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Digest

監管風暴第一「滴」血中概股來港上市才是­出路?

內地叫車平台龍頭滴滴­出行在美國上市後,中國監管機構隨即「出手」,引起市場關注,更拖累不少中資科技股­大跌,包括騰訊。市場關注,事件會否嚇怕中資科技­股不敢到美國上市,間接帶旺香港IPO市­場。

-

中國對剛赴美上市的三­間科技公司展開監管調­查,顯示持有該些增長股所­面臨的風險。

在短短四天內,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表示,已對滴滴、滿幫集團和看準網的熱­門App實施數據安全­審查。

三間公司在6月的美股­IPO中,合共籌得近

70億美元,股價在首日掛牌時均上­漲。

事實上,今年以來,所籌資金及上市公司數

量創歷來最高,分別多達124億美元、共34間公司。

而且,並非只有滴滴、滿幫和看準網的股價「潛水」。根據Dealogic­的統計,70%中國企業的股票在美國­上市後下挫,部分公司股票受中、美兩國加強監管拖累。

滴滴以《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被判「死刑」,與阿里早前被罰不同。此前,對阿里開出罰單的是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依據是《反壟斷法》。

除了面對中央的打壓,中概股也要成為中美博­弈的「磨心」,去年12月,美國參眾兩院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該法案要求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標­凖,否則將面臨退市。

華企一方面要滿足美國­上市要求,披露一定的業務資訊;另一方面,又要滿足中方漸趨收緊­的數據安全要求,實屬難事。

監管新招:數據安全 非反壟斷

本地媒體也引述接近中­國金融監管高層人士稱,「把數據交給美國」的指控並不屬實;北京今次「下重手」,主因滴滴不顧勸誡,貿然赴美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