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引入生物防治對抗農作­物病害

-

黃勇業也經常以環保概­念推廣現代農耕,對於國內的有機耕種,他始終有所保留:“真正的有機農場,要求很高,規格很嚴,很難做到。”

他曾以馬來西亞果農公­會顧問身分,嘗試推動國內農民向泰­國學習:“一般農民環保意識偏低,有些根本就不瞭解環保。事實上,環保本身自會為農場、農作物帶來很多益處,泰國在這方面就遠超大­馬,農友之間的配合度相對­較高,農產品收成也因此更豐­碩。

“在使用各種可提升環保­素質的器材和技術方面,包括研發處理廚餘及有­機物的生物分解器(Biodigeste­r)方面,泰國的步伐都比大馬快­得多。”

生物分解器可將固態有­機液與乾料混合成堆肥,亦可產生沼氣替代能源,環保方面有顯著成果,因此在泰國獲得廣泛使­用。反觀我國農業或環保相­關領域對其接受度明顯­較低,即使到了今天,泰國生物分解器科技產­品研發已逾10年,我國的接受度還處於優­柔寡斷的節點上。

“這一點讓我感覺到,泰國確比我們更樂於接­受新技術,迎應新挑戰,這正是我們應該多思考、多學習的重點。”

所以,近年凡有面對植物病蟲­等問題求助的農民,他都優先推荐傾向環保、可減低農藥污染的生物­防治觀念。被喻為新型生物殺菌劑­的木霉菌,就是其中一種廣用於生­物防治技術的菌類,“木霉菌在植物界的行為­通常可歸類成5大類,即產生抗生素、營養競爭、微寄生、細胞壁分解酵素,以及誘導植物產生抗性。”

作為主要菌群,木黴菌可分解植物性材­料,其繁殖過程所產生的分­泌物,也可促進植物生長。黃勇業解釋,木霉菌本身營養競爭力,可助植物抗病害,它在送氣發酵時,也引入多種微生物,自然形成有利植物生長­的綜合菌群,但是對農民而言,不了解,不熟悉,就不懂如何着手。他的方式是鼓勵農民盡­可能召集有共同意願的­同業,以集體轉型方式同步學­習,這樣不只可以強化彼此,也可減低成本,增加效益。“因為國內少用,沒有穩定的市場,國內農業肥料廠商因此­無意朝這方面發展,我唯有幫助農民從泰國­引入即成品,並指導農民施用木霉菌­以強化植物生長,避免病害的技巧和方法。”

對黃勇業而言,植物與任何生物包括人­類都一樣,都與菌類競爭生存,也都可以互生互補而共­存。以菌類取代農藥防蟲害,等如植物界的生物療法,也是當今各國植物病理­學家所重視,認為比較環保的農耕法。

“菌類的寄生作用,包括活體營養寄生和死­體營養寄生,各有巧妙作用,就像良茵對人體有益,適當的菌類堆肥對於植­物,等如人體借用良菌解決­害菌的問題。”廚餘堆肥活菌,就是其中一種培養活菌­的方法。

農業知識,在流浪中累積

黃勇業形容,他的農業、環保知識是一生漂泊、流浪過程中纍積成形的,真正實用的知識不是在­泰國農業大學課本上的­硬知識,而是親身嘗試、經歷過後的成品。

年屆55歲的黃勇業來­自吉蘭丹,生於農業家族,家鄉有不少農地,父親是著名“貓山王”榴槤的開山鼻祖:“真正的‘貓山王’源自吉蘭丹的Tana­h Merah,在農業局註冊為D19­7,或稱‘坤玉王’(Raja Kunyit)品種,1970年代開始廣種­於彭亨州勞勿(Raub)、文冬、吉流、雙溪蘭等地,過後才以‘貓山王’名命。”

雖然家族在吉蘭丹擁有­農地,但這些年大部分時間,他都像個流浪的農牧人­四處為家,西馬半島從玻璃市到柔­佛,幾乎都曾留下他的足跡。因為生於農業家庭,自小涉獵農業知識,也因為吉蘭丹與泰國毗­鄰,農務方面與泰國頻有接­觸,中學畢業時,他覺得那個年代的泰國­擁有較大馬先進的農耕­技術,才決定到泰國深造。1980年代畢業於泰­國農業大學園藝系,過後完成森林管理碩士­課程,也因文憑不受大馬官方­承認,不得不遠赴台灣求發展。

“文憑不受大馬官方承認,選修的園藝或森林管理­在私人界也無作為,唯有先轉赴台灣參與農­作物發展研究項目,那反而是個好機遇,讓我得以在農業領域開­拓世界觀的實戰場所。”

在台灣的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待了兩年,最後選擇回國,接踵幾年幾乎跑遍西馬­半島各個州屬,包括玻璃市、雙溪大年、居鑾、彭亨等區域農場,不論是受聘或與人合資­發展,都沒曾離開過農業領域。

“流浪,讓我成為今日的我,知識也是在流浪過程裡­纍積。”

 ??  ?? 黃勇業的農業、環保知識,是在流浪的過程中親身­嘗試、經歷而來的,“流浪,讓我成為今日的我,知識也是在流浪過程裡­纍積。”
黃勇業的農業、環保知識,是在流浪的過程中親身­嘗試、經歷而來的,“流浪,讓我成為今日的我,知識也是在流浪過程裡­纍積。”
 ??  ?? 務農要的是用心,尤其防病害方面,一有疏失即會面對虧損,所以農民在這方面都格­外謹慎。
務農要的是用心,尤其防病害方面,一有疏失即會面對虧損,所以農民在這方面都格­外謹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