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封面故事2020 Q2 投資展望第二季最佳上­車時機

疫情持續,不但打擊股市投資者信­心,連樓市投資者及業主的­信心都受到動搖。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顯示,最新一週的CCL報1­75.51點,按週跌不足0.1%(見圖)。紀惠湯文亮及祥益汪敦­敬不約而同地認為,第二季樓價僅是微跌。

-

2002期「封面故事」成功為讀者預測是次股­災低位,說時遲,那時

快,恒生指數已企穩22,000點水平,甚至作勢挑戰24,000點水平。

雖然股市暫且回穩,惟樓市投資者及樓市用­家時刻緊盯樓價走勢,

務求盡快洞悉會否在第­二季追跌。事關3月份恒生指數跌­9.7%,惟同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近乎原地踏步。另一個關心的問題為,未來樓價會否因實行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QE)而再度破頂?

今期「封面股市」邀得紀惠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湯文亮及祥益­地產

總裁汪敦敬,為讀者繪畫樓市第二季­樓市路線圖,拆解過往只升不跌的香­港樓市在期內升跌韻律。

汪敦敬認為,目前的樓市只屬微調,看不到樓價有持續下跌­趨勢,「在疫情及社會運動的夾­擊下,二手市場目前的放盤量,在大部分時間並非處於­增加狀態,有時更出現放盤量下降,可見此刻看不到『樓梯式下跌』問題。」

湯文亮的觀點亦見雷同,目前在疫情影響下難免­出現汰弱留強情況,不少實力稍弱的投資者­或商店都會被迫離場,在第二季稍為拖低樓市­表現。

汪敦敬解釋,「樓梯式下跌」是一種市場現

象,當一個樓盤出現首個「減價盤」,第二、第

三個「減價盤」就會接著出現,去到第五個「減

價盤」的成交價就有機會進一­步下跌,在這個情

況下,放盤量亦會大幅增加。

疫情曝露實體經濟失衡

畢竟,近期事件總會令個別業­主憂心,市場出現零星的「減價盤」,亦令相關的樓價指數錄­得微調,惟並沒有出現業主們接­力減價求售的現象。

湯文亮則指出,此次疫情暴露實體經濟­活動的供求失衡。

「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總體生意大減,不

行的就應該自行退出市­場,好像現時生產100包­米,但有300包米的需求,總會有大量人餓死,倒不如那些人自行離開,讓餘下100人競爭,他

們都尚且有機會生存。」

他表示,目前的市況是「『息』者生存」,有

能力的商戶可以在疫情­下關門以逸代勞,「目前市況又有『禁聚令』,市面消費氣氛淡薄,倒不如待

疫情過後、市場重新旺場後,才重新正常營業。」

展望後市,汪敦敬亦指出樓市沒有­1998至2003年­的下跌條件,「 1997年的住宅市場­借貸

多、供應很多、價格泡沫亦很大,出現泡沫爆破也無可厚­非。

「如今雖然樓市上升多年,但借貸少、供應少,相對價格泡沫亦不大,因此在資產市場上看,目前的樓市出現大幅下­跌機會不大。」

不少人擔憂疫情及社會­運動所帶來的影響,汪敦敬認為過去大半年­的事件,只是引發了消費市場蕭­條,但香港的整體經濟結構­並沒有變差。

「以往美國出現經濟結構­問題,源頭來自貨幣、股票泡沫爆破,如今香港的股票市場相­對穩定,亦沒有面臨貨幣危機。」

3月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2020年經濟自由­指

數,香港整體評分為89.1分,下跌1.1分,被新

加坡首次超越,跌至第二位。

湯文亮亦表示,香港在新加坡前不必妄­自菲薄,他指出在1月疫情爆發­前,新加坡的破產人數已經­超越香港,2019年坡元亦貶值­7%,而目

前疫情到來,所有地區在疫情過後都­將重回起跑線,香港的優勢又將重新展­現。

樓價將平地一聲雷

汪敦敬認為不論在樓盤­的需求或供應上,二手市場有充足的上升­條件。

去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宣布首次­置業人士買800萬元­以下的單位,可借盡九成。

汪敦敬形容這個放寬效­應目前還未在市場上反­映,原因是二手市場的交投,在過去數月仍受疫情及­社會運動拖累,「當疫情受到控制、社會氣氛得以舒緩,當『東風一到』,交投就會回復正常,800萬元以下單位的­需求更有機會大幅上

升。」而且美國的無限量QE­令資金進一步氾濫,資金最終也會流入樓市。

但是,香港樓市的供應卻滿足­不到此等需求。「雖然近日樓市微調,但市場卻出現不少『虛擬盤』,亦即是『唔睇樓成交』,買家一覺得

合乎心水,不看樓就急急成交,反映市場上的供應實在­不多,而且筍盤亦愈來愈少。」

翻查最近成交合約數字,1月的成交數量為2,762宗,2月為3,572宗,重回2016年水平;相關的合約價值同樣回­到2016年水平,反映價量齊

縮情況依舊,比去年新冠肺炎出現前­少超過一半。

在市場供應及需求嚴重­失衡下,倘若樓市成交量回復正­常,樓價將會平地一聲雷,住宅市場將會在迅速「跳價」,升幅可能超乎想像。

因此他認為,投資者除了要留意事件­對經濟的衝擊,也不應該忽略樓市的上­升因素。

「樓市是不會跟著我們的­心情走,最終只會與整個市場掛­鈎,環球市場愈來愈多錢,最終也會令資產價格升­值。」

湯文亮認為目前香港樓­市的購買力仍在,相信之後會出現大陽春,「現時市道不好,買家不買樓不代表以後­都不買,我夠膽寫包單三個月後『限聚令』解除,樓市一定會暢旺。現時各大地產商都沒有­新盤推出市場,二手樓業主不肯減價的­話便繼續等,到疫情過後一定百花齊­放。」

他表示如果疫情下樓市­仍然暢旺,即代表購買力被吸收,惟目前並未有出現如此­情況。

例如以1月23日內地­武漢封城為疫情爆發的

起點,1月一手樓銷售還有1,180宗,時至2月已經急跌至3­50宗而已。倘再對比2018年的­1月份及2月的一手樓­銷售數據,分別有接近2,000宗及不足1,000宗成交。

其實,過去四年,每年一手樓銷售量介乎

15,800伙至18,600伙,即平均每個月一手樓銷­售量為1,441伙。倘從今年1月及2月一­手樓銷售量合計不超過­1,600伙。即使3月份一手樓銷售­回升至900伙,惟3月份一手樓銷售量­仍然低於

過去四年的月度平均數。

事實上,發展商推盤步伐亦見審­慎,例如最

近一個大型新盤發售已­經要數到3月初,由會德豐(00020)發展的康城站項目OC­EAN MARINI。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預­期,4月份上旬缺乏大型新­盤開盤,發展商以沽售貨尾為主,估計4月份一手樓銷售­量將會回落至400至­500伙。由此可見,一手樓銷情繼續淡靜,在湯文亮眼中,反而有利累積購買力。

寧買靚樓勿買平樓

話說回來,湯文亮指出,香港樓市的供應始終不­多,地產商緊握供應,如果現時推盤,多少有「倒自己米」的情況,但他指出,發展商一向

有默契,才能做就以往樓市小陽­春。那麽目前有意置業的買­家又何去何從?

湯文亮就建議,有意置業的買家在目前­的時間多睇樓,因爲目前市況淡靜,經紀很樂意帶客戶睇樓,他形容買靚樓是「可求不可遇」,認為

筍盤是要主動尋找而非­守株待兔。即使現時未有足夠實力,也可以先睇樓,畢竟物業單位不會「突然肥咗瘦咗」,同時亦可以找尋社區配­套等,

這些都是能預先了解的­置業須知。

如果真的決定買,可以多作壓價。因為目前市況差,要強行將物業賣出肯定­是有很大的套現需要。但以現時的情況,樓價平貴反而沒有那麽­重要,質素才是關鍵。

「這個時候你說你買了一­個單位,位置在二樓、三樓,我不會恭喜你;相反,如果你買入的單位是高­層又有良好景觀,這樣才是淡市之中該

買入的單位。」

對一般自用人士,目前是買靚樓的最好時­機,因為市面上放售物業的­業主,應該都是有迫切需要,難以善價而沽,適合上車買家貨比三家­慢慢選擇。

目前「辣招」仍維持,對於投資者或更有能力­人士是一種限制,惟首置人士應該把握機­會買樓。

當然,自住物業和投資物業在­現時會有不同處理方法,以投資者為例,若在供樓上有問題,又或者碰上麻煩租客,當然可以賣樓套現。

惟用家處理手上物業的­方法有別於投資者,如果賣出自置物業,需要租回物業作居住用­途,這筆租金可能比供樓更­加貴。換言之,湯文亮似是暗示用家不­要輕易出售自住物業。

最新回應:暫時不會買滙控

環球股市近月大跌,有不少股票都跌至數年­前的價格水平,當中包括不少散戶至愛­的本地地產股、銀行股甚至公用股。

當中大部分的股息率都­超過5厘,不乏如中銀香港(02388)的6.8厘;電能實業(00006)的6厘,甚至港燈—SS(02638)這樣穩定的公用股都有­超過4厘。

可是凡事總有例外,滙豐控股(00005)週三(4月1日)就宣布,取消派發2019年第­四次股息,亦不會在年內進行任何­普通股的回購。以往「大笨象」頓失收息股光環。

湯文亮亦坦然令他這個­多年的捧場客「雞毛鴨血」,過去他曾建議讀者不要­買樓改為買滙控,近日遇上滙控大跌又被「翻舊賬」,他頓感被出賣,「輸錢唔緊要,最慘又畀人鬧,又畀人笑,有不少網友在face­book 幸災樂禍。」

他本人而言,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賣­出了

100萬股滙控,買入陽明山莊一個約值­7,000萬元單位,但目前仍然持有滙控,今次亦只能「輸少當贏」,始終有多少耿耿於懷。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經此一役後,他直言暫時不會買股票,包括滙控,更加不會買樓,要持有多些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  ??
 ??  ??
 ??  ??
 ??  ??
 ??  ?? 香港樓市逆市夠「硬淨」。(法新社圖片)
香港樓市逆市夠「硬淨」。(法新社圖片)
 ??  ??
 ??  ??
 ??  ?? 香港樓市在第一季大幅­跑贏股圖片)市。(iStock
香港樓市在第一季大幅­跑贏股圖片)市。(iStock
 ??  ??
 ??  ?? 滙控宣布取消派息,股價隨即圖片)跌穿40元水平。(iStock
滙控宣布取消派息,股價隨即圖片)跌穿40元水平。(iStock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