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債息下跌+收水≠通脹降溫通脹較預期持­久 人工終將上升

美國5月消費物價指數( CPI )按年飈升5%,升幅為2008年以來­最大,然而,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在當日卻不升反跌,這反常的背馳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通脹預期見­頂,但洪灝卻認為這只是投­資者拋售風險資產的跡­象,並指通脹會比市場預期­持久,即使聯儲局「收水」,亦不等於沒有通脹風險。

-

美國政府上週四公布5­月CPI按年升5%,創2008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撇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動­性因素後,核心CPI按年增 3.8%,更創1992

年以來最高。

倘若按月計算,5月CPI按月上升0.6%,為2009年以來最高,核心CPI按月增0.7%,兩者

均高於市場預期。

債息不升反跌

根據過往經驗,通常在通脹擔憂加劇時,借貸成本會上升,債券收益率亦會因而上­升。

洪灝在交銀國際的研究­報告中亦指出,歷史上,債券收益率和消費者信­心指數高度相關,這是因為兩者均反映了­經濟內在的勢能;如果收益率下降,即是反映信心減弱、消費增長和通脹預期放­緩。

然而,上述數據公布當日,10年期美國債息跌至­三個月低位的1.43厘水平,令部分市場人士

認為,這反映通脹預期見頂。

對此,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直言「大吃一驚」,指自己沒有預料

到債息會出現這種下跌。

他估計這反映多種因素,包括市場押注聯儲局將­更關注於壓低失業率,而非壓低通脹,以及資金將從國外流入­美國市場。

投資者規避風險跡象

洪灝則認為,無論長期收益率因通脹­進一步

上升,還是因週期性強勢見頂­而出現拐點走低,都是投資者為規避下半­年即將出現的風險,而拋售資產的跡象。

他續指,債券收益率上升將壓抑­股票估值,而債券收益率下降則意­味著資金撤出股票。儘管如此,隨著聯儲局繼續干預市­場,自去年以來,市場調整的時機已變得­難以把握。

事實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此前­多次強調,通脹加速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並認為目前較高的通脹­只屬暫時。

不過,市場顯然不認同聯儲局「通脹只屬暫時」的說法。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月度調查顯示,美

國消費者對明年通脹情­況的預期中值,由4月份的3.4%,上升至5月份的4%,是連續第七個月走高,並創下2013年推出­該調查以來新高;消費者對未來三年通脹­的預期,亦從3.1%上升至

3.6%。

人工上升加劇通脹

洪灝亦不認同通脹是暫­時性或見頂說法;反之,他認為這一波通脹,會較投資者預期中持久。

他進一步解釋,這一波通脹的起因並不­完全是因為大宗商品上­升。

雖然大宗商品沒有實際­上導致整體通脹發

生,但其價格飆升,會改變市場的心理預期,市場對於某種社會經濟­現象的反應,會導致未來某

種社會經濟現象的產生,但此前沒有人強調過這­一個過程。

此外,導致這波通脹比預期中­持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工水平最終會上升。

洪灝認為,人工水平上升的起因源­自很多方面,其一是現時企業招聘人­手較困難;二來是由於民眾預期通­脹即將來臨,因而要求老闆加人工,但與此同時,實際生產力的提升卻十­分有限,因此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加劇通脹。

「收水」難以解決問題

聯儲局於本港時間週四(17日)凌晨公布議息結果,一如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零至0.25厘及每月1,200億美元買債規模­不變。議息聲明重申,通脹升溫屬暫時性因素。

根據當局最新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到2023年底前利率­預測中位數為0.6厘,相當於將加息兩次,3月時的預測中位數僅­為0.1厘,意味預計首次加息時間­較早前預測提前。

另外,該局又預測,今年核心PCE通脹為­3.4%,較3月時預測2.4%有所升溫。

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將­於今年10月才會宣

布縮減買債規模,並於2022年1月才­逐步縮減買債;此外,市場估計,聯儲局要到明年11月­才開

始首次加息。

洪灝表示,以目前情況判斷,通脹發生的概率,較通縮(Deflation)及反通貨膨脹(Disinflati­on,指通貨膨脹速度下降)更大,即使

聯儲局「收水」亦難以解決問題,這亦是市場未

來需要面對的一大風險。

 ??  ?? 聯儲局強調通脹加速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並認為目前較高的通脹­只屬暫時。(iStock圖片)
聯儲局強調通脹加速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並認為目前較高的通脹­只屬暫時。(iStock圖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