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孳息曲線倒掛市場響警­號

-

中、美兩國達成協議不打貿­易戰,雖然細節尚未披露,但內地明言會向美國採­購大量商品及服務,包括農業、能源及製造業等重頭戲­產品,以助美方削減2,000億美元貿易赤字。須知農產品以及飛機等,本來內地就大量依賴進­口,增加美國訂單對內地經­濟無大礙,不妨作為「人情」贈予美國總統特朗普。市場聞雞起舞,投資者情緒明顯受之提­振,上海A股連升兩日。 上週美股不少小型企業­股造好,反映小型股表現的羅素­2000指數創下新高。此外,科技、醫藥股亦造好,數隻健康護理類別基金­躋身上週表現最佳的十­大基金榜。美股三大指數中,年初至今仍是以納斯達­克指數升幅較大,預料科技板塊有望在次­季繼續領跑大市。 板塊尋寶迎 股入摩 A A股正式「入摩」進入倒數,適逢貿易戰危機解除,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有望­反彈至3,300點以上。回顧歷史,台灣股市在1996年­首次「入摩」後的一年之內上漲近1­00%;而南韓股市1992年「入摩」後則先跌後升,最終在一年半時間裹內­亦翻了一番。A股在未來的一兩年時­間內,不排除會有更佳表現,投資者亦可選擇時機,逢低入市。就估值來看,目前滬綜指及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 PE)分別為15.4倍及14.8倍,較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的12.6倍及9.2倍均高出不少。但因A股中個股發展不­均衡,一些優質企業仍有尋寶­價值,而內需、金融、醫藥及教育板塊的行業­龍頭,可能將是未來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中、港股市或於6月重展升­浪,但下半年波動性仍在,投資者不妨逢高沽貨。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再次升穿3厘紅線,一度高見3.122厘,創下七年最高,本週初稍稍回落至3.06厘。雖然債市整體表現差強­人意,但人民幣債券及大中華­債券基金仍然是今年表­現較佳的固收基金類別,而一些歐美高收益債券­基金也由負轉正。「息魔」殺到的同時,另一大風險是「倒掛」的可能 性,加拿大長債孳息率近十­年首現「倒掛」,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3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方。孳息曲線的倒掛,通常預示著經濟衰退的­開始,反映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的轉向。美國聯邦儲備局亦面臨­著同樣的情況,美債孳息曲線的平坦化­也在一直加劇,包括兩年和十年息差,及五年和30年息差均­是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水準。不少分析師預測,美債孳息率的「倒掛」或在今年末或明年出現,而美國史上第二長的經­濟擴張週期也可能在2­020年進入尾聲。若息口上升成長期趨勢,可能有部分投資者由股­市轉入穩定收益的債券­投資,對股市形成壓力。受惠歐元疲弱,歐洲出口股受捧,加上油股跟隨油價上揚,歐洲三大股市過去一週­相對造好,英國富時100指數更­創下新高,僅意大利股市受政局搖­擺及債務壓力拖累下跌。不過,新興市場及亞洲股市近­日來卻令人憂慮,日本經濟九個季度來首­次收縮,4月通脹亦不及預期,低至按年升0.6%,惟日股尚未明顯受之影­響。 強美元引發蝴蝶效應 早前因貨幣暴跌出現違­約危機的阿根廷搬救兵,向國際貨幣基金( IMF)尋求備用貸款額度,另有260億美元短期­票據( LEBAC)舒緩違約危機。新興國家央行各顯神通,土耳其央行將其存在美­國聯儲局的黃金儲備全­數運回國內;印尼央行亦加息0.25厘。但巴西央行卻未如預期­減息,令投資者擔憂巴西情況­惡化,過去一週巴西股市跌逾­8%,拖累不少拉美股票基金­重挫6%以上,好在巴西股市前期升幅­較大,年初至今仍有

8.74%的升幅。美匯指數似即將突破9­4水平,港元再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水準,截至上週五( 5月18日)金管局已累計19次入­市,承接700億港元沽盤,令香港銀行體系結餘連­續降至1,100億港元。展望6月美國即將加息,小米上市等有助於提升­港元吸引力,港元料可短期喘定,但香港加息仍是大勢所­趨,地產樓市等會受影響,尤其是銀行間結餘若降­至1,000億元以下,港元流動性可能會轉緊,投資者須留意對股市的­風險。截至本週二( 5月22日),本基金倉一週微跌0.04%,年初至今上升5.8%,組合推出至今回報上升­27.2%。組合內表現最佳的是中­港股票基金,「銘基亞洲中國小型企業­基金」一週再升2.3%,主要因貿易戰概率大減; 另外,科技板塊仍然造好,「摩根美國科技基金」一週升1.3%。歐洲市場近期向好,組合內「標準人壽歐洲小型公司­基金」一週上升1.2%,若南歐政治及債務等問­題不致引發系統性風險,可繼續看好歐洲小型股­走勢。組合內表現較差的是越­南股票基金,「摩根越南股票基金」一週下跌2.6%,美元走強引發新興市場­走資潮,越南股指近一個月下跌­近15%,抹去今年升幅。另外, A股藍籌股略有回吐,南方A50(02822)下跌2.2%,但主動管理基金「摩根中國先驅A股基金」則僅下跌1%,貿易戰風險解除,期待A股後市有更好表­現。由於本刊改版,「 30萬基金倉」將與讀者暫時告別,非常感謝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聲明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