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a)

- 谢丽容 | 文 马克 | 编辑

合伙人制、班委制、政委制、轮值制,核心接班人背后,还有一整套梯队化的年­轻人才培养储备系统。马云解决企业事业传承­和人才梯队的思路,值得民企老板借鉴

云今年 54岁,在尤其关注民营企业一­二代传承的中国,马云从来没有被摆到被­讨论的第一序列。相对于74 岁的任正非,73岁的宗庆后,72岁的曹德旺,马云实在太年轻了。

但他偏偏就这么任性。教师节这天,阿里巴巴终于宣布了马­云的退任时间表:明年 9 月 10日起马云将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现任 CEO 张勇接任,之后马云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到 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

马云本人将重新回归1­9年前阿里巴巴创业之­前的“马老师”的身份。当然,在这一年里,马云还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

阿里巴巴对外的官方解­释称,马云选择在此时退任,不是因为中国的营商环­境变化,而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这是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让年轻一代才俊能接班,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问­题。

有心的人们记得,加上这次,12年间,马云“向后退”了3次。

2006 年,马云将阿里巴巴公司总­裁职位让贤于卫哲。2013 年,即5年前,他辞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将接力棒交给共事13­年的陆兆禧。

结合阿里目前各业务集­团的核心骨干历年变迁,不难理解,马云的这条路确实早有­计划,有条不紊,54岁的马云在中国民­营企业家梯队中尚处壮­年,再干20 年问题不大。马云想继续有关教育的­事业,再做出一个阿里巴巴,也不是没有可能。

接力棒交给了张勇。张勇,花名逍遥子。2007年加入阿里,今年是他在阿里工作的­第 11 年。

在早年的一个访谈中,马云说到人才这件事情,他说,他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人不仅有一流的­点子,还要有一流的执行,这样的人,至少需要找十年。

张勇看起来确实很完美。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从桌上的阿里巴巴,变成了移动的阿里巴巴,成为了线下和线下相结­合的阿里巴巴。大战略上没问题,“小”创意上张勇的活跃和接­地气又出人意外——大家争相“剁手”的“双十一”是张勇造的,新零售概念,也是他的点子。

马云说,张勇是阿里合伙人机制­下人

才培育体系中最杰出的­商业领袖,把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的团队,“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盆赌炫父嗨尿魯宝

独苗不壮。张勇是马云千挑万选出­来的“完美的人”,但马云既然制定了长达­十年的传承计划,接班预案就不可能仅限­于核心接班人。

张勇之下,阿里一直在着力培养自­己各个板块的所谓“二号人物”,并为其独当一面留足了­空间。

二号人物之下,三四五六线人才的持续­发掘和建设,在阿里也是成体系的。阿里在这些年来先后形­成了政委制、合伙人制、班委制和轮值制架构。

2009年,阿里巴巴开始研究推广­合伙人制度,2010年开始试行,2010年 -2013年间,分三批选举了28位合­伙人。除了蔡崇信、彭蕾、蒋芳、童文红等和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也有 2004 年之前进入阿里,培养出来的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等人。2004 年后,合伙人队伍又吸纳了通­过社会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如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等财务、法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有3­6位合伙人,其中已经有三位80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蚂蚁金服副 CTO 胡喜,以及淘宝总裁蒋凡。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曾解释阿里建­立这一制度的考虑:“不少优秀的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后,迅速衰落,但同样也有不少成功的­创始人犯下致命的错误。 我们最终设定的机制,就是用合伙人取代创始­人。道理非常简单,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比一两个创始人更有可­能把优秀文化持久地传­承发扬。”

阿里对合伙人的要求极­高——必须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

合伙人往下,集团下属各业务,班委制又是另一层选拔­机制。

2016 年 12月,蚂蚁金服调整组织阵型,成立支付宝“班委制”,由时任蚂蚁金服 CEO井贤栋担任班长,曾松柏与倪行军担任副­班长,班委成员包括邹亮、袁雷鸣、陶莹。在蚂蚁之前,班委制就在淘宝、天猫等关键业务部门采­用,并引入多位80 后管理者。班委制的最大好处在于­发掘优秀的年轻管理苗­子。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保障人才的可持续成长。

政委制在 2004 年 -2005年被提出,那时阿里的B2B业务­高速发展,人才极度匮乏,需要一支有经验、有文化的专业队伍,辅助业务部门的经理建­设好队伍。这套制度后来在200­8 年被演进成HRBP 体系。这套体系的最大作用,是从最大范围内保证整­个团队人才的增值和成­长。

2015年,马云曾经写过一封内部­信,名为《这是年轻人的时代!!》,信中提及, 60后管理层淡出一线,70后管理层走向前台,80后已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最大主力。有人统计,马云几乎在所有公开场­合谈及“年轻人”。

一个并不完全的数据是,在阿里巴巴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员中,“80后” 占到14%;在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经占到 80%,“90后”管理者已超过 1400 人。

翱抖壟焦熬y尿魯宝嗨­赐釜z

无论是合伙人制,班委制还是政委制,阿里的管理逻辑无外乎­一个: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合适的位置,持续推动阿里往前走。

阿里以电商起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金融、云、物流等复杂且不断翻新­的事业帝国。一开始,这些制度的诞生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局挑战,到了后期,这些制度开始反哺阿里­帝国的不断壮大。

民企狂奔了30多年,大多数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已届退休年龄,开始进入代际传承阶段,这些公司的人才架构普­遍比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更加“老龄”化,第一代创业者完全靠个­人能力打拼出一个商业­王朝,企业成败和创始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并没­有把接力棒交给职业经­理人的传统,普遍的做法和想法,是交给下一代。比如,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交­班给了公主刘畅;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终于­说服儿子曹晖子承父业,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传­位给闺女杨惠妍;恒大集团的许家印瞩意­大儿子许智健。

无论是马云式的交接给“花了十年时间寻找”的有能力的商业领袖,还是普遍被采用的交接­给“创二代”,这些方案从本质上没有­过多的区别。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业公司面对的挑战是­一样的。运营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商业生态,必须面对复杂的局面,平衡与协

调各方利益,并做出艰难选择。现实商业社会里的很多­弊端也会在生态里出现,处理好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最完美的方案。

核心区别是,民企的接班人或早或晚­被定下来了,但接班人之下的分层人­才培养却大多是无体系­的,或是空心化的。在蒙眼狂奔的前二十年,创始人们甚至没有一套­制度化的接班预案。

民企,尤其是传统行业民企的­人才体系建设不是刚刚­起步,就是过于老龄化。年轻人这个标签,依然和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这些相对年轻­的新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

年轻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概念­和符号。今天,几乎所有的传统公司都­在或主动或被动拥抱新­技术、新商业逻辑,希望在剧烈变化的新商­业环境中,再续“下一春”。但在现实的体系运转过­程中,一个传统成熟的体系,往往容易和战略脱节,留给年轻人的空间其实­很小。

一个在某大型制造企业­工作了 13 年的朋友心有抱负,但上升无望,他对我说,再给自己留两年,如果不能熬到顶头上司­离开,就换一个环境施展抱负。这两年,这家大型制造企业正决­意向“工业互联网”企业转型。他的故事很普遍,也有些讽刺。

阿里巴巴对年轻人的重­视,对分层的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视渊源已久。阿里巴巴的企业价值观­几经修正,在2012 年前后形成了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投资者第三的理念。

在这个理念中,客户、员工和投资者三者间,员工被排在客户之后,投资人之前。马云认为,只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才 有可能为投资人创造价­值。而让客户满意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没有勤奋、激情敬业和富有才华的­员工体系,给客户创造价值就是一­句空话。

插艙宝涉富ɑ趾抖

为了持续保持各层人才­体系明确的目标和创业­的激情,各层人才通常会在必要­的时候逐层向上流动。

2015 年 5 月,当时的阿里巴巴 COO张勇接替陆兆禧­出任集团CEO之时,包括王坚、邵晓锋、曾鸣和王帅等合伙人也­从一线退位,进入“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实际管理权则从这些“60后”手中移交给下一批“70后”。退位的合伙人普遍持有­阿里上市集团少数股份,身家动辄上亿、几十亿美金。

这样的多层级人才向上­流动体系,一方面保证了各层管理、业务决策始终有合适的­人选,又为曾经功勋卓著的前­辈提供了丰厚的退出资­本,并在背后持续为阿里集­团的战略保驾护航。

原支付宝总裁彭蕾是另­一个退出方式。彭蕾是阿里创业之初就­加入的元老,在阿里,她的影响力“仅次于马云”。

2015年的那次换血­中,彭蕾被委任为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今年 4月,彭蕾宣布离开蚂蚁金服,由2007年加入阿里­的职业经理人井贤栋接­任。不过,彭蕾并没有退居二线。2016年,阿里巴巴花10 亿美金获得东南亚电商­Lazada 的控制权,为阿里国际零售业务铺­路,彭蕾出任CEO。对于彭蕾来说,Lazada是一块待­耕耘的全新土地,和原来相比,她又往前走了一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方可闲庭信步”,马云认为,这是一个企业人才队伍­搭建最大的成功。

尽管有很多公司不愿意­承认,在实际的操作中,员工往往被排在最后一­位。不少初创公司创始人在­聊天时,常常向我传递一个观点:投资人比员工更重要。投资人是衣食父母,只有更好地服务于投资­人,将投资利益最大化,才能持续获得更多投资,否则,再多员工也只是会加速­消亡。

投资人和初创公司之间,投资人裹挟创始人的案­例并不少见,在相对成功的民企,一般没有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企业内人才分层生态的­建设宜早不宜迟,一个正向流动的人才生­态,会为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企业代际传承的核心人­交接背后,分槽喂马,各尽所能。越早建立,越有筹码主动去迎接动­态变化的商业环境。

年轻人给了马云 54岁抽身而退的底气,这能代表中国民营企业­的一条传承之路吗?受制于企业基因、行业周期、企业财力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这条路,方向没错,脚步不同。

(本文原载于《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此版本有内容增补。——编者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