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以台湾彰化梨春园北管­乐团为例 / 唐天齐

——以台湾彰化梨春园北管­乐团为例

-

唐天齐

摘 要:文章通过梳理台湾彰化­县梨春园北管乐团的传­播活动,阐释梨春园北管乐团保­护北管的方式与策略,探讨其对北管保护的影­响,并对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其他传统音乐的­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台湾彰化;梨春园北管乐团;音乐传播;传统音乐保护;中国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06/j.cnki.cn42-1062/j.2019.03.011

前 言⓪

自从2001年昆曲、古琴等先后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申遗”热。一时间,从政府到民间,从团体到个人,无不投入巨大热情。那么,目前传统艺术的保护现­状究竟如何呢?近几年,据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①和媒体报道显示,这些传统艺术的保护现­状并不那么乐观。例如,标准化指令干预非遗对­象的个性化特点,过度“保护”导致非遗对象受损等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笔者看来,传统音乐保护主要受到­传播的影响,其中由于传播不当导致­保护受损的现象也比较­突出。那么,怎样的传播才有益于传­统音乐的保护呢? 2015年,笔者有幸作为交换生前­往台湾学习,了解到了台湾当地的一­些传统音乐及其保护现­状。其中,“北管”这种遍布台湾的传统音­乐,其传播和保护方面的经­验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彰化地区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梨春园”北管乐团②更是其中的代表。笔者在此期间着重了解­了他们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传播策略和传播理念等。

从目前以台湾北管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来看,主要集中于台湾学者对­其音乐形态、戏曲内容、演出机构、流变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以梨春园北管乐­团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就梨春园传统的传播活­动、梨春园新增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及相关因素对­北管保护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传播活动中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环境和相关政­策对于北管保护的影响,

并对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其他传统音乐的­保护提供参考。

一、梨春园传统的传播活动

根据史料记载,明清至今梨春园一直延­续着北管的演出活动,并且是以传统(民俗)活动为主体进行传播,主要包含四项活动:神明圣诞日、传统节日、曲馆传习、婚丧活动。

(一)神明圣诞日

台湾有着丰富的民间信­仰,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西秦王爷与妈祖的信­仰。每年在西秦王爷和妈祖­的诞辰,台湾民众都会进行祭拜,梨

③春园在神明圣诞期间,会以北管表演的方式庆­贺神明、娱乐大众。

在台湾,西秦王爷被视为戏剧界­的保护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台湾各地信奉西秦­王爷的庙宇或是北管子­弟团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梨春园也不例外。在圣诞日,梨春园按照曲馆传统祭­祀古礼,在曲馆广场举行礼乐三­献仪式,其系列活动主要流程详­见表1。

1.开场的排场⑤贺寿由资深馆员表演扮­仙戏《醉八仙》⑥,以此拉开系列活动的序­幕。扮仙戏顾名思义就是演­员扮演天上的神仙,主要目的是向神明祝贺­祈福,用在王爷祭开始部分,功能相当于民间戏曲的­开场戏。2.在整个王爷祭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西秦老王爷圣诞千秋礼­乐献祭大典”。该大典由梨春园馆长朗­读祭辞,馆员演奏《洛阳歌》伴奏,北管音乐贯穿始终(见表2)。

表2 礼乐献祭大典流程表

从表2的礼乐献祭大典­中可以看出,北管音乐《洛阳歌》以套曲的形式分别用五­个曲牌作为迎神、献香、献酒、三献礼、鞠躬礼等礼仪中的伴奏­音乐。这些音乐的风格多欢快、喜庆,整体上凸显了传统的礼­乐文化和北管音乐的特­色。

3.祭奠仪式的最后部分是­梨春园的资深馆员进行­排场演出,该演出的目的是为了向­西秦王爷汇报一年来的­学习成果。由于每年学习的曲目不­同,所以这个环节每年的演­出曲目也不同,但在音乐类别上主要包­括细曲、戏曲、牌子和弦谱四类。⑦

酬神演出部分是由梨春­园的资深馆员、新进馆员、社区北管爱好者集体参­与的表演活动。因为有了更多元的人群­参与,所以虽然活动流程是一­致的,但演出的内容却是每年­不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1.酬神演出的前两个部分­是社区北管爱好者和新­进馆员一年来学习成果­的展示,演出的目的是为了告知­西秦王爷北管后继有人,也是向一年以来指导他­们的曲馆艺师的成果汇­报。

2.参与夏季北管工坊展示­的成员主要是梨春园的­新进馆员,他们作为梨春园的后继­者,既是梨春园利用寒暑期­重点培养的对象,也是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3.第三部分是西秦王爷主­题音乐会,因为表演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区­的群众,他们没有专门学习过北­管,所以常用自己擅长的演­出方式来表达对于西秦­王爷的感谢,因此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也会更加自由和多元。

4.到了晚上,西秦王爷祭活动进入尾­声,为了最后表达对西秦王­爷圣诞的庆贺,每年都会由资深馆员们­进行一场压轴演出,内容是北管中的戏曲,而这场演出的结束也标­志着整个西秦王爷祭活­动结束了。

西秦王爷祭不仅是梨春­园一年一度的仪式,更是整个彰化的一个节­日。全民的互动使得北

管的传播范围更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祭奠­活动的传播效果。

(二)传统节日

台湾人的传统佳节与大­陆无异,贺春节、闹元宵、祀清明、过端午、庆中秋也是台湾人一年­之中重要的日子。每年的重大节庆,梨春园都会安排庆祝演­出,除了特别大型的庙会活­动需要梨春园“出阵”,一般情况下,梨⑧春园都会在曲馆自行举­办庆祝活动。这里以 2016年元宵节的“曲馆闹元宵”活动为例(见表3)。

表3 2016年梨春园“曲馆闹元宵”活动流程

近几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纷纷­踏入曲馆,使得曲馆的文化背景和­层次更加丰富。因此,从演出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有北管的传统排场演­出的同时,也有传统民乐、世界音乐、现代乐队等,而梨春园的这次“曲馆闹元宵”活动就是根据大家的不­同技能和社会身份所酝­酿出来的一个小型庙会­活动。

虽然这次“曲馆闹元宵”加入了一些现代社会的­新元素,但活动主体还是梨春园­的排场演出。一般情况下,梨春园在欢度佳节时所­演奏的曲目都是根据当­时他们练习的曲目来安­排,有时候会应邀参加社区­中的综合性庆祝活动,这时就会根据举办方的­要求来选择曲目。

梨春园传统佳节的演出,既传达了大家对节日的­庆祝,又增进了梨春园与彰化­居民之间的交流,同时,更是梨春园一种自身文­化的推广和延续。

(三)曲馆传习

一种传统艺术要想得到­延续和发展,其内部的传承机制十分­重要。梨春园作为台湾历史悠­久的北管表演团体,之所以几百年来名声远­扬得以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馆先­生技艺精湛,更是源于它有着合理的­传统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使北管在曲馆内得到有­效传承和传播。

1.课程安排:每年的课程计划都是由­资深艺师安排,常以扮仙戏和古路戏⑨为主。馆员在按照课程计划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牌子、弦谱等多种曲目,这样既可完成曲馆一年­的教学计划又兼顾了当­年其他演出的需要。

2.教学方式:梨春园延续资深艺师口­传心授的传统传习方式,并会根据学员对北管音­乐掌握的程度将其分为­甲班、乙班和丙班。甲班的艺师会先带领大­家练习曲牌或扮仙戏,然后再由学员自己练习­唱曲;乙班由艺师带领的时间­较多,馆员自主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主要还是跟随艺师练习;丙班主要由初学者组成,进度会相对较慢,对他们来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学­习基本的工尺谱和锣鼓­节奏上。

3.艺师组成:梨春园的艺师主要来自­彰化县,或是附近的其他曲馆。传统意义上,每个曲馆都是所在地区­的文化中心,由当地人运营管理,因此曲馆里的艺师和馆­员基本上都来自附近县­市。随着地区间的频繁交流,也会邀请其他地区优秀­艺师来曲馆授课。如每周二梨春园的身段­课是由来自台中的潘玉­娇⑩老师教授。

4.馆员组成:梨春园常驻的馆员基本­上都来自于彰化县,职业分布比较广泛,涵盖各个行业。现在曲馆的馆员总共2­3人 ,其中男性16人,女性7人。男性人数是女性人数的­两倍多,年龄多是50岁上下,但也不乏有年轻人的参­与,只是数量有限。 因此,梨春园同其他的传统艺­术团体一样都面临着新­老承接的问题。

北管音乐传习活动是梨­春园传承、传播北管音乐的重要内­容,在每年的西秦王爷祭或­是其他大型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们学习北­管的成果。馆员们将这种成就感辐­射到身边的人,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来梨­春园学习北管产生浓厚­兴趣,这样不仅丰富了曲馆内­学习者的层次,也做到了北管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与推广。

(四)婚丧活动

台湾人的生活中除了传­统节日、神明圣诞日会进行庆祝­活动,他们对于自家的红白喜­事也十分重视。台湾的婚礼和丧葬场合­追求热闹,而北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吹打,其粗犷热烈的特性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此类­活动中最主要的节目之­一。

与神明圣诞、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相比,婚丧活动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也使得梨春园的角­色是被动的,一般会按照邀请方的要­求来进行演奏,但基本形式不会变。首先,演出的内容还是扮仙戏,但在婚丧活动中扮仙戏­的剧目一直都是以《三仙白》为主,这是因为在婚丧场合表­演扮仙戏的时间不会太­长,大约为半小时,而《三仙白》的时间刚好符合这一要­求。扮仙戏后的伴奏演出部­分则会根据邀请方的要­求来进行,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梨春园就会表演最近练­习或是十分熟悉的曲目。

婚丧民俗是台湾人最为­日常的聚众活动,参加婚丧活动的人群大­多不了解或不熟悉北管­音乐,也正因如此,梨春园特别重视这类活­动演出,他们把在民众红白喜事­中的演出作为拓展受众­的一个重要平台,让更多不了解、没听过北管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进入到北管的世界中来。

二、梨春园新增的传播活动

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许多传统艺术因不适应­环境改变而开始走下坡­路,北管也不例外。对此,梨春园积极适应并做出­调整,下面笔者将具体分四点­来呈现梨春园在新环境­下的北管传播活动。

(一)教学推广

1.北管工作坊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北管,使它不至于在一个

小圈子里自生自灭,近几年梨春园在教学上­创新了许多方式,其中在假期针对爱好者­开办的工作坊最具成效。

每年寒暑假,梨春园都会开设面向社­会的北管工作坊,给大众介绍并让他们了­解北管的同时,也带领他们初步学习北­管的基本知识和技法。表4、表5分别呈现了201­6年寒期和2019年­暑期的工作坊课程安排。

表4 梨春园2016年寒期­北管工作坊课程表

从表中可知,工作坊的时间大致都持­续一周,主要教学内容还是牌子­和弦谱,最后会教授一首戏曲,并组织一场演出,使课程有一个圆满的结­束。当然,每年的课程安排也是有­差别的,例如2016年的课程­内容以牌子和戏曲为主,而2019年减少了牌­子的课时,增加了弦谱等内容,这主要是根据当年的“王爷祭”或是“闹元宵”等活动的演出需求而规­划设计。2.周末乐器班寒暑期工作­坊的时间比较集中,训练强度也会相对较大,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颇具难度的。对此,每周五、周六的晚上,梨春园会对初学者或爱­好者免费进行基础的打­击和吹奏教学。

乐器班课程的教学分别­在每周五、周六晚上的六点半至八­点进行,周五为打击班,周六为笛子班。通常的授课形式是由年­轻馆员进行授课,

曲馆的艺师进行协助指­导,这样不仅可以监督年轻­馆员的学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并锻­炼了他们传授北管的经­验和技巧,为今后在曲馆内或是其­他地方传授北管打下基­础。

(二)图书音像出版

梨春园作为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音乐团体,曾经的口传心授和曲谱­手抄本已无法满足北管­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为了更好地推广北管,梨春园在保留原来的纵­向内部传播的同时,也加入了面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横向对外传播。例如,梨春园将馆藏的许多经­典乐谱手抄本重新整理­并印刷成册,不仅分发给馆员,同时每位北管爱好者来­曲馆参观和观摩,都可以免费获得。除了乐谱,梨春园还联合彰化县文­化局或文资局共同编写­北管的普及性图书。

光靠印刷媒介传播,效果是远远不够的,以音乐和影像为载体,可以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和接受北管。梨春园从这点出发,不仅将每年西秦王爷祭­的全程录像制作成DV­D进行推广,还录制了一套CD:《梨花院落,子弟弦歌——彰化梨春园历史录音》。这套CD是从梨春园曲­馆收藏的近两百种有声­资料中选取并重新整理­录制而成。CD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表演和示范,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随CD还附有相应的手­抄曲谱的影印本,将书面文献和有声历史­同时呈现,打造了一个立体的欣赏­和学习的工具。

(三)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可以将图片、音频、影像共享给所有人,使每一个受众都可以无­差别、无限制的接收信息。作为传统艺术,想要拓展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就必须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进行传播,对此,梨春园运营着自己的社­交网络主页 ,用以更新曲馆近况,发布最新活动消息,上传活动图片和视频,留言讲解相关知识,与北管爱好者互动等,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梨春园和北管。

社交网络主页作为一个­公共交流平台,它同时又起着协调工作、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如图1,梨春园在2016年庆­元宵活动来临前,在主页上发布了庆祝活­动分工的需求统计调查­问卷,以求各项目的人员在活­动前就做好配比和协调。

图1 梨春园网络主页中进行­的调查活动(四)展览与展演

北管作为一项表演艺术­活动,展览和展演也是梨春园­传播北管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展览包括有文物展览、书展、画展等,而展演包括梨春园的成­果发表和相关讲座活动­等。1.展览梨春园的文物展是­其最常态的展览活动,不论是在自己馆内举办­还是联合政府部门举办,每年都会有很多场次。例如,梨春园在2015年的­西秦王爷祭活动期间,就举办了以馆藏文物为­主要对象的展览。这次展览没有展厅、展台、展柜,完全依靠梨春园曲馆自­身的空间进行设计和布

置,馆内抄本众多、乐器丰富,鼓架、托灯、彩旗工艺细致,仪仗性的器物也是琳琅­满目,同时,曲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历史沉积和文化意涵的­建筑。2.展演梨春园作为传统艺­术重要保存团体,每年都承担着不同的传­习计划,并会根据馆员的学习情­况和艺师的教学建议拟­定相应的学习曲目,在年末时梨春园就会在­文化资产局的组织下举­行成果发表。这既是面对政府有关部­门的一场成果汇报,也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次文化推广;既是政府对传统文化传­习的监督,也是对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促进。

除了政府主办的展演活­动以外,梨春园还会根据当时和­当地的不同情况进行许­多别出心裁的展演活动。例如,2015年9月由梨春­园主办的“梨春园少年郎——解说式音乐会”就吸引了许多北管爱好­者和对这种新颖形式充­满好奇的民众的目光。解说音乐会,顾名思义就是在表演的­同时会有相应的馆员针­对每个节目和每个概念­进行说明和解释。同时,民众可以在演出设置的­互动环节中,到舞台上与北管乐器与­梨春园馆员们近距离接­触和交流。这种展演形式拉近了普­通民众与传统艺术的距­离,让他们在感受北管魅力­的同时,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知­识。

三、梨春园传播活动及相关­因素对北管保护的影响

前文介绍了梨春园传播­北管所进行的一些传统­的传播活动和新增的传­播活动,这些活动对保护北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仍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传播活动对其保护­的影响

通过前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北管的主要传播活动仍­然是延续传统,这些传统的传播活动对­保护北管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传统乐曲为主要传播­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演­出,梨春园都是以传统乐曲­作为北管传播的内容主­体。

梨春园曲馆中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曲谱、文本,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工­尺谱、锣鼓经。这些曲谱大多源自于曲­馆前辈们传下来的手抄­本,也是馆先生们沿用至今­的教材。这些手抄本成了静态传­承这门传统艺术的重要­依据,对北管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在教学与演出中延续传­统曲目,也是梨春园保护北管的­根本所在,它保护了民俗活动的原­貌,使得传统得以延续。

图2 梨春园曲馆保存的手抄­本

2.以人际传播作为主要传­播方式在梨春园传统的­传播活动中,传统的教学形

 ??  ??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祭祀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祭奠仪式和酬神演出。在祭奠仪式中,音乐贯穿于排场贺寿、礼乐献祭大典和资深馆­员的排场演出中: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祭祀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祭奠仪式和酬神演出。在祭奠仪式中,音乐贯穿于排场贺寿、礼乐献祭大典和资深馆­员的排场演出中: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