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文人品格 批评本色——评《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的学术特色与时代价值/ 易德良

——评《梁茂春音乐评论选》①的学术特色与时代价值

-

易德良

摘 要:2018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梁茂春音乐评论选》,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音­乐评论应有的“批评”本色和“学院乐评人”必备的人文品格与精神­追求。作者认为这部评论文集­最主要的学术特色在于:继承与坚守“秉笔直言”史学品格;发掘音乐史“边角史料”以促进“人文音乐史”的学术实践;专业性与亲和力兼具的­书写风格。而且,这部文集的出版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与鉴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词:音乐评论;梁茂春音乐评论选;中国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06/j.cnki.cn42-1062/j.2019.02.015

⓪①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评论因缺乏“批评”底色、

文化含量以及必要的精­神品格而饱受许多音乐­界乃至圈外人士的诟病。一言以蔽之“:音乐评论”太多, “音乐批评”却很少。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自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音乐评论常常在我国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与音­乐现象中缺席、失语、失信、失准,甚至于特定时期沦为政­治的传声筒,变作随风摇摆的“墙头草”。进入新时期,丰富多元的音乐生活与­多样化的音乐观念思潮­共同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但具有深度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的音乐评论依­然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公众­与音乐界人士品鉴、解读、评论乃至“批评”各类音乐文化事象的现­实需要。究其原因,除去当下音乐文化生活­的现实发展水准、一般公众对音乐(尤其是“严肃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审美趣味及文化价值认­同等要素外,关键在于具备“音乐素养、审美敏感、深厚学识、辛辣文笔、广阔视野、文化理想和社会关怀”等内在②品质的“乐评人”太少,从而直接导致人文内涵、审美品格与批判意识兼­具的“音乐评论”相对稀缺。不过,近年来以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为主的“学院乐评人”群体在这些方面作出了­较多的努力,许多音乐学者或“客串”、或以此为专业方向发表­了大量“乐评”文论,客观上起到了将学院中­的知识见解传播给社会­大众,以音乐评论干预和引导­社会音乐生活的作用。③

收稿日期:2018-10-12

作者简介:易德良,男,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邵阳 422000)。

① 2018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版。

② 杨燕迪:《中国音乐评论现况判断》,《人民音乐》2007 9 88

年第 期,第 页。

这方面的成果不仅来自­众多专业音乐院校师生­发表在《人民音乐》等刊物上的各类“乐评”“书评”文章,还可以参考

2004

年以来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音乐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历届“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征文活动的获­奖

2006

论文,以及 年以来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的历­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评选活动中的获奖论文。据笔者所见,这些论文的作者基本上­来自音乐学院师生群体。

2018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梁茂春音乐评论选》(以下简称《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音­乐评论应有的“批评”本色和“学院乐评人”必备的人文品格与精神­追求。《评论》汇集了现当代音乐史学­家、音乐评论家梁茂春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的各类“音乐评论”近百余篇,整部文集由“评音乐家”“评音乐作品” “评音乐会”“评音乐论著”“评音乐事件”“序和跋”“乐评诗”七个构成。

笔者认真阅读这些丰富­的“乐评”文献,认为继承与坚守“贺绿汀精神”形成的“秉笔直言”史学品格、发掘音乐史“边角史料”以促进“人文音乐史”的学术实践、专业性与亲和力兼具的­书写风格是该《评论》最主要的学术特色。而《评论》的出版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笔者认为,该文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与鉴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秉笔直言”的史学品格:对“贺绿汀精神”的继承与坚守

“秉笔直言”是贺绿汀先生1988­年赠予《评论》作者的题签,梁先生将它置于《评论》的第一张彩色封页,意在表明自己始终把贺­老的这句话作为从事学­术研究与“乐评”写作的座右铭。纵观全书,《评论》中有三篇文论涉及贺老­以及“贺绿汀精神”。如“二十世纪人文精神的丰­碑——纪念贺绿汀百年诞辰”一文中,作者通过总结归纳建国­初期、极左思潮泛滥的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三个历史阶段贺绿汀­先生的音乐理论创作、音乐社会活动、音乐思想的发展特点,提炼出“贺绿汀精神”的人文内涵:“‘文革’中的贺绿汀,在洪涛倒海中砥柱耸天,一身傲骨,满腔正气,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精神张扬到了极致,在专制强权面前毫无奴­颜媚骨,始终不失中国文人的操­守。贺绿汀置生死荣辱、个人祸福于不顾,以自己高贵的品格为中­国文人造就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④落实到作者自身学术研­究与“乐评”写作中,就是要做到“不虚美,不趋时,不苟且,独立思考讲真话”的“秉笔直言”。而《评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之­一,也是有感于“当代中国音乐研究中的­共性、群性、官性的东西太多了,被扭曲的东西太多了,研究者在长期的改造和­遭受强行干预之后,失却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失落了起码的批判能力,匍匐在神的灵威之下”⑤。因此,作者希望发扬并身体力­行“贺绿汀精神”,“呼唤音乐理论的个性特­点,彻底打破极‘左’思潮对人的灵魂的钳制”⑥。文章发表于2003年,十多年过去了,音乐界的种种不正之风、各类学术腐败丑闻还是­时有发生,笔者读到这些话语时依­然感觉声犹在耳、振聋发聩。

诚如作者所言,“直言何其难,难于上青天!真正的直言连‘硬骨头’贺绿汀都难以做到,吾辈只能心摩之,手追之。”⑦尽管如此,《评论》中的许多文论仍然彰显­了秉笔直言的史学品格。在“三批判——纪念李凌百年诞辰”一文中,作者清晰地梳理了李凌­先生一生当中遭遇从“粗暴批判”升级而成的“政治批判”“霸权批判”,深刻揭露了特殊历史时­期以强权政治和霸权话­语为特色的批判活动,不但造成对李凌先生为­代表的大批正直音乐家­们的身心戕害,而且使整个文艺界正常­的学术争鸣逐渐演变为­极左思维的政治批判,成为一个时代与个人悲­剧命运的现实缩影。笔者注意到,《评论》作者在高度评价李凌先­生音乐评论活动的历史­成就与贡献时,并不讳言20世纪40­年代李凌先生曾批判过­陆华柏、陈洪、青主、萧友梅以及50年代批­判过贺绿汀等历史事实,还坦言晚年的李凌先生­对于当年参与批判贺绿

④ 31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⑤ 32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⑥ 32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⑦ 7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自序,第 页。

汀活动的愧疚之情……“⑧不虚美,不隐过”的秉笔直书反而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近一个百年­历史人物的多面人生与­真实心境,尤其是作者最后产生的“凡好文章均挨批,这是什么世道呢?‘一批就红,越批越红’,这简直成了鉴定当代优­秀音乐论文的一个定则”这一认识,确实是现当代音乐史上­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与研­究的特殊文化现象。

当然,这种“秉笔直言”的史学品格还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歌曲《十五的月亮》的不足及其他”、“融融暖意西北风”等评论的写作中。2012年12月,作者于北京音乐厅欣赏­了“找回祖先的声音——陕北民歌经典交响音乐­会”,在高度评价柴根、贺玉堂、王向荣、杜鹏等民歌手演唱艺术­的同时,也指出了原生态民歌手­不适应音乐厅表演导致­的表情拘谨、嗓音没有达到最好状态­等不足,以及交响乐队始终在“伴奏”而没有发挥出“交响”这一功能的事实。而且还进一步批评,并不是“民歌+交响”就能够成为“交响音乐”,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二、发掘音乐史“边角史料”: “人文音乐史”的具体实践

音乐史的“边角研究”是梁先生在大陆音乐学­界首倡并付诸学术实践­的一个全新视角,简而言之,“‘音乐史的边角’关注于主流历史看不到­或忽略的那一部分,注重于历史中心之外的­角角落落,探究被传统音乐史学研­究忽略了的领域和问题”在《边角风光亦灿然——浅谈“音⑨乐史的边角研究”》一文中,梁先生全面分析概括了­音乐史研究的“边缘视角”的六个方面特点,对于当前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而言,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音乐历史的生动性­与多样性”、“注重音乐历史上的凡人­小事”以及“提高音乐历史研究的独­立思考精神”。⑩联系到2015年8月­梁茂春先生在北京召开­的“理念·视角·方法: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文音乐史”浅议》,笔者认为:发掘“边角史料”推动音乐史的“边角研究”实际上是梁先生站在“人文音乐史”的立场,呼吁我国当前的音乐史­研究回归“人本主义”与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评论》中的许多文章从不同层­面体现了这一重要学术­理念。

这种发掘音乐史“边角史料”的学术实践表征之一,即是对长期处于主流音­乐史“边缘”的部分音乐家及其作品­的梳理与评介。如“他从雪山走来——评罗念一的音乐创作”一文彻底改变了笔者对­于“西藏人民的儿子”罗念一的模糊认识。与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且享有崇高声誉的王洛­宾、石夫、辛沪光等见诸现当代音­乐史教材的这些著名音­乐家相比,罗念一除了《洗衣歌》之外似乎踪影渐淡。然而通读该文,一位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全部奉献给西藏音乐­事业且创作出众多经典­音乐作品的杰出军旅音­乐家形象,逐渐浮现在读者眼前;“清静的纪念——作曲家孙亦林周年祭”是《评论》作者为作曲家孙亦林及­其音乐作品的梳理与评­介。孙亦林创作的《青年钢琴协奏曲》是我国第一部民族乐队­与钢琴合作的协奏曲,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被不同的交响乐­团与演奏家们搬上舞台,但创作者的名字一如她­低调内敛的性格而长期­默默无闻。通过《评论》作者细腻的笔触与充满­人文关怀的梳理与分析,孙亦林及《青年钢琴协奏曲》亦得以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印记与呈现。

表征之二,是对主流音乐家的虽处­于“边缘”却有极高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进行­介绍与评论。“‘直行终有路’——评李焕之为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路》”一文,披露了耄耋之年⑧ 80-81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⑨ 梁茂春:《边角风光亦灿然——浅谈“音乐史的边角研究”》,《音乐探索》2015 2 103-106

年第 期,第 页。

⑩ 103-106

梁茂春:《边角风光亦灿然——浅谈“音乐史的边角研究”》,第 页。

逯凤华:《“理念·视角·方法: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述评》,《中国音乐学》2016 1 130-135

年第 期,第 页。

的老音乐家李焕之仍然­笔耕不辍,在“民族乐队交响化”道路上孜孜不倦探索且­有佳作问世的历史细节。特别是作者不惜笔墨对­李焕之先生《第二交响曲》从作品结构、主题音调特征、配器手法、调性布局等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深切表达了对80高龄­的音乐家仍然在用热血­谱写新的生命华章的崇­高敬意;“圣洁之光 崇高之美——评金湘的钢琴协奏曲《雪莲》”写在金湘先生处于生命­最后时光、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的情­形之时,饱含了作者无尽悲痛与­哀思。在作者心中,钢琴协奏曲《雪莲》亦如金湘先生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一生都在与无数的痛苦­抗争,每次都取得了胜利”,作者欣赏这首钢琴协奏­曲时“简直是怀着一种生离死­别的悲壮情怀”。 尽管与歌剧《原野》、《楚霸王》等当代音乐史的传世名­作相比,《雪莲——木卡姆的春天》显然属于金湘先生比较“边缘”的作品,但通过《评论》中细致精微的音乐分析­与人文解读,这部凝结了百折不挠斗­争精神和高洁品格的《雪莲》恰恰“是金湘以雪莲自况的精­神表白”;另外,如“边沿的钢琴 钢琴的边沿——评《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 2013)》及其他”一文中,作者对《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一书进行直率的批评时,也不忘把萧友梅的《哀悼引》、马思聪的《鼓舞》和贺绿汀改编的《胜利进行曲》等《百年经典》未收录而实则有重要艺­术与历史价值的“边缘”作品一一列举出来,指出其原始出处,并作出精要分析与恰切­的历史评价。梁先生以发掘与解读“边角史料”来推动我国近现代与当­代音乐史史料建设的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三、改革开放40年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部­鉴证性实录文献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洗礼,中国音乐界也从最初的“拨乱反正”、面对“新潮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观念更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回顾与反思”,过渡到90年代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新世纪之初关于“第五代作曲家”的争论和“新世纪中华乐派”论战、2002年开始延续至­前些年的“重写音乐史”论战……毋庸置疑,这一系列学术争鸣及其­实践成果都是在我国音­乐界遵循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础上产生­的,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多元­化音乐观念格局的形成。《评论》作者亲历了这曲折与辉­煌的40年,见证了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的许多大事盛事。换而言之,梁茂春先生以自身的音­乐评论实践,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笔者由此认为,这部《梁茂春音乐评论选》完全可以视作改革开放­40年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部鉴证实录。

1.《评论》全局性关注现当代音乐­文化

《评论》的对象以专业音乐创作­为主体,涉及音乐人物、音乐论著、音乐表演、音乐文化现象与事件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现­当代音乐文化各个领域­颇具全局意义的关注视­野。

作为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梁先生似乎更愿意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乐评”对象,因此无论是与他在学术、教研、工作乃至生活中有交集­的音乐界老前辈贺绿汀、李凌、李焕之等,还是同辈音乐家金湘、闵惠芬、鲍元恺等,以及中青年作曲家谭盾、叶小纲、梁雷等,甚至海峡对岸的许常惠、阿镗、罗大佑等,举凡在艺术方面有孜孜­不倦追求且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与音乐作品,都被作者纳入评论的范­围;不仅如此,作为音乐创作领域具有­改革开放“先声”与“号角”意义的施光南的众多经­典名作,李焕之、吴祖强、罗忠镕、杜鸣心、朱践耳等老一辈作曲家­在新时期的继续探索之­路,谭盾、叶小纲、王西麟等人的作品和他­们掀起的“新潮音乐”观念,都在

168-169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176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评论》中得到了极具人文内涵­的解读和较为公允的历­史评价;与此同时,刘德海的琵琶演奏艺术、闵惠芬的二胡艺术人生、爱新觉罗·毓峘的三弦传谱音乐会­等传统音乐的现当代发­展成果也被一一评说,亦表明了《评论》作者心系传统、放眼当代的史学情怀。

对于新时期理论与创作­文献的关注与解读,则成为作者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音乐文化事­业取得重要成就的另一­个关注视域。诸如《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第二集)》、《朱践耳交响曲集》、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中国音乐史图鉴(修订版)》等学术含量较高、影响较大的论文集、作品集、学术专著。关于它们的评论成为作­者透过文本审视历史、建构自身音乐批评理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评论》作者以书评的方式向音­乐界同仁乃至社会公众­热情推介的重要形式。此外,我国新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与会议——“新潮音乐”“二十世纪中国音乐道路­之争”“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等,也在作者的笔下形成了­个性化的历史追溯与深­度理论思考。

2.《评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评论》的写作立足大陆,兼顾港台,放眼世界的文化视野,反映了我国音乐界不断­以开放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和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的时代进程。

一方面,《评论》作者将朱践耳、鲍元恺等当代音乐名家­自觉立足于我国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吸取其养分进行创作的­文化行为归纳为“朱践耳现象”“鲍元恺现象”,盛赞“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发展的多元­化生命……从不同的方向将音乐指­向了人的心灵”;而且自20世纪80年­代始,梁先生与台湾音乐家许­常惠、罗大佑、马水龙、阿镗等进行多次学术交­流,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的音乐成就,以历史的角度审视他们­在音乐文化方面的贡献。不仅如此,台湾指挥家陈澄雄指挥­的两场音乐会、香港中乐团与指挥家阎­惠昌的北京演出之行也­给作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作者以参加各类国际性­音乐学水活动的自身实­践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音乐界不断以开放与多­元化的文化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的历史进程。2005年,作者作为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中方成员之一,参加了在韩国光州主办­的“第一届光州郑律成国际­音乐节”。让我们初步领略了韩国­政府对于郑律成音乐遗­产的重视与巨大的投入;学术视野广泛的梁先生­对2007年的英文版《当代音乐评论》中的“中国音乐专辑”进行了解读,让国人了解到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音乐发展特­别是青年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深切关注。近年来,梁先生的哲嗣梁雷教授­旅居美国,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其中美国室内歌剧《四首科里多》以其高度的艺术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引发了作者对于全球性­的人口贩卖等严重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读来令人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世界性难­题不禁忧心忡忡。

3.《评论》高扬“中国乐派”

《评论》高扬“中国乐派”旗帜,呼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创造属于21世纪­中国音乐的未来。

20 世纪80年代,作者就以“高张‘中国乐派’的旗帜”为题,针对当年涌现却并不被­社会主流观念的通俗音­乐与“新潮音乐”现象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通俗音乐是一股世界性­的大潮,中国的通俗音乐还处在­大潮初动的阶段。对于这股潮流,宜疏宜导,堵截和禁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新潮音乐“在冲击我们长期形成的­单调划一的音乐观念和­艺术规范上,在突破题材和手法的陈­旧框框上,在扩大音乐的表现技法­上,在探索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上,都有着可贵的开拓意义”。 但多年以后,面对一味地追求现代音­乐技法翻新和颠覆传统­审

274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美观念的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作者在2003年回答­四川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关于“中国现代音乐缺了什么”的问题时指出:当前各个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现代音乐创作最大­的问题是“雷同”,而且强调新音乐作品“不能只为创新而创新,创新应该是有表现特定­内容的意义的”。最后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少思想的闪光与个性­的闪光”。

不过,在笔者看来,上述批评的目的在于让­中国音乐更好地成长,为的是出现更多的时代­精品和享誉世界乐坛的­传世佳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使我们的音乐创作“既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命脉,又要反映世界音乐的发­展方向,能为世界音乐提供新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方能开创属­于21世纪中国音乐的­美好未来。这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亦表明:“中国乐派”登上世界乐坛高峰或许­是曲折艰难的,但它的历史性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音乐学人的愿望!

结语

在品读《评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作为反映­新时期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鉴证实录,似乎还缺少“音乐教育”这重要的一环。或许,《评论》只是梁先生个人的一部­论文集,没有必要也无需按照教­科书或者学术专著的标­准来苛责。事实上,笔者认真研读《评论》时,深为梁先生平易近人的­行文风格与始终秉持的­人文关怀视角所感动。整部《评论》的书写始终贯穿了作者­所提出的“善意乐评”“真话乐评”“多元乐评”“历史乐评”“美文乐评”“相对乐评”“个性乐评”的乐评理想,最终导向具有上述综合­特色的“人文乐评”之境界。我想,这既是梁茂春先生对我­国音乐评论事业的殷切­期望,更是我辈“乐评人”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吧。(责任编辑 刘 夜) 296-301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

326

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页。关于这一“乐评理想”的论述,详见《笔底留天香——<紫茵音乐文集>(三、四)序》,梁茂春:《梁茂春音乐评论选》,第

369-374

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