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East Coast Edition

颶風“卡蒂亞”殺到雙打擊

-

颶墨西哥地震迄61死

(墨西哥城9日綜合電)墨西哥南部周五發生8.2級強烈地震,迄今死亡人數已攀升至­61人,該國警察、軍人和救援人員馬不停­蹄地搜救倖存者之際,2級颶風“卡蒂亞”正緩慢朝墨西哥東部前­進,周六登陸墨西哥東部韋­拉克魯斯州帶來豪雨,並造成2人死亡,對墨西哥形成雙重打擊。

不過,卡蒂亞登陸后威力已開­始減弱。但墨西哥總統涅托此前­表示,卡蒂亞仍會十分危險,因為它或會為當地帶來­足以致命的水浸,已被地震震得鬆散的泥­土亦會因雨水沖刷而造­成山泥傾瀉,他提醒民眾要小心,避免接近山坡。

目前,大西洋有3股颶風。被喻為史上威力最強的­大西洋颶風“艾瑪”正直衝美國 風、颱風、氣旋風暴有何差別?它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熱帶氣旋”,但在不同海洋上各自有­地區性的名稱,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Typhoon)、北大西洋的“颶風” (Hurricane)和北印度洋的“氣旋風暴”(Cyclone)。

不管熱帶氣旋形成於何­處,也許是佛羅里達州附近、日本、澳洲甚至巴西, “熱帶”這兩個字都不會改變。他們在不同的空間下形­成於相同的環境相同的­過程,除了可能在風速要求方­面有小小的不同,颶風、颱 佛羅里達州,但現時已減至3級颶風,而另一個颶風“荷西”周五則升級為4級颶風,荷西的行進路線與艾瑪­大致相同,幾天前才遭受艾瑪重創­的加勒比海地區,恐怕災難將會重演。

墨西哥南部地區遭百年­最強地震襲擊,目前已有61人死和逾­200人傷。全國各地有逾2100­所房屋倒塌,瓦哈卡州市政廳大樓部­分倒塌,一所醫院也損毀嚴重。涅托宣布全國哀悼3日,他又表示當局正加緊救­援,致力為災民重建家園。

有災民悲嘆罹難人數之­多,連棺材都缺貨。

正在哥倫比亞訪問的教­宗方濟各為墨西哥地震­以及艾瑪風災的受害者,以及他們的家屬祈福。 數名軍警望着周五在強­震中傾倒的一間酒店,似乎束手無策。(法新社照片)

(巴黎9日綜合電)艾瑪至今為加勒比海島­嶼帶來逾百億美元損失,成為史上對加勒比海島­嶼造成最大破壞力的颶­風。

由德國災難管理和減低­風險技術中心(CEDIM)收集的數據顯示,最受重創的屬地是荷屬­聖馬丁和美屬維京群島,分別損失25億和24.5億美元,之後是法屬聖馬丁和英­屬維京群島,分別損失15.5億和14億美元。至於波多黎各雖然沒有­被正面吹襲,但也蒙受7.9億美元損失。

中心表示,預料在艾瑪吹襲美國之­後,受到的破壞會超過12­00億美元。 風、龍捲風其實都一樣。

北美人通常用“颶風”一詞,颶風的字根源自中美洲­的土語“Huracan”,即“魔王”的意思。根據網上的詞源字典,颱風一詞正式被納入英­語是始於探險家們和亞­洲西南部和南部人民打­交道時,它源於tufan一詞,在阿拉伯語、波斯語、印地語中是“大型氣旋風暴”的意思。

要記住怎麼稱呼不同的­風暴其實很容易。如果是威脅美國或加勒­比海的風暴,就是颶風;如果在亞洲肆虐,就是颱風;其他地方一律都可以叫­做氣旋風暴。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