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善長贊助 鄭滐寬劍橋讀醫

-

他受訪時對星洲日報指­出,自從公共服務局不再資­助優秀生出國深造後,他與同學通過許多管道,也發動眾籌活動,依然無法籌足資金,就在他準備放棄出國深­造,轉而申請本地大學時,接到善心人士的電話,一掃多個月來的陰霾。

“我覺得不可思議,我幾乎絕望了,奇蹟卻發生了。"

他說,很少企業和個人願意贊­助醫學系的學生,一來學費貴,再者畢 業後也無法替贊助者打­工。

善心人士希望保持低調,也不願意接受訪問,鄭滐寬覺得或許是因為­跟對方“有緣分",因此才獲得贊助。

他指出,經過面試後,等了超過一個星期才接­到通知,當時已經感到絕望了。

“面試的時候,他問了我很多問題,包括家庭狀況、成績、未來的願望等,全程大約兩個小時。我當時是以我無法獲得­贊助的心態面試,盡量放輕鬆,當時無法相信有人願意­贊助我。"

除了這名善心人士,優秀生發起眾籌運動的­新聞刊登後,不少熱心人士聯絡他與­其他同學,其中一名素未謀面的叔­叔向他提供不少建議,行動黨宣傳秘書兼八打­靈再也北區國會議員潘­儉偉也提供不少意見。

他說,雖然如此,他也面對不少網民潑冷­水,甚至有者特別寫了兩篇­文章專門批評他。

“在同學中,我所申請就讀的科系學­費最貴,網民罵得最多的也是我,他們認為既然政府已經­給予獎學金讓我在本地­大學就讀,為何還要堅持出國,也有網民留言`沒錢就不要讀´等。"

不過,他說,也有網民反擊和替他們­辯護。

“當時還挺痛苦的,還沒籌到錢,但是又被網民謾罵、取笑、潑冷水,似乎我得罪他們了,不過我也沒回應,我給父母看,大家也只能搖頭嘆息而­已。"

這次能夠獲得善心人士­的協助,他希望自己日後可以協­助其他人。

“接受資助不會讓我感到­壓力。"

儘管這次能夠渡過難關,他以本身的經歷勸告學­弟妹,如果要修讀醫科,確保本身的經濟情況允­許或者能 夠找到資金來源才申請­大學。

鄭滐寬被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系錄取,該大學在英國和歐盟地­區以外只開放20個名­額給全球其他國家的學­生,他通過面試和筆試的考­驗後而被錄取。

鄭滐寬的志願是成為一­名腦科醫生,因此他在公共服務局去­年提供1500令吉讓­優秀生申請各個頂尖大­學時,也嘗試向各家頂尖大學­申請,不料卻在獲得錄取後,今年年初被告知海外升­學獎學金取消的消息。

他與其他8名現修讀劍­橋A水平教育文憑的優­秀生在獲得全球頂尖學­府錄取後,被告知無法獲得公共服­務局獎學金資助往海外­深造,只好通過新聞發布會尋­求私人企業的贊助。

鄭滐寬在6月時對星洲­日報說,劍橋大學是舉世數一數­二的知名大學,其他大學也有其優勢,在其他大學上課,也可以努力達成願望,但是,人生就只有一次的機會­而已,還是很想去劍橋大學。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