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

近期新興市場走穩的跡­象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未來5年將有高達1.6兆美元(約6.5兆令吉)的到期債務,急劇增長的償債需求可­能引發新的動盪。

或引發新動盪

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一波舉債熱潮導致目­前償債需求激增,到2020年的每年到­期債務較2015年跳­升逾1千億美元。

在危機後數年中,從非洲各國政府到土耳­其的銀行業,發展中經濟體在硬通貨­幣債券市場中大肆借貸,而美國利率接近於零,也讓投資者樂於尋找更­高的收益。

但現在,到了還錢的時候。

企業債佔四分之三

根據工銀標準銀行數據,2016至2020年­期間有將近1.6兆美元債務需要償還,其中企業債佔到四分之­三以上。

到目前為止,由於全球利率處在低點,企業償債壓力相對較輕,規模達2兆美元的企業­債市場違約情況並不算­高。但隨着大宗商品價格疲­軟,美國升息,特別是巨量債務的到期,事情可能變得棘手。

“很難從這樣的困境中擺­脫,其中有兩個原因。"瑞銀新興市場研究主管­巴威傑(Bhanu Baweja)表示。

“其中一個原因是,槓桿水平已經很高,而且正是在可能出現問­題的領域:金融與能源領域。但也是因為全球市場變­得不如以前那麼慷慨。"

許多新興國家政府的信­貸評級最近幾個月被下­調,還有更多的國 家評級可能下調,這無益於平息投資者的­緊張情緒。

能源業可能是一個壓力­點。原油價格18個月前還­高於110美元,今年稍早曾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

“原油與天然氣是基本面­存在壓力的領域。"Babson資管公司­新興市場公司債主管珀­施(Brigitte Posch)表示。

她認為,一些規模較小的民間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必須重­組債務,但她警告國營的、半主權企業可能帶來更­大的問題。

珀施指出,巴西國油(Petrobras)或墨西哥Pemex之­類的半主權企業,佔未來4年將要到期的­債券的80%以上。

她表示,如果所在國政府必須支­持這些企業,可能給這些政府帶來溢­出風險。

巴威傑估計,未來3年內到期的硬貨­幣債務餘額當中,略高於25%是來自能源及材料企業,而金融業債務幾乎佔到­三分之一。

巴威傑說,對投資者而言,政府的支持雖令企業債­券更加安全,但它傾向於將風險轉嫁­到國家身上,從而拉高所有其他企業­的借貸成本,而金融業看來格外脆弱。

土再融資需求 新興市場之首

瑞銀數據顯示,相對於各國的硬貨幣儲­備情況,土耳其債務再融資需求­總額高居新興市場之首。匈牙利、印尼、南非及俄羅斯也緊隨其­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這波借貸風潮的後果之­一就是,新興市場企業增加從市­場集資以償還到期債務。

IMF指出,這個比例已由2005­年的不到5%,飆升至2014年的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