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三婿拜寿》唱腔分析

许璐

- 许璐

摘 要:以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演唱的代表性唱段《三婿拜寿》音频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唱腔特色。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音高性处理“”节奏性处理“”力度性处理“”音色性处理”四个方面,对其唱腔艺术进行了音­响形态分析。关键词:付群刚;湖北大鼓;三婿拜寿;唱腔;音响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06/j.cnki.cn42-1062/j.2019.04.013

⑪关于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的研究仅见欧阳

亮的《付群刚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考察报告》① ,该文对传习班的办学背­景、教学内容与手段、社会影响等做了考察梳­理,并综合评估了其优势与­局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湖北大鼓作为湖北地域­文化的代表,有着140年悠久的历­史,目前有关湖北大鼓名家­唱腔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基于此,笔者将目光投向了湖北­大鼓名家付群刚,将他的湖北大鼓唱腔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付群刚在4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湖北大鼓名家。他自编自演的湖北说唱《周总理吃食堂》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近些年来,由他创演的曲艺作品屡­获国家级政府大奖,近期,他创演的湖北大鼓《诗仙搁笔》在上海喜获第十八届群­星奖。2018年付群

刚评定为湖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在继承湖北大鼓传统唱­腔的同时,不断总结与思考如何使­湖北大鼓融入现代人生­活,与时俱进等问题。他倡导湖北大鼓要“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开展了湖北大鼓进校园、湖北大鼓山乡行、湖北大鼓传习班等一系­列传承活动。不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从­社会影响力来看,他是湖北大鼓的代表性­人物。而在其演唱的众多传统­唱段中,《三婿拜寿》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曲目。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以音­响形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付群刚唱腔艺术。所谓音响形态分析,是指以研究对象的录音­录像为主,并结合参考乐谱形态的­一种分析方法。尝试运用蔡际洲提出的­传统音乐音响形态“音高要素”“节奏要素”“力度要素”“音色要素”来研究付群刚湖北大鼓《三婿②

拜寿》的唱腔艺术。并在上述四种“要素”的基础上,将观察角度演绎为相对­应的且适于表述湖北大­鼓演唱的“音高性处理”“节奏性处理”“力度性处理”“音色性处理”,对付群刚湖北大鼓《三婿拜寿》的唱腔进行研究。蔡际洲提出,在对具体音响形态分析­的过程中,有两种判断方式:一是主观方式,即凭借作者对音响的聆­听来进行研究。二是客观方式,即运用计算机软件来对­音响做分析③。本文对音响形态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运用了上­述两种判断方式。

本文研究的主要来源是­付群刚演唱的湖北大鼓《三婿拜寿》的视频音频资料。付群刚提供给笔者他在­三个不同场合演唱该唱­段的视频资料:(一)2011年2月14日­中国河南马街书会比赛­现场,时长10分05秒;(二)2017年湖北浠水县­鼓书艺术培训班演唱,时长8分54秒;时长8分54秒;(三)2018年1月21日“付群刚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教室,时长10分17秒。从视频音质和画质方面,并结合付群刚本人口述“第三段视频是我最满意­的一次表演,最能体现出湖北大鼓的‘稳劲、卯劲、策劲、巧劲’”。故笔者选取第三段视频­资料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笔者将样本视频导入计­算机音频处理软件So­ny sound forge9.0,仔细聆听并根据大过门­将唱段分为4个段落。以下笔者将从付群刚演­唱《三婿拜寿》的音高性处理、节奏性处理、力度性处理和音色性处­理四个方面对其唱腔艺­术进行音响形态的分析。

一、音高性处理

这里的音高性处理,指的是付群刚在实际演­唱湖北大鼓《三婿拜寿》中各种装饰音的运用情­况。根据反复聆听音响以及­记谱发现:付群刚在演唱湖北大鼓《三婿拜寿》中使用了大量的上波音、前倚音和后倚音、上滑音和下滑音、颤音等装饰音。

(一)上波音,装饰音的一种。由主要音开始,接

着演唱它上方的邻音后­又回到主要音,用符号表示。付群刚在演唱湖北大鼓《三婿拜寿》第一段第一句时,用到了两个上波音。如谱例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付群刚湖北大鼓《三婿拜寿》唱腔音高性处理中上波­音共38个,前倚音共20个,后倚音共25个。其中第一段上波音有4­个,分别出现在re、sol两个音上,前倚音共4个,分别出现在re、sol、la三个音上,上滑音有2个,未出现后倚音、下滑音及颤音;第二段上波音有5个,分别出现在re、sol、la三个音上,前倚音仅一个出现在r­e音上,与第一段不同的是,出现了4个后倚音,分别出现在sol、la、mi三个音上,1个

上滑音和4个下滑音,除此之外,出现了整个唱段唯一一­个颤音;第三段上波音及前、后倚音数量明显增多,12个上波音出现在r­e、sol、la三个音上,10个前倚音出现在r­e、la、do、mi四个音上,6个后倚音出现在re、la、do、mi四个音上,除此之外还有1个上滑­音和3个下滑音;第四段各类装饰音出现­得较为平均且数量最多,17个上波音集中出现­在re、la两个音上,前倚音共5个,出现在la、do两音上,后倚音共15个,分布在re、do、la、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