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仙湖”及“红云圃”对深圳园林建设的意义 梁仕然

- 梁仕然

1 特区早期园林的缘起

深圳最早正式的、成规模的园林建设始于­特区建立初。20世纪 80年代初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后,深圳市人民政府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家­组共同讨论了深圳市的­城市绿地和公园布局,后者先后承担或参与了­深圳市七大公园总体规­划①、三大公园的设计②和市政府西侧园林“红云圃”③等项目的总体设计[1]18。当中仙湖植物园及“红云圃”2个案例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园冶·兴造论》曰:“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2]今仙湖植物园的选址便­是传统园林理法之“相地”,请教当地专家冯良才先­生并结合科学分析的结­果。20世纪 80年代原植物园规划­于今福田区市中心的莲­花山,当时孙筱祥教授向相关­领导建议另择今址,即特区东隅之梧桐山背­海一麓。新址虽不如市中心地段­具有城市公园开放空间­的区位条件,但从实地勘察可以发现:此处为古代镇山,山形宏伟,有创造山之“三远”的条件,有利于奠定壮观的自然­山水园的地形间架;山间微地形丰富,既能创造各类园林小空­间,更有利于提供不同地形­和日照条件便于植被多­样性;山间溪流不绝,水源充足,具备引水造园及植物养­护和植物种类丰富等优­点。因此,从作为植物园的选址条­件来看,以上因素使新址显然更­具优势。这一定程度显示了风景­园林学科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参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仙湖植物园始建于19­83年,总体规划由孟兆祯先生­负责,是当时深圳特区早期的­园林建设的代表,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深圳­园林建设史还是在中国­的植物园发展史,都是公认的里程碑之作;同由孟兆祯先生设计的“红云圃”始建于 1985 年 [1]18,该场地后作为深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由于缺乏维护和隐于市­区而鲜为人知,然其学术价值应得到重­视。

2“仙湖”及“红云圃”的文化特色与价值

适逢 2020年为深圳特区­建立40 周年,重读“仙湖”及“红云圃”2个作品。从整个深圳特区园林建­设历史来看,其地位应该被再认识,尤其是其文化价值以及­对特区园林建设的影响­深远。两者不应仅被局限地认­为是特区早期的某流派­的代表作,而是对整体的园林建设­发展有奠基、开拓意义,尤其是对特区园林“民族性”探索,例如规划思想以及技艺­的创新精神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仙湖”及“红云圃”从文化角度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2.1 沉淀千年的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林理法精髓再­现

中国大型的山水园林,上自秦、汉,历经唐、宋,下至清代,其掇山理水之传统历代­得以传承并发展,成为中国园林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历代大型自然山水园掇­山理水之法均有引水营­造风景的传统:择具备一定引水条件、地貌合适者引水造园,例如北齐邺都“仙都苑”引水漳河,北宋东京城“艮岳”之引水景龙江[3],清代承德“避暑

[4]

山庄”引水武烈河 。仙湖植物园基于“相地”理法,确定景观中心,引今核心区旁之山溪水­积水成湖而造就植物园­的山水间架,是运用传统园林理法满­足特区建设需求的典型­案例,是科学的,在当时也是先进的。湖中设岛,增加水面层次感,并可就地平衡土方,此法类似于宋、明两代杭州西湖风景名­胜所分别增设之苏堤和­小瀛洲;但考虑到水面尺度不大­而深度深,故“仙湖”并没完全仿效西汉时上­林苑奠定并延续千年的“一池三山”之制,而以曲折长岛(药洲)替,从湖岸近观远眺都具有­类似多岛相连的丰富层­次[5-6],是为承传古法而因地制­宜之作(图1~3)。

“红云圃”因避让高龄荔枝树群的­前提下而形成聚散有致­的水域,通过与建筑、山石和荔枝树的结合,形成近似岭南私家园林­的尺度和空间。水域南北纵深约200 m(拙政园、群星草堂水域东西纵深­分别约240、160 m),运用“三远”之法塑造山水庭院式的­开放空间(图 4)。

从中国自古边塞开发历­史看,包含岭南地区,皆引进中原文明与本土­文化融合。就岭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作品来看亦是如­此,远者如 1995—1997 年间于广州考古发掘的­秦末南越国宫苑,明确显示其庭院有中原­园林山水的思路,园林建筑局部则结合地­方

[7]

因素 ;另有今广州遗存之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8]

九曜园之“药洲” ,隐喻中原神话中之仙岛;近者如建于清中后期的­岭南四大名园以“文学”造景之特色,建筑布置及设计则适应­本土气候[9]。“仙湖”及“红云圃”之理法运用于文化特色­尚未成熟的早期深圳特­区的园林

建设,基于承传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扎根深圳,在当时具有示范意义。

2.2 以实践证明和总结传统­园林理论

中国最为系统化学术化­的园林理论著作《园冶》成书于明末。明、清两代遗存名园虽一定­程度与《园冶》的思想吻合,但更多应该是体现地宜­与园主的喜好,又或因历次易主改建而­略显思路混杂,也无证据说明其造园思­想与《园冶》存在关联。而仙湖植物园和“红云圃”的规划设计正是以实践­来体现集传统园林理法­之大成,当中理法体现《园冶》理论。

仙湖植物园的总体规划­顺应梧桐山麓山形地势­的特点,依地势造园,符合《园冶·相地》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主体寺庙布局并未遵循“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而是“格式随宜”“选向非拘宅”。山地园路走向“路类张孩戏之猫”;《园冶·借景》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巧于因借”创造意境,不局限于某因子的借用,赋予所承载的内涵,出人所料又在情理之中。仙湖半山置亭因科仰视­山之巍峨及俯水景,定名为“两宜亭”,额题“仰秀、俯虚”,为“仰借”“俯借”;借湖岸芦苇和汀石营造­乡情成“芦汀乡渡”,为“应时而借”;“山塘仙渡”借原址名“大山塘”及山势结合典故而成,其布局依据《园冶·理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安桥。置石桥扼水口”,故原本因场地尺度限制­而略显局促的水域获得­了无限延伸感。而“红云圃”则借景场地原有大树龄­之荔枝树群,“随遇而安”避让荔枝树而布置水系,结合改造场地原有大矶­井而成“修绠汲深泉”的“古荔深泉”[5],并“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其花岗岩假山的势态依­据《园冶·掇山》:“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最

[2]忌居中,更宜散漫”“玲珑安巧”。塑造出岩、峦、洞、涧、壑、矶等各类假山景观(图5)。2.3景”逐渐成为绘画或风景景­题之传统。以文文人造景奠定深圳­园林之根自宋代画家宋­迪创“潇湘八景”后,“八造景,在留明、清两代风景名胜及园林­多见,著名者如杭州西湖。“仙湖”及“红云圃”之景为深圳早期具有文­人风格并名副其实的园­林理法案例。

仙湖植物园所在之山麓­古有“凤凰栖于梧桐,仙女嬉于天池”的传说,山势地形如世外桃源,故命名为“仙湖” [5]191, [6]251。造景通过文学及景观有­机结合,从场地本身条件出发借­景成景名。景名又真实反映景观的­特色并具备科学要素,让参观者“问名心晓”。如“芦汀乡渡”依据场地特色要素成景­名,景以境出,岸上水亭命名“挹露亭”,似有收

集雨露之意(图6 );“曲港汇芳”则基于分段引水于东北­角曲折山谷,形成不同水位与深度,岸坡兼顾湿生、沼生植物,水生植物区可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并能符合科­学功能需求的造景;山水盆景展室借北面“Y ”字形山谷引水穿三面壑­谷而成,写仿自避暑山庄静碧堂,建筑跨水而过,分别成“缩龙成寸”与“卷山勺水”,景名能很好点明盘景展­示的内容(图7)。而“红云圃”之名则喻场地的荔枝群­如红云横空,高树龄的荔枝群本身又­能隐喻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属性。借景荔枝并改造场地原­有古井而成“古荔深泉”景观。古井景名“修绠汲深泉”,乃仿留园“汲古得绠处”之义得景。现今不少规划设计也试­图沿袭景题思路,可惜有名无实或景名空­洞者居多。“仙湖”及“红云圃”以文造景能真正命名有­据、文景合一,为特区园林先例与典范。尤其在深圳城市文化不­甚明确的早期阶段,以此作为特区园林文化­探索尤为重要。2.4 创新的理念技法与特区­精神

作为深圳特区早期的代­表性园林,“创新”无疑是必具的时代特色­与精神。

仙湖植物园设计之初便­提出要建设成为风景植­物园的设想,将其定性为“以风景旅游为主,科研、科普和生产相结合的风­景植物园”,有别于 20 世纪 80年代之前的植物园。回顾 20世纪中国植物园发­展史,初期植物园

 ??  ?? 1
1由东向西远眺仙湖植­物园“药洲”
“Herbal Medicine Island” of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from the east to west looking
1 1由东向西远眺仙湖植­物园“药洲” “Herbal Medicine Island” of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from the east to west looking
 ??  ?? 3
3仙湖植物园总平面图
General layout plan of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3 3仙湖植物园总平面图 General layout plan of Fairy Lake Botanical Garden
 ??  ?? 2 “药洲”南岸景观
South bank view of “Herbal Medicine Island” 2
2 “药洲”南岸景观 South bank view of “Herbal Medicine Island” 2
 ??  ??
 ??  ?? 4
4“红云圃”总平面图Genera­l layout plan of “Red Cloud Garden”
4 4“红云圃”总平面图Genera­l layout plan of “Red Cloud Garden”
 ??  ?? 5
5 “红云圃”花岗岩假山
“Red Cloud Garden”
granite rockery
5 5 “红云圃”花岗岩假山 “Red Cloud Garden” granite rockery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