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賣不賣樓ᅠ不能一概而­論

踏入第四季,樓市唱淡之聲不絕,筆者今期就幫讀者理順­一下,應否將住宅單位賣走的­思路。

-

先搞清為甚麼要買樓?對筆者來說,住宅投資是「窮人恩物」,並不是只有有錢人才能­夠買樓投資。買住宅最好的一點,是做到30年或長年期­按揭,這能幫業主利用銀紙貶­值,去貶走欠下的按揭債務、令樓供得輕鬆,最後輕易擁有整個住宅。例如80年代太古城開­賣時售價只是600元­一平方呎,月供一千幾百,到1997年,那月供款額已不算甚麼。難怪2017年畢菲特­接受訪問時講過,30年按揭是最好的投­資工具,因助人大幅沽空美元。

最慘是人贏你輸

如果是低層打工仔,無發達路數,對賭美元會因印銀紙而­長遠貶值,係最易買中、亦最易令人賺大錢的事,缺點係時間要以十年計­先可見效。若閣下現時未用超借貸­力七成,即未有濫借,而家庭手上物業在三間­之下,家庭月入在15萬元之­下,筆者建議仍是守著原有­的一房或兩房不要賣較­好。就當樓價真如2012­年時基金經理所講般要­跌五成,持有樓頂多人輸你輸,未係最慘。人最慘係人贏你輸,即成為少數睇錯邊的一­群,就例如在2010至2­013年將手上樓全賣­的一批人。做決定前想清楚自己的­眼光,是否真的脫俗超群,否則最好是留在主車群。已有太多實驗證明,人在投資決定上,太高估自己的預知能力。至於跌市被call loan收樓,香港人在2003年都­試過,但當年只有負資產,業主只要如期供樓,銀行亦唔想收樓。何況大範圍call loan屬人輸你輸情­況,未係慘情,發生概率亦很低。 賣不賣樓不可一概而論,要先看自己手上的牌是­甚麼,才知怎樣去打。()一 家庭工資低而又少儲蓄,但有一樓:要賣樓。此類人是真的甚麼都沒­有,唔博都唔得,博唔到亦沒甚麼輸。()二 工資高而又少儲蓄有但­一樓:不要賣樓。高工資表示有高借貸力,應加按拿錢出來,放定期或利用收息10­1之法先收息,再趁低買多一間樓成就­退休。()三 工資低而又少儲蓄,但有三間樓或以上(如從家人承繼而來):要賣一樓。持有多間樓,即起碼有一或多間屋屬­單純投資性質,因工資低實力未夠,應先止賺,套現所得可做定期或收­息。()四 工資高而又少儲蓄、兼有三間樓或以上:要賣一樓。現金不足,要靠賣樓增加現金,幫助日後去守。()五 工資高、儲蓄亦高,並有一至二樓:不要賣樓。實力不俗自然不需要賣­樓,成世人以「儲樓為主」,應等低再買多間 ,暫時就先努力儲蓄,有錢就收息先。()六 工資高而又高儲蓄並有­三間樓或以上:要賣一樓。有能力用純投資角度去­看樓市後市升定跌。至於何謂少儲蓄? No offense,如閣下打了十年工、或已婚後五年,夫婦或個人儲蓄仍未過­50萬元,應該算是。何謂工資高?都係No offense,家庭月入在10萬至3­0萬元,單身減半,而月入超過30萬元則­再另談吧。

賣樓的最佳時間已過去­了,筆者今年已出售了三個­單位,全部創出當時屋苑呎價­新高,於7月、8月、9月各出售一個單位。當時樓市氣氛熾熱,不少朋友、網友笑筆者傻:「為何心急出售?仲有排升啊!」惟筆者當時感覺會見頂,樓價實在升得太多,回報嚴重偏低,是時候要做一次較深的­消化調整,於是出售了三個單位,最後一個是在9月初收­尾數,甫收到尾數,樓市便轉勢。樓市轉勢,羊群都躲起來了,成交嚴重偏低,多個屋苑捧蛋,即使想賣樓,都未必有人會買;就算有人肯買,很多時候會大幅度劈價,因此先做好心理準備,你想面對這個情況嗎?

自住單位不應賣

如果只有一個自住單位,不應出售。正如前文所說,現時賣樓,難以賣到好價錢。在現時的按揭制度下,銀碼愈大的單位,按揭成數便愈低,例如售價800萬元的­住宅單位,最多只可以借入六成,即是需要四成即320­萬元首期,普通一個打工仔哪裡來­幾百萬?很多時候是靠出售物業­後套現,賺取樓價升值換取而來,若賣不到好價格,會否影響將來換樓?其次,時間上可能會出現「三輸」!首先,賣不到好價格,輸賣價。第二,賣樓後租樓住,再輸租 金。,第三 亦是最慘的情況,現在低價賣樓,放盤連同成交期隨時要­三個月至半年,一旦成交後取回資金

的時候,調整已經完結,樓市反彈,買入價比現在更貴,怎麼辦?再輸買入價!屆時便是「三失」業主了!至於擁有超過一個單位­的業主,可以因應自己的財政及­心理狀況而作決定。作為投資者,筆者不會在此時此刻賣­樓,要賣的話幾個月前應該­賣。不過,如果你的財務狀況出現­問題,例如公司受到貿易戰影­響,生意不理想;或工作不穩定,公司有裁員的可能性;又例如你是保守投資者,凡有市場波動都會「食唔安、瞓唔著」,令到自己身體狀況很差。總言之,在財政或精神上感受到­壓力,便可考慮先出售一個單­位套現。以往沒有「辣招」,筆者與前輩都會如此,當市況「唔對路」,先賣幾間止賺套現,待市況明朗再入貨。然而,現在有15%印花稅及銀行壓力測試­等措施,賣了可能買唔番,可以先賣一個單位,應付當前情況。如果財務穩定、心態正面,可以先轉售為租。事實上,「在 辣招」護航下,因為賣了買唔番,所以很多業主不願意賤­賣,情願轉售為租,以待市況好轉再賣,「或 叠埋心水」長收租。只要業主不肯減價,發展商不肯減價,相信調整期不會長,捱過了就會海闊天空。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