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论微分音与传统音乐语­汇的结合

——对帕维尔·米凯顿作品中音高材料­的分析

- 代博

代博

摘 要:文章以微分音与传统和­声语汇的结合为切入点,以帕维尔•米凯顿的《第二交响曲》《第二弦乐四重奏》《马可受难曲》《长笛协奏曲》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音差律的结合、巴洛克和声模式中微分­音的插入等问题,做了具体的技术理论分­析。文章认为,米凯顿作为超传统主义­的代表,其创作中微分音的运用,兼顾了传统调性和声的­和弦结构及逻辑关系,使和声重新成为控制音­乐张力最重要的手段,使微分音成为控制音高­张弛平衡的有效材料。关键词:微分音;调性语汇;超传统主义;复合和弦;有限移位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M Fnki Fn M

序言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微分音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对绝大多数作曲家而­言,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传统­调性音乐语汇的材料,甚至可以这样说,使用微分音恰恰是为了­回避传统调性语言的束­缚。但进入 世纪之后,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无法兼容的元素开始被­作曲家们在作品中渐渐­加以融合,并使音乐产生新的语汇,得到新的听觉感受。帕维尔·米凯顿对微分音的使用,便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音乐中始终没有放­弃传统调性语言的作用,且经常引用一些巴洛克­以降的早期音乐元素。与此同时,他用包括微分音在内的­多种手段对之加以解构、重组,本文就将以他的作品中­微分音与调性语汇的结­合为切入点,对其作品加以分析。⑪

有关帕维尔·米凯顿的音乐创作和特­点,克里斯托弗·巴库列夫斯基的《波兰音乐史》第七卷①、阿德里安·托马斯的《席曼诺夫斯基之后的波­兰音乐》,以及马切伊·戈拉布的《 世纪音乐的现代性》,这三部著作中均有所论­述和提及。但这些著作主要强调其­音乐多层性的叙事特点­和超传统主义风格的手­法,并未对这些音乐中的

微分音技法进行论述。近年来,玛尔塔•舒卡的论文《米凯顿的音乐在拼贴、解构和伟大叙事之间》中,首次将帕维尔·米凯顿的超传统主义风­格,以及他对微分音的运用­综合进行了讨论。

年 月 日,波兰格但斯克莫纽什科­音乐学院的波琳娜•萨迪沃在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学术大会上发­表了《帕维尔•米凯顿的微分音音乐》一文,这是仅有的一篇有关米­凯顿微分音运用的专题­文章,由波兰语写成且仅对其­作品中微分音使用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其影响力有限。本文力图在其基础上对­作曲家在微分音与传统­和声语汇的结合上做更­详尽的论述。

一、微分音使用的缘起、历史与现状

微分音 miFrotone ,或微分音程,通常是指某一音程距离­小于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用律学上的音分值来表­述,即两音之间的距离小于

音分。从其产生的原因和使用­的方式而言,又可将其分为三类。

一是在一个八度内,将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依­频率比值等分为若干份。等分数量超过 的律制均会产生微分音。如历史上产生过的十九­平均律,三十一平均律,五十三平均律等。也曾有理论家倡导过一­些其它的平均律,如布索尼在其《新音乐美学概要》中曾提出的十八平均律。但这一律制从未得到任­何实践。

其二,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方法­产生的不同律制之间产­生的音差,而形成的微分音。

其三,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将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再­次等分所产生的四分之­一音、六分之一音、八分之一音等。这其中,又以四分之一音在创作­实践中运用最多。甚至有人称之为二十四­音音律或四分音体系。

在西方音乐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微分音的使用­和记载。⑤ 、 世纪作曲家尼古拉·维森蒂诺 1iFola 9iFentino 和蒙特威尔第⑥也对微分音的使用进行­了尝试。但真正对微分音的大量­运用还是在 世纪。

世纪上半叶,有一些作曲家执着地将­精力大量投入微分音音­乐的创作。其中著名的有捷克作曲­家阿洛依斯·哈巴 Alois HiEa ,法籍俄罗斯作曲家亿万·维希涅格拉德斯基 ,Yan :ysFK‐ negraGsky ,墨西哥作曲家胡里安•卡里略 -ulian Carrillo 等。其中,卡里略创作了为多件微­分音乐器写的小协奏曲,该作在 年曾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灌录。维希涅格拉德斯基则创­作了为两架相差四分音­定音的钢琴而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算是对斯科里亚宾的和­声语言在微分音上的尝­试。而这条道路上走得最远­的则属哈巴,他不仅在作品中使用包­括四分音、五分音、六分音、八分音、十二分音等各类微分音,还用这样的方法创作歌­剧《母亲》。尽管以上作品均创作于 世纪上半叶,但至今完全用微分音创­作和演出大型作品,依然会对演奏者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在二战后,虽然大量的作曲家都在­作品中使用过微分音,但他们大多将微分音视­为十二平均律体系的一­种拓展应用,即音高层面的一种染色­方式,而非将其成体系地应用­于整部作品。

如今,作曲家们使用微分音的­情况,依据不同的目的和效果­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

其一,对非欧洲音乐语言的暗­示和引用。如印度音乐中的斯鲁蒂­斯 srutis ,就非常接近西方音乐中­的四分音。因其是将一个八度等分­成份 四分音是将一个八度等­分为 份 。而在阿拉伯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中,由于不同律制的使用也­产生了大量在十二平均­律体系中被视为微分音­的音。即使在欧洲,作曲家们在对民间音乐

收集的过程中也认为,十二平均律无法准确地­记录民歌的旋律。早在巴托克和柯达依收­集匈牙利民歌的时候,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因此,很多当代作曲家,通过对微分音的使用,以表明音乐作品与民间­音乐或非欧洲音乐的联­系,这其中著名的有希腊作­曲家德米特里·特尔纳基斯,利盖蒂的《中提琴奏鸣曲》也是这一方面很典型的­例子。

其二,是作为一种音响组织手­段,而非从音高组织逻辑出­发。这其中的代表,当属 、 年代在波兰兴起的音响­主义 sonorism ,及 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频­谱乐派 sSeFtralis­m 作曲家们。如潘德列茨基《致广岛死难者的挽歌》,在最后有一个长达 秒的由 件弦乐器用四分音的距­离排列演奏的音块。在此,微分音在音高层面的意­义,无法被任何人的听觉所­识别,它仅仅作为形成这样一­个音响的条件。由于频谱乐派的作曲家­们将基音的质数与共振­峰泛音作为自己创作的­实点和材料的源泉,并且大量开发了谐音列­中第十六谐音以上的各­音。因此,微分音的出现成为必然。在单一谐音列中,最先出现的微分音,是在第二十和第二十一­谐音之间。而在钢琴上,相邻两音的谐音列可以­产生的最低微分音,是在A 的第七谐音和B 的第六谐音上。因此,在频谱乐派的作曲家音­乐中,大量地出现了微分音的­使用。但他们也大多作为音响­材料组织的手段,而并非音高组织的结果。

其三,是将微分音看作半音化­和声的一种染色和延伸,仅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作品中加以使用。这样的先例,在 世纪可追溯到埃内斯特·布洛赫 Ernest BloFK 的钢琴五重奏、乔治·埃内斯库 George EnesFu 的歌剧《俄狄浦斯王》,及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战前作品。战后,包括鲁托斯瓦夫斯基、杰尼索夫、霍利格尔等作曲家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本文将论及的现象也主­要集中于这一类情况。

二、帕维尔·米凯顿的音乐创作及其­作品中微分音的运用

帕维尔·米凯顿 Paweł Mykietyn, — ,是波兰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认为是波兰中青年作­曲家中的领军人物。 年,由波兰电台委约的作品­3 for 13即为 位演奏者而作的三个乐­章,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作曲家论坛中首­演并获得大奖,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年,米凯顿受波兰电台委约­作品ESiIo‐ ra ESiSKora为钢­琴和音频磁带,在阿姆斯特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电声音­乐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得年轻作曲家组一等­奖。其后米凯顿的作品频繁­在“华沙之秋”现代音乐节上演出,如

年《钢琴协奏曲》, 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等。

米凯顿在波兰现代音乐­方面得到的重视是清晰­可见的。 年,波兰文化机构对鲁托斯­瓦夫斯基 周年进行了世界范围的­纪念活动,其展板系列里特意提到­帕维尔·米凯顿的《第二交响曲》,并展出了此交响乐总谱­的第 页,多篇文献也提到了鲁托­斯瓦夫斯基对米凯顿的­欣赏。年鲁托斯瓦夫斯基在作­曲课程班见到米凯顿,立刻就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决定为他提供免费的私­人授课,这之前鲁托斯瓦夫斯基­从没有这么做过,可见他对米凯顿的重视。但是不幸的是,还未来得及上课,鲁托斯瓦夫斯基就去世­了。

米凯顿创建了专门演出­现代音乐的室内乐团“1onstrom EnsemEle ”,并任单簧管演奏。乐团还包括钢琴,大提琴和长号。

自 年以来,他为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 .rzysztoI :arlikowski 的戏剧创作音乐。他还创作电影音乐:马里乌什·特列林斯基 Mar‐ iusz Treliński 的《利己主义》,玛乌戈热塔·舒莫夫斯卡 Małgorzata Szumowska 的《它》和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 -erzy Skolimowsk­i 的《必要的

杀戮》Essential Killing 等。 年,帕维尔·米凯顿因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波兰艺术的推广­获波兰国家文化杰出贡­献的骑士十字勋章。年,他因《必要的杀戮》的电影音乐被授予法国­SACEM大奖赛音乐­奖。

帕维尔·米凯顿的早期作品受到­超传统主义的影响。这一潮流,始于 世纪 年代。最初的代表人物是,帕维尔·席曼斯基 Paweł Szy‐ mański 。

当时,随着音响主义、整体序列主义、以及偶然音乐浪潮的褪­去,人们对于巨大戏剧性以­及紧张音响的兴趣也开­始逐步减弱。在此时,席曼斯基的音乐开始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他对传统的音乐语汇进­行了一种解构式的处理,并将这些已经从原有的­语义学范畴中抽离出来­的语汇,放置在预设的结构中进­行重新组合,产生了一种被他称为超­传统主义 sur FonYention­ism 的风格。

在这种音乐中,人们能找到大量调性音­乐的元素。如大小三和弦、各种七和弦、巴洛克式的装饰音与经­过句,甚至不同历史时期的终­止式。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这种所谓的超传统主­义,即作曲家事先写作了一­首传统的音乐 如一首巴洛克风格的萨­拉班德 ,然后视这一原始文本为­一个平面的线性系统,此后对它进行立体化地­处理。也就是说,将原始文本拆分成若干­小的元素,并作为不同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并使用回声效果、微分音、滑音以及复杂的节奏等 世纪兴起的技法进行处­理,使作品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据席曼斯基称,这种创作手法的灵感源­起于美术中的透视法。巴洛克时代的尼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oKannes 9ermeer 的画作中,为了画面的立体感而对­阴影部分所做的处理给­了他启发。

米凯顿的早期作品,可被看作超传统主义的­一种延伸。但他的作品有着更加丰­富的音响结构,也对其他风格有更多吸­收,作品结构也更复杂。他的作品3 for 13,在 年,一经问世即被评论家盛­赞为波兰音乐在 世纪末最大的惊喜。他将一个三乐章的室内­交响曲套用在传统的赋­格结构中,这部作品无论是在音色­的选择还是材料的安排­方面,都较其前辈做得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米凯顿在将原有线性结­构分解的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具有象征意­味的因素;各材料之间的安排和音­色布局,也在时间维度上,使整个作品显得很有层­次,同时又不失一个室内交­响曲所需要的戏剧性。

进入新世纪后,米凯顿已经不再满足于­写作一个传统的原始文­本后将其解构的创作手­法,他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节拍转换、微分音,以及循环结构等元素,使他的作品在保留了超­传统主义原有的解构主­义特征,同时在音响上更为丰富,在文化语义上也更加多­元。

米凯顿有意识地大量使­用微分音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 年,是为男中音、羽管键琴和弦乐四重奏­所作的Ładnien­ie 。歌词文本来源于马尔钦·斯维特利茨基的诗歌。在这部作品中,米凯顿将羽管键琴的两­排键盘调成相差四分之­一音的音高,使得整台羽管键琴成为­了一个二十四音音律的­乐器。而在弦乐四重奏中,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也­采用了比另外两件乐器­低四分之一的定弦。这种将乐器分组置于不­同的四分音音差律的做­法,早在维希涅格拉德斯基­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利盖蒂的为弦乐队的《分叉》中就有实践。但米凯顿在此结合了鲁­托斯瓦夫斯基式的音乐­结构,将作品按段落分隔成偶­然音乐的散板部分和按­节奏节拍演奏的部分。作曲家通过对微分音的­使用,暗示出这样的自由速度­与拍点速度相互交替的­结构形态。

从表中可看出,男中音独唱声部有微分­音的段落,均为自由速度。而全曲只有第七段在所­有声部都没有产生微分­音。从第五段到第七段也可­看出,微分音音色层次的递减;而从第七段到第九段,则是微分音音色层次的­递增。自此之后,米凯顿的所有作品中几­乎均含有四分音材料。并且,他开始尝试将这种微分­音系统与调性和声加以­结合,以在和声层面取得新的­效果。

下面就将通过他近期的­几部重要作品,来对之加以分析。

三、米凯顿作品中微分音与­调性和声手法的结合(一)微分音作为一种染色与­模进手法的结合

由于超传统主义与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特殊联系,很多巴洛克时期常用的­音型化和声及模进,也经常出现在米凯顿的­作品中。而超传统主义的本意,是用解构化的织体、具有间离特征的音色组­合、在节奏上不规则出现的­和声效果,及整体结构的不同形式­拆分,来对这些巴洛克音型进­行重新诠释。

在米凯顿近期的作品中,除上述手法外,他也开始尝试用微分音­的手法对这种巴洛克风­格的模进化音型加以润­色和解构。谱 为米凯顿《第二交响曲》第 — 小节。

谱 中的第 — 小节,可看出和声的下行趋势。而这种和弦中的三声部­非同步平行下行的手法,常见于传统的调性音乐­作品中。如肖邦《e小调前奏曲》2S 1o 和巴赫《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9 。

谱 、中,均使用了小调中的带延­留音的平行六和弦下行­手法。此种和声进行,在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修­辞学中,是一种挽歌音型 Iigure lam‐ entation ,象征某种叹息或悲剧性­的事物。显然,米凯顿是将这种音型用­微分音的手法进行了重­新演绎。在谱 的音乐中,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共­同形成的这种叹息性音­型,还配合着大提琴声部由­主到下属方向的和声进­行,更增强了和声色彩上的­悲剧性。

作曲家将传统调性内的­和声模进复合以微分音,将弦乐器调成三个音差­率。在米凯顿的音乐戏剧《马可受难曲》中 见谱 ,第一小提琴、第一中提琴、第一大提琴和第一低音­提琴采取正常的 定音;而第二大提琴和第二低­音提琴的定音,比上述乐器低四分之一­音;第二小提琴和第二中提­琴的定音,则比第一小提琴低四分­之三音。因此,这个开头的和声模进,既能让人感受到传统调­性语汇中的下行模进,又能清楚地感受到微分­音的存在,显示出了一种时间层面­的陌生感。这种间离的效果,体现于历史语汇与现代­音乐语汇的共存。在作品一开头管乐器以­切分的节奏,与弦乐器的泛音相呼应。萨克斯管演奏的前两个­音,恰好是G的主属音。而弦乐器的泛音演奏出­的持续和弦,也体现出了g小调的清­晰脉络。随后大号吹出的微分音,则开始解构调性。在这种关系中,萨克斯管g、G两音,在和声上与弦乐泛音奏­出的和弦与调性暗示相­吻合,但在节奏上却强调了差­异。这种等时值的织体,有一个著名的巴洛克案­例是普塞尔的“半歌剧”《亚瑟王》中的冷歌 FolG song 。随着音乐的发展,米凯顿使用了速度转换­的手法,等值节奏的织体速度在­不断加快,直至第 小节收于所有弦乐器的­震音。但相比之下,以切分节奏开场的管乐­器,却始终保持了稳定和慢­速的步伐。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诗学六讲》中,斯氏将音乐中同质化的­倾向看作客观时间的体­现;而异质化倾向的材料看­作心理时间的特征。但在这部作品中米凯顿­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仿佛钟表的等时值律动­在不断加速,而充满不确定性的管乐­演奏出的旋律,则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慢

速。这里,仿佛客观时间的加速并­没有影响主观时间的稳­定。在普赛尔的音乐中,普氏用这种等时值手法­表现的是被丘比特唤醒­的“严寒精灵”。由于在这个“精灵”的心中没有爱情,所以他唱出的歌是冰冷­僵化的。但在这部作品的开头,由于戏剧采取倒叙的手­法,作曲家用这种方式展现­了耶稣受难的场景。弦乐下行模进的和声,恰似叹息,配合着戏剧层面的语义。

(二)微分音与传统和声在结­构语义上的结合

在米凯顿《第二交响曲》的第181—200 小节,整个乐队奏出了一个长­达近20个小节的和弦(见谱5)。这个包含微分音的和弦,在听觉上

恰好近似C#FA和CFA。前者为紧张的减四六和­弦;后者,作为这样的结构处理手­法,则酷似 和弦。这个和弦之后,恰好是一段由单簧管、长号、大提琴与钢片琴共同演­奏的具有间歇性特征的­超过30个小节的室内­乐段落,酷似交响乐中的室内乐­华彩部分。因而,这个和弦在此处恰好成

为了传统 和弦的替代品,起到了协奏曲中华彩段­前乐队奏出的 的意义,但显然在音响上更为

紧张。此后的室内乐华彩段,又恰好是该和弦的

频谱化处理。作曲家曾坦言,自己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微分音是受到了法国作­曲家杰勒德·格瑞瑟(Gerad Grisey)的影响。在这里便是最清晰的体­现。但同时也可看出,这些当代元素与传统结­构之间的紧密关系。从米凯顿《长笛协奏曲》第276—283小节(见谱6)来看,乐队部分的管乐器奏出­的是由若干三度叠置的­复合和弦组成的和声进­行。弦乐在极高音区的泛音­与之呼应,既在配器上起着为管乐­器的和声润色的作用,有时也会形成更为复杂­的复合和弦。长笛作为独奏乐器,在此段是唯一使用微分­音的乐器,与整个乐队在音律上形­成对比。在管乐器的复合和弦内­部,可以在中低音区发现一­条清晰可见的带持续音­的平行和弦下行趋势。这样的趋势,伴随持续音A,可以让人在谱5 米凯顿《第二交响曲》第181—200小节使用的微分­音和弦听觉上联想到晚­期浪漫派作品中常在尾­声出现的和声进行。此处,由于C音在复合和弦中­被不断强调,以及第一双簧管声部反­复出现的由C到B的半­音下行,使得这一极其复杂的和­声音响中包含着a小调­的影子。在这种条件下,长笛上的微分音给整个­音乐增添了更强的戏剧­性。也使独奏乐器在乐队全­奏中格外显眼。

(三)在四分音上建立的复合­和弦,即由四分音构成的有限­移位模式

“米凯顿曾清晰阐明,他创作的基础是和声”。⑧其方法是,在大七度内用大小二三­度的任意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五音和弦。通过此法,他可以轻易地获得上百­种和弦,以供在作品中替谱7中,第一个和弦,可被看作省略三音的半­减七和弦之变体;第三、四、五和弦,则可视作八声音阶和弦­的变体,其中第三、第五个和弦,也可被视作小调数九和­弦的变体;第七个和弦,最清晰地体现出了三度­叠置的特点;第二和第九个和弦,可被视作全音阶和弦的­变体。除上述特点外,还可发现,这些和弦中,四分之三音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音程。其中,第三、四、五、七、八、九、十和弦均包含这一音程­或这一音程的转位;第四、八、十和弦,更是在其内部包含两个­这种音程。这一特性音程给予这些­和弦一种“变化中具有统一性的”色彩特征。

换使用。为了丰富音乐的色彩,他又在这种方法上结合­了四分音的使用,这样,就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和­弦,使音乐中和声的色彩更­加多变。谱7便是若干这样的和­弦在作品中使用的例子。

米凯顿的近期作品中,对四分之三音程的偏好­是明显的。为此,他甚至创造了由四分之­三音和全音相交替而排­列成的有限移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大­量作品中。

图中的所有数字,是按二十四音律对一个­八度中的每个音按序编­号。从中可看出,这是一种有七个音的有­限移位模式。它可以形成一个酷似七­声音阶的调式系统。米凯顿在Ładnie­nie、

《大提琴奏鸣曲》和《第二弦乐四重奏》中都使用了这一模式。

在《第二弦乐四重奏》中,作曲家不仅让四分之三­音成为有辨识度的特性­音程,还据微分音程的不同使­用方式,为全曲划分了结构。第一部分,在横向上呈示了四分之­三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在这一部分中,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平均律内的音,而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四分音。但每个声部自身在横向­上都依照五度循环的原­则,于是产生了如谱8所示­的和弦。

谱8中的和弦在作品中­是用各声部交替的分解­和弦织体呈现的(见谱9)。因此,这种五度

循环产生的模进在音响­中仅可模糊感知到,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被­解构了的模进。

作品的第二部分,则是对前面提过的有限­移位模式的线性呈现(见谱10)。虽然这种线性呈

现依然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交­错演奏的,但由于保持音的存在,在纵向上也可

听到微分音调式产生的­和弦。这一部分伴随着大提琴­的固定音型持续音,使第一段伪随机性(psuedo-random)的织体在这里显得更为­整合,节奏也更加清晰。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