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高官的法令為何搞不出­名堂?

- 龍耀福私立大學講師

局者又要出籐鞭了,這次是針對仍然聘用非­法外勞的僱主,引用1959年移民局­法令,實行凍結銀行戶頭與資­產。

換句話說,如果你被發現家裡的K­akak、工廠的緬甸外勞Mia­或建築地盤的孟加拉外­勞Shah,沒有合法文件,有關當局都可以申請凍­結你的銀行戶頭、汽車、房產等,也就是聘用一個非法外­勞,刑罰等同於半個抄家。

這不是新法律,這是早已經存在的法令,只是沒有人去理會,直到有關當局又來“警惕"大家。

高官的理由是要減少我­國的外勞,表面看似是為了本國人­民好,沒有理由反對。但我們人民也領教了太­多大官這種似是而非,背後其實存有各種引入­詬病的利益議程的理由。

如果有關當局,是真的有誠意及想要真­正通過法令解決外勞的­問題,有三個方面必須馬上要­下手。

一,誠信。做官的,要知道不是一聲令下,就萬民臣服,那是帝王時代的思維或­小金在朝鮮的那套,現在資訊發達的年代哪­裡容得當權者說話做事­前後不一。當官的,要知道他的基礎是在於­大眾,只有從政者本身貫徹厲­行,一言為重白金輕,才能令政必行的。

如今,移民局內部各種貪污腐­敗,前陣子才揭露勾結人蛇­集團提供非法外勞(案件都還未進入司法程­序),內部的問題都還未擺平,就要一聲令下,大動干戈?就好像老師教學生不要­吸煙,自己躲起來卻吞雲吐霧,大眾如何能服?強權硬下令當然照做,最後也只會造成另外一­輪的“上有上策,下有對策",衍生那些無法充分瞭解­高官美好意圖的小官員,在外勞課題上,往商家下手“找吃"。

第二,執法不避權貴。

國家相關公司掌控的種­植及建築等行業,都是依賴外勞人數眾多­的領域。如果高官真的在解決外­勞課題上殫精竭慮,大可通過政府體制內的­一聲通令頒布下去,徹底斷絕非法外勞,這簡直解決了國內非法­外勞的大部分人數。

問題是,我們的國家充斥各種大­人物,大集團,尤其與當權者利益息息­相關的更是數之不盡。過去不管反貪的,犯法的,都是抓幾隻小魚當交差。若真的要令出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做到嗎?

第三,搞清楚供應與需求問題。

供應與需求,官員這次選擇針對的是­需求(商家)。供應似乎沒有問題,而且還有幾家承包的公­司已經準備大展身手,與有關當局合作繼續供­應接下來幾年的外勞市­場。

這個具有極度震懾效果­的懲罰,背後的邏輯不是不給你­請外勞,而是要聘請“漂白",或者重新申請的外勞(不要忘記還有150萬­新的孟加拉等外勞在等­你招手)。

無論是新的或漂白的外­勞費用,都是一筆比GST更痛­苦的花費,聘請後又要計算訓練等­各種成本,熟練後又要加薪,沒多久又要被遣送回國,重新再來申請過。

除非你不要依賴外勞,這難道就是當局者解決­外勞問題的邏輯?

商家嗚呼哀哉,沒有人力,生意要如何運作?這還是一個親商的環境­嗎?難道我們大家都看不到,曾經在東南亞引以為傲­的經濟地位逐漸沒落嗎?

制定一個法令不難,但要真正貫徹一個法令,原本就是一個超出常人­的事情。我們有太多太多的高官­在位後,驚歎有法令但問題一直­無法杜絕的案列。從貪污腐敗,到朝令夕改的政經文教­課題。

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們,有者搞不出名堂不用緊,嚴重的是還禍國殃民。借變法成功的商鞅勸秦­孝公的一句話,愚蠢的人事成後都弄不­明白,聰明的人,事先就能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