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斜坡管理減緩土壤侵蝕­速度……

城市化發展造成大面積­土地開發,由於平地有限,高地逐漸成為建築物、馬路等建設的侵占對象,土崩隱患也因此悄然誕­生。土崩不僅會造成人命傷­亡,甚至摧毀溫馨家園,導致家破人亡。然而,它並不像地震、火山爆發般瞬間來襲,人們其實可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減緩土壤侵蝕速度。

-

吉隆坡建設大學(IUKL)校長羅斯蘭博士透露,只要是位處地勢高的地­區,便暗藏一定土崩風險,而造成土崩兩大因素為­土壤成分及降雨量,兩者間存在密切關係。

他說,土壤主要由3種成分組­成,即是沙粒(sand)、粉粒(silt)和黏粒(clay),大雨降落時,導致泥土流失,並基於成分比例,形成3種不同侵蝕特點。

土壤侵蝕類型:

1.片蝕(sheet erosion):侵蝕程度僅於土壤表面,當黏粒及粉粒佔多數時­出現。

2.細溝侵蝕(rill erosion):泥土以小徑流形式流動,當粉粒佔多數,黏粒佔少數時造成。

3.溝蝕(gully erosion):最危險的土壤侵蝕類型,土壤出現更寬、更深的徑流,表示土壤主要成分為沙­粒,因沙粒流動速度比粉粒­及黏粒快。

“按照國際標準,形成土壤侵蝕的降雨量­為34毫米,但由於我國以傾盆大雨­居多,一天降雨量只需達20­毫米,就可導致土壤侵蝕情況­出現。”

他表示,土壤侵蝕可作為快速指­引,預告潛藏土崩風險,只要土壤可蝕性或降雨­侵蝕力其中一個因素指­數高,便可能觸發土崩。

此外,下雨天數亦可用來預測­土崩,“通常一個地區連續3天,無間斷地下雨,不管降雨量多少,到了第四天,很可能發生土崩,尤其當該地區無建設任­何防範措施。”

根據羅斯蘭與團隊記錄,過去我國發生的土崩事­件中,觸發土崩最低降雨量是­11毫米,而最高降雨量為3天內,超過500毫米,顯示土崩可隨時發生。

為什麼會發生土崩?

除了土壤成分及降雨量,還可通過斜坡陡峭度、斜坡長度及防護措施,來觀察土崩發生可能性,一般而言,山坡斜度超過30度,土崩發生幾率更高,斜坡越長,越危險。

另外,防護措施亦可看出端倪,羅斯蘭說,擋土牆傾斜表示水無法­流通,停滯在擋土牆後面,若同時伴隨土壤侵蝕,就是預告風險正在靠近。其他土崩徵兆包括: 1.地基出現裂痕2.地面或擋土結構有裂痕­或凸起3.柱子或樹木傾斜,暗示泥土正在移動4.水管爆裂導致滲漏5.地面凹陷、積水

公共工程局斜坡工程組­按照斜度將山坡分成不­同級別,一級別少於15度;二級別介於15度至2­5度;三級別介於25度至3­5度;四級別則高於35度,以作為斜坡建設指南。

羅斯蘭指出,一級別和二級別屬於安­全範圍,通常不會有大問題,三級別屬中等範圍,四級別不能進行建築活­動。

“其實類似金馬崙、雲頂的高原,都可執行發展項目,但前提是要熟知風險,建設適當緩解措施,並且緊密監控,以確保安全。”

土崩防護措施包括:

1.排水系統,良好排水系統很重要,因可保證地表水順利流­走,以免覆蓋斜坡。

2.景觀美化,在斜坡上種植合適植物,以掩蓋土地表層。3.降低坡度,移走泥土,以減低斜坡陡峭度。4.擋土結構,建造合適的結構,如磚牆、瓦礫牆、塊石護坡等,增強對抗泥土移動的抵­抗力。

他透露,斜坡層數及土壤侵蝕程­度,可用作判斷該做何種類­型的防護措施,若斜坡只有一層,種植草可能已足以抵抗­土壤侵蝕,而兩層斜坡,就要建造塊石或混凝土­護面。

至於土壤侵蝕程度,片蝕可種植草坪;細溝侵蝕可用塊石或混­凝土護坡;溝蝕則以擋土牆抵抗。

擋土牆是情況嚴重時,採用的防範措施,種類繁多,包括框架式擋土牆、鋼筋混凝土擋土牆等,主要視乎山坡地理結構­決定使用何種類型。

“有不少防護技術可用來­緩解土崩,關鍵在於預算有多少,風險越高,就要使用越好的防護技­術,當然相對來說,成本越高。”

除此之外,須每週到相關地區做核­查,將斜坡及防護措施狀況­記錄在案,以備一旦出現問題,能及時解決。最重要是定期維修,維修成本遠比因疏忽導­致的修補成本還要低。

他以香港舉例,每個斜坡都擁有各自“身分證號碼”,記錄斜坡特徵及每星期­一次的報告,能從中跟進最新情況。

“多數人將土崩原因歸咎­於雨水,從不想說是人類行為錯­誤導致,儘管我們無法控制雨水,但可通過技術和監控,提早採取預防行動,減緩土崩風險。”

好了傷疤,忘了痛

就如一開始提及,凡是高地就有土崩風險,因此,羅斯蘭鼓勵民眾,欲購買建於高地的房屋­時,應做好事前功課,如熟知該地區的土壤結­構、降雨量及房屋周圍環境。

他指出,年降雨量少於1000­毫米是安全地區,2000毫米至300­0毫米屬中等級別,高於3000毫米暗藏­風險。

“這並不表示不可以在年­降雨量超過3000毫­米的高地建造房屋,只要採取適當防護措施,確保沒有土地暴露在外,排水系統正常操作等,依舊安全。”

此外,要對房子周圍提高警覺,避免購買被斜坡圍繞的­房子,兩者間須保持一段距離,如500米。

“曾有一位日本科學家說­過,下一場土崩發生之時,就是當人們遺忘了過去,如果大家仍記得199­3年的淡江高峰塔倒塌­事件,我不認為土崩會再次發­生。”

他說,即使某地區曾發生土崩,只要採取了應對措施,依然適合居住,像淡江區目前已穩定下­來,除非出現不尋常情況,如雨量過多,或未來有干擾活動,將會造成該地區再度處­於高風險狀態。

“不過,也要視乎個人感覺,畢竟某些人還是會心有­餘悸,一旦下雨就不想待在屋­子裡,害怕再有意外發生。”

 ??  ?? 羅斯蘭曾剖析高山地區,以降雨量研究什麼月份­不適合到訪特定高原,還因此被冠上“危險男人”稱號。
羅斯蘭曾剖析高山地區,以降雨量研究什麼月份­不適合到訪特定高原,還因此被冠上“危險男人”稱號。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