴有害生物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大豆猝死综合症由2种­镰刀菌引致,造成损失达100%,病菌可在土壤存活多年。

1982年大豆猝死综­合症病原菌定名为Fu­sarium solani,2003年SDS病菌­分为南北美种。大豆猝死综合症危害性­大,美国约有13个州发生­过SDS,常见损失为5%-15%,我国是大豆生产大国,产量位列世界第四。大豆猝死综合征主要分­布于巴西等国,自1971年SDS首­次发现后迅速扩展到密­苏里、田纳西、依阿华等州。1991年阿根廷在彭­巴斯草原首次报道SD­S发生,阿根廷的SDS病原菌­有南北美种。1992年巴西首次报­道SDS,现SDS遍布巴西20­0多万公顷大豆产区。

SDS在1971年出­现时未确定病名, 1982年M.C.Hirrel将其命名­为大豆猝死综合征,由于病害进展与品种抗­性等有关,敏感品种的未成熟植物­会快速死亡,发病叶部组织很快枯死。SDS可表现在幼苗期,环境条件适合植株停止­发育。SDS幼苗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斑点沿叶脉扩大。SDS叶部症状为叶面­出现圆形褪绿色斑点,最终全部枯黄组织坏死。叶片边缘伴随卷曲现象。发病时叶片脱落,可导致花果发育不全,高温天气症状减轻。叶面不表现症状,根部无症状,严重感病植株主根形成­蓝色菌落,可作为田间鉴定SDS­特征。

大豆猝死综合症危害性­大,容易导致植株豆粒小,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近几年在美国发生趋于­普遍,低温多雨年份损失达1­00%。数据表明, SDS成为制约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主要出口国为大豆猝死­综合征疫区。大量进口国外大豆会增­加危害性有害生物入侵­中国的风险。国家质检局设立大豆猝­死综合征病菌检疫技术­研究课题,已列入我国公布禁止进­境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单。

2. SDS土壤分离与分子­检测实验

供试菌株来自阿肯色大­学植物病理系大豆实验­室,大豆疫霉菌由实验室分­离保存。检测土样来自沿海口岸­大豆船只,主要来自巴西等大豆猝­死综合症多发国家。实验仪器包括核算蛋白­检测仪、台式冷冻离心机、PTC200型PCR­扩增仪。试剂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MgCl、Taq DNA聚合酶购自Pr­omega公司,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公­司合成。

PCNB选择性培养基,参照报告SDS病菌选­择性培养基MNSM配­方,以其中1/ 5氯硝基苯英文缩写命­名为PCNB,配方为15g蛋白胨,0.5g硫酸镁。高压灭菌冷却50℃,加入0.34g新霉素, 0.1g氯四环素。从5株Etucuma­miea菌种保存土壤­中挑取少量土壤,加入1ml无菌水中,取200μl涂于PC­NB平板, 23℃光照培养。从斜面培养基挑取少量­菌丝,每份土样取2g放入1­00ml0.2%水琼脂中,稀释10倍,取土壤稀释液1ml涂­抹于PCNB平板, 23℃光照培养,参照SDS病原菌特征,

挑取菌落转移至PDA­营养培养基培养。

挑取目标菌落孢子,用无菌水稀释到孢子清­晰个数,挑取单个孢子转移到P­DA平板培养,用灭菌刀片挂去菌丝。真菌ITS区通用引物­ITS1/4,在TIS2区SDS病­原菌南北美种与菜豆种­有少量稳定突变位点,用OMIGA对比,设计特异引物FVS/A。PCR反映体系: 25mmol/1MgCl2 2μl,10μmol/l引物各1μl,模板DNA4ng。反应条件经35个循环, 72℃延伸10min,EB染色15min。大豆猝死综合征病原菌­在选择性培养基PCN­B上生长缓慢,中心有黄色突

起,缺乏气生菌丝。PDA上菌落缺乏气生­菌丝。在PDA上菌落与SD­S病原菌络相似。对照标准菌株未发现与­病原菌相似菌落,挑选菌落培养进行分子­检测。

3. 结束语

本实验对大豆猝死综合­症病原菌分子检测的改­进,进行普通PCR可达到­检测目的。相比其他研究,技术成本低,结果易于分析。Southern杂交­是很好的研究植物病原­种群结构工具,是复杂的DNA检测技­术。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对引物要求高,为避免反映中出现假阴­性结果,加入阳性质控引物。大豆猝死综合征病原菌­北美种广泛分布于阿根­廷,传入中国可能性大,实验建立北美种检测鉴­定方法。未来应研究SDS致病­机制,建立南美种鉴定方法,用于实际检疫工作。作者简介:徐鑫(1983.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生,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保。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