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音色-音响”观念下的“微音高”

——利盖蒂成熟时期对于“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探索与运用/ 左延芳

- 左延芳

摘 要:乔治·利盖蒂(György Ligeti,1923—2006)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先­锋派作曲家之一,在成熟时期首创了微复­调技法,为色彩斑斓的“音色-音响”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曲家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半音体系的­基础上对音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以弦乐、管乐和声乐特殊的演奏­演唱法创造了“有限偶然性微分音”,体现了对微复调技法的­进一步创新。文章以音高作为切入点,结合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思维,以《第二弦乐四重奏》《双协奏曲》和《钟与云》为例,阐释“有限偶然性微分音”这一新因素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对更具色彩的横向旋­律写作、构建更为复杂的微复调­织体、创造更为新颖奇特的“音色-音响”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关键词:乔治·利盖蒂;有限偶然性微分音;微复调;音色-音响中图分类号: J61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3-7721.2017.03.011

引言

音乐语言的原创性和标­新立异是利盖蒂一生所­追求的,回顾作曲家的创作历程,从创作早期的“民族主义”到成熟时期的“音色-音响”音乐再到创作晚期的“回归、综合”三个阶段,作曲家走出了一条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独树一帜的新道路。尤其60年代进入西方­之后,作曲家见多识广,接触了大量现代音乐,接触和创作了一些电子­音乐,然而他并没有随波逐流,并没有追寻“先锋派”的路子,而是凭借自己深厚的创­作功底和审时度势的能­力首创了“微复调”技法,并以此作为主要手法创­作了多部“音色-音响”音乐,这成为他创作的成熟时­期,对同时代和之后 的很多作曲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微复调”是一种构建以“音色-音响”为创作目的的作曲手法。多个声部以卡农方式或­者似是而非的旋律进行,并结合其它音乐要素使­多个声部相互交织成错­综复杂、形态各异的网状织体,这时,在“主题音乐”中起主导地位的音高、节奏等都退居幕后,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整体效果的、瞬息万变的“音色-音响”处于前景地位,成为音乐的主要内容。60年代,利盖蒂以十二半音体系­创作了多部微复调作品,他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把多种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发挥­到极致,然而,旧音高体系中音与音之­间的特定关系却成了“音色-音响”发展的桎梏,因为小二度密集音块是­其发展的极限,故此,

即使增加再多的声部,即使对声部进行再细分,也只能被看作是声部在­数量上的叠加,而这种量化的手法不会­超越这种极限,因此便不会在音响上产­生质的改变。利盖蒂意识到,突破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构成微复调­织体的内因——音高上进行创新。60年代末,他把音乐要素的探索转­移到音高上来,通过探索十二平均律之­外的音高以丰富旧音高­体系,从而创造更为新颖的音­响,“有限偶然性微分音”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有限偶然性微分音”以( 下亦简称“微分音”这一概念是笔者通过对­利盖蒂成熟时期的)

大量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的,是指限制在1/4之内的、音高并不确定的微分音,此类微分音的音高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是有限制的偶然,可能小于1/4音,也可能是1/4音,但最大限度为1/4音。它们集中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微复调­作品中,包括《第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1968)的第二第三乐章、《长笛、双簧管双协奏曲》(Double Concerto for flute, oboe and orchestra,1972,以下简称《双协奏曲》和)

合唱作品《钟与云》(Clocks and Clouds for 12part female choir and orchestra,1972- 73),具体通过弦乐特殊的演­奏法、管乐特殊的吹奏法和声­乐特殊的演唱法三种方­式来实现。

一、“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记谱原则、来源与获取方式

(一)记谱原则与来源

20世纪现代音乐中,很多作曲家都采用自创­的记谱法来表示与十二­平均律各音极有微音差­的微分音,记谱方式多种多样,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利盖蒂音乐中“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记谱方式具有自己的­个性,用箭头朝上和箭头朝下­的记号来统一记谱:“”表示略高于正常音极的­微分音,“”表示略低于正常音极的­微分音,标记方法简单明了。作曲家在乐谱《第二弦乐四重奏》、《双协奏曲》和《钟与云》的扉页中都做了类似的­解释:“和 ,并不代表1/4微分音,而是略高或略低的、有一些偏差的、并不是精确预制的分值,但是它最大程度为1/4微分音。”①

究其根源,此类微分音的标记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前辈作­曲家巴托克影响的结果。巴托克通常在音符旁直­接以向上或向下的箭头­表示略低或者略高的微­分音,如谱1是《第六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的一个片段,第26小节的第一小提­琴声部和第28、29小节第二小提琴声­部上方的↓”

“表示:要低于1/4微分音,但具体音高并不确定。当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以­同节奏纵向结合时,

谱1 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第26-29小节

① 来源于乐谱Strin­g quartet No.2(Schott 公司 ,ED 6639)、Doppelkonz­ert(Schott 公司, ED 6338)、Clocks and Clouds(Schott公司, ED 8204)扉页中对于微分音的解­释。

形成了细微的音高偏差,音响效果极为新颖。利盖蒂在成熟时期为扩­展为“”和“”进行标记,这显然是对巴托克音乐­中微分音标记原则的继­承与发展。

(二)获取方式

在利盖蒂成熟时期的作­品中,“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实现手段包括弦乐特­殊的演奏法、管乐特殊的吹奏法和声­乐特殊的演唱法。对于弦乐来说,最普遍、最便捷的微分音获取方­式就是通过向上或向下­按弦的微偏移产生略高、或略低于十二平均律中­正常音级的微分音,这在三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70年代之后,利盖蒂逐渐把微分音扩­展至管乐(主要为木管组) ,如《双协奏曲》中的长笛独奏、双簧管独奏、乐队中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长号,《钟与云》中的长笛、短笛、双簧管和单簧管,都成为作曲家在管乐中­对微分音进行实践的见­证,其获取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特殊的指­法来获取微分音,在其音符上方都会做详­细的指法标记;第二种是通过特殊的口­型来获取略高或略低的­微分音,在作品中有时会在音符­上方标有“lower intonation with embouchure”之类的说明,有时则不做任何标记。

作曲家在1972年创­作的合唱作品《钟与云》是把微分音的实践扩展­到声乐中的例证。演唱者以特殊的演唱法­来获取微分音,对人声音响的挖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部作品含有12个女­声声部—— 4个女高音、4个次女高音、4个女中音,每一个声部都含有大量­略高或略低的微分音,但是一般为十二平均律­各音级的变化形式或是­作为经过音,并且作曲家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直接唱­至微分音的音高,而不能依靠滑音来实现。

此类微分音在作品的具­体运用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近似1/4微分音,一类是近似1/ 6微分音,其具体高度由它相邻的­十二平均律的同级音所­决定。如谱2前例中,小二度关系的a与# g之间增加了一个微分­音,由于与a为同音级,因此更倾向于a,而不是# g,它可能是小于1/4的 微分音,也可能是1/4微分音,但最大程度为1/4微分音。这种对十二平均律进行­细分和扩展音级的方式­在作品中得到大量运用。

谱2 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示例

再如谱2后例中,在b与bb这个小二度­之间加入了两个微分音,前者由于与b为同音级,因此更倾向于b,而后者则更倾向于bb,这个小二度好像被分成­了三份,因此出现了接近1/6的微分音,但并不一定是按照均分­的方式。如此,两个音的小二度就扩展­为四个音的下行音阶,这种方式一般运用于弦­乐中。

由此可见,“有限偶然性微分音”在这部作品中并不是精­确预制了的,这种由音高的微“偏离”产生不准的音色正是作­曲家所追求的。作曲家通过把微分音渗­透于十二半音之中,实现了确定性音高与非­确定性音高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复合,从而大大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这种对旧音高体系进行­再细分的手法,扩展了音高的使用范围,产生了比小二度更小的­微音程,从而突破了由小二度构­成的半音音块的局限,改变了微复调织体内部­的构造,产生了更细微的音色变­化,最终对追求整体效果的“音色-音响”产生质的飞越。

二、横向旋律的新特征

“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出现首先对横向旋律­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微渐变的卡­农主题音列、微分音音阶的运用以及­独奏旋律写法。

(一)微渐变的主题音列微分­音的加入使卡农主题音­列产生了微渐变的特点。如《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第一个段落(第1- 12小节)是由音色为中心的四声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