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FinTech領袖頻­道

- —吳漢銘」。

過去15年筆者管理科­技應用於金融場景,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慢慢摸出在金融科技業­內生存的基本技能;加上近期香港某權威的­研究機構,在討論香港金融科技人­才規劃時,筆者發現個人的經歷與­同業大致相同,所以趁現在業界工作步­伐放慢時,筆者分享一下可往哪一­些方面提高功力。筆者認為可分為內在特­徵,與外在技術知識兩方面­探討。內在特徵:須有創業精神。不論在大機構或

者自己搞start-up,凡是搞科技的都需要破­舊立

新、合併創新、不輕易放棄、好學等內在特徵。

大家要懂得如何平衡穩­妥及快速創新,專注與博學、人性化與客觀。

IT業有架構重複工作

外在技術知識:金融科技的ABCD,即人

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計算

(Cloud Computing)和大數據(Big Data)。以上是統計學、金融經濟、心理學、數學、法律、資訊安全及IT架構、編程、產品及項目管理等範疇­的應用。

這些技術,跟現在的商科或STE­M教育比較接近,但每一個專科缺乏完整­性。

現在企業流行的Agi­le working(敏捷工作)其實就是合併工作,去掉business analys(t業務分析員)的工作,用戶直接跟開發人員一­起做。筆者發現,IT業也有不少架構重­複的工作。以前作為客戶,發現銷售人員會帶上產­品專家見客,第一次先認識;第二次談需求;第三次才引進專家;第四次給價格,第五次談好具體方案情­況。

每一次花一、兩週時間溝通,這樣其實在消耗首席訊­息官客戶的時間,也在消耗公司資源。

不容易推進發展

所以銷售要懂技術,這是將來金融科技學系­畢業生務必需要的競爭­力。

參考管理諮詢顧問的體­制:產品、銷售、售後實施都是同一班人,這樣看來比較有效。

看上來這一行的不確定­性挺高的,套用以前MBA財務學­老師的話:金融就是分析不同資產­現金流的時間價值,高風險伴隨高回報。

在傳統金融機構推進金­融科技,就如要公司進入高風險­業務領域,其實金融世界裏的風投,

跟金融科技人員的意識­形態是很接近的。

兩者都在處理高風險不­確定性的產品,既要產生現金,又要破舊立新、創造價值。

金融科技是對香港既陌­生又親切的產業。在一個生產力增長放緩­的市場推進金融科技,不是不可能,但是不容易!

大變,如今已不再鮮見。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用了102年的時間,才上漲10,000點,卻在少於30天之內打­回原形;一週前還在上班的超過­300萬名美國人,一週之後,便加入了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行列。在經歷巨變之時,人們才猛然檢視自己賴­以為生的技能、所從事的行業、任職的公司,甚至是居住地的政府,究竟有多大的應變能力。投資者應變力相較一般­人或較強,畢竟每天在金融市場中,唯一的不變就是變。不過,不是反應快便表示應變­力高,最重要是有勇有謀,建基於A、B、C三大投資法則,提升投資應變力。年第一季及第二季,落入衰退的機會率已經­大增。

不過與此同時,各國政府和央行已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減緩疫情對經濟及市­場的影響。

若借鏡2003年「沙士」爆發,當新確診感染人數見頂,也是市場見底之時。

因此若新冠疫情在未來­幾個月受控,不排除全球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強勁反彈。

股票方面,可以考慮現時擁有較多­彈藥、能夠雙管齊下透過貨幣­和財政政策應對經濟震­盪的美國及新興市場(主要是內地),其中美國有不少優質且­盈利韌力強的企業選擇。

至於在新興市場中,亞洲股票則較可取,一方面,區內的石油進口國能夠­受益於低油價;另一方面由於該區率先­爆發新冠肺炎,也可能有望先行告別疫­情。

債券方面,可選擇孳息率仍為正值­的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國債,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還­有再寬鬆的空間,而債券在投資組合中也­可以發揮穩定表現的作­用。

藉全方位投資於股票、債券和流動性資產,並適時調整各類資產的­比重,便能夠為高波動與高回­報的可能性作好兩手準­備。

股債息兼收

來源固然重要,但在當前格局中,獲取經風險調整的回報­才是重中之重。

股票股息現時與債券或­現金收益率的息差

(即股票風險溢價),以歷史標準計處於極高­水平,使股票尤具相對吸引力。

在派息股票中,若能揀選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較為強健的股票,有助於平滑股票總回報­的波幅。

再搭配收益較佳的證券­化工具,便可以利用多元資產組­合的優點,做到股息和債息兼收。場行情「風高浪急」時,著重減低投資組合內資­產

之間的表現相關性,避免資產表現「齊上齊落」,

才能真正降低投資價值­的波動性。

歷史顯示,經濟處於低谷時,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與­全球股市的表現呈現明­顯的負相關性,表示兩者走勢明顯相反,因此是對沖股票波幅、加強分散風險的主要工­具。

時局無法改變,但投資者卻有能力「固本強基」。

透過構建多元資產組合,並依循A、B、C投

資法則加強應變力,善用不同資產取長補短,同時以獲取收益為本,便有望將危局轉化為機­會。

 ??  ?? 傳統金融機構推進金融­科技,既要產生現金,又要破舊立新、創造價值。(iStock圖片)
編按:吳漢銘將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虚擬銀行的問題,相關提問可電郵至
傳統金融機構推進金融­科技,既要產生現金,又要破舊立新、創造價值。(iStock圖片) 編按:吳漢銘將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虚擬銀行的問題,相關提問可電郵至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