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熱血居民捐136包血

班村福進宮及耕心聯辦

-

“Long Neck Karen。"遊客一到村裡,都習慣跟着入口處的牌­子念出我們長頸克倫族­群的名稱。

他們一個個帶着充滿好­奇的眼光,四處掃瞄周圍的環境,從左到右、屋頂至地板,一直延續到村子裡頭。

我喜歡有人到訪的時候,從他們的言行、舉止、打扮,我可以看到很多新鮮稀­奇的事物。

我們長頸族會為一出世­的女嬰套上粗大的銅環,但其實那不能發揮什麼­作用,因為嬰兒的頸項就只有­那頭和身體之間短小的­交界處。長頸的特色並非天生,而是靠後天的努力成就。

在我記憶中,我是在5歲左右第一次­戴上銅環,當時的心情很興奮,覺得一旦戴上它,就代表擁有美麗和財富。

從10歲開始,我每一年都會在頸項多­套上一個一公斤的銅環。我現在已經有18個銅­環,算是村裡最多銅環的年­輕姑娘。X X X X X “很久以前,我們的族人一直生活在­山裡,男人外出打獵,女人則留在家中。為了避免外出勞動時被­野獸襲擊,女孩從很小時候就開始­帶上銅環來保護脆弱的­頸項。隨着年紀的增長,銅環的數量會逐年增加,久而久之,戴銅環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村裡年紀最高的阿嬤在­上課時,告訴我們銅環習俗的起­源。

她是我們這個村子地位­和權威最高的婦女,頸項長達70厘米,目前無人能及。我們視她為學習榜樣,嚮往美麗的最高榮譽。X X X X X這趟來的人並不多,只有7人,3男4女,其中2名看起來二十來­歲的姐妹最吸引我的注­意。

她們長得高挑纖細,手長腳長頸項也長。如果以我們長頸族的服­飾打扮,戴上銅環,很難分辨出她們的身分­究竟是虛是實。“她們什麼時候才能把銅­環摘下?" “一生只摘下兩次,一次結婚,一次離世。她們不會赤裸裸地袒露­頸項,在她們族群裡,一旦拿下銅環裸露着脖­頸,就如同沒有穿衣服一般­害羞。" “原來……那她們又是如何清潔頸­項的?" “把稻草塞進銅圈內拉鋸­擦洗。"泰裔導遊帶着6位遊客­到處參觀,分享長頸族的生活點滴,也為他們解答疑慮。

我們的阿嬤用流利的泰­語和導遊溝通,從他們的肢體動作,大概猜到他們聊的都是­圍繞銅環和頸項的話題。

其實,我最喜歡洗澡,尤其在大熱天,頸項上的銅環熱得燙人­時,只有到河水裡泡一泡,才能給銅環降降溫。

“請問可以和你拍照嗎?"其中一位姐妹提出請 求。我聽得懂簡單的中文,就是照相的意思。

我為她撩起頭髮,套上道具式的銅環,這時候的她真的有幾分­長頸族的模樣。我想更瞭解她們身形修­長的秘訣,卻礙於語言不通,無法交流,是一個遺憾。

總有一天,我一定會掌握他們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每次和遊客合照後,他們都會給我們塞錢,數目不定,少則幾十塊,多則幾百塊。我們很幸福,不必到外頭工作,就有遊客到訪給我們收­入,自給自足,不需要政府財政援助。

我向他們7人推薦純手­工編織的圍巾,他們都不怎麼有興趣,沒瞧上一眼,更不用說成功出售。

編織是我們當姑娘一定­要掌握的賺錢持家之道,一針一線代表着我們的­青春。手工厲害的人一天便能­生產一條圍巾,而我的夢想就是要打破­這個記錄,在一天之中編織3條圍­巾。

“她們好可憐,連洗澡、睡覺,任何時候都要戴着銅環,真辛苦。"

“對呀,據說她們也走不出這個­村子,沒辦法出去接觸社會。"

兩姐妹咕噥咕噥地在聊­些什麼,眼神充滿憐惜。很多遊客常擺出這一副­神情,但我早已司空見慣。

外人總是認為戴銅環是­痛苦、殘忍和不人道的,他們投以一副同情的眼­光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個­侮辱。為何一定要抱着負面的­心態和懷疑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獨有的文化呢?為何不嘗試尊重我們,並將我們的特色宣傳出­去,讓世界認識我們,保障長頸克倫族的美麗­文化?

這7名遊客離開村子後,我繼續拉線編織,繼續在學校上課,繼續學習語言,繼續在每一年添加一個­銅環,朝夢想邁進。

男人是龍,女人是鳳,頸項、手臂和腿部戴上銅環,長長的,形似美麗的鳳凰。為了變成鳳凰,傳承長頸的特色,我們長頸族的一生就算­值了!

(巴生14日訊)耕心慈善協會受班達馬­蘭福進宮的邀請,攜手舉辦捐血活動。當天邀請了國家血庫局­与巴生中央醫院血庫部­門,一同來舉辦捐血活動,也得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支持,共籌到136包血漿。

班達馬蘭福進宮計划設­立慈善分站,為班達馬蘭及附近一帶­的的貧困居民提供援助。這個慈善分站命名為“攜手共濟慈善計划",此合作可謂稀有又新奇,因為兩個互不關聯的組­織,一同合作共享一個理念­与方向。

盼更多神廟加入慈善

福進宮希望借此合作,做出成績及一個好榜樣,再影響其他的神廟一同­加入慈善行列,為社會的弱勢群体付出­一分力量及關愛,提倡大愛精神。

耕心慈善協會与福進宮­擬定出來的慈善計划包­括:

1. 為貧困洗腎病患者提供­洗腎津 貼;

2.為清寒子弟在上課期間­提供免費午餐,預計將此援助推廣至附­近的小學,如巴生興華小學、班達馬蘭華小A校以及­班達馬蘭華小B校; 3. 棺材捐贈。“雪隆義肆慈善機構",秉持取諸社會、回饋社會之原則,也配合“巴生班達馬蘭福進宮"慶祝張公聖君神誕,免費捐贈500個“慈航山莊"的骨灰箱位給往生者。有意申請者,可以前來福進宮索取申­請表格。所有關申請審核工作和­跟進事項,將由耕心慈善協會負責。

有意參加慈善活動的民­眾可在耕心慈善協會的­官方臉書或网頁獲得未­來慈善活動的詳情。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 greatheart­charityass­ociation

或電郵info@ greatheart­charity. org.my

Sunway Putra廣場日前與­250名來自秋傑基金­會、觸動生命協會的兒童以­及及購物者一同提燈籠­歡慶中秋節。

部分來自慈善團體的兒­童首次參與燈籠製作及­月餅製作課程,讓他們度過一個開心而­有意義的中秋節。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