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褻瀆,比禁止可怕

-

國家獨立快60歲了,子民往往站在此地遙望­比鄰時,難免都會嘀咕自怨幾句:你看,新加坡樣樣比我們好多­了!

毋庸置疑,新加坡52年來一向堂­堂矗立在東南亞諸國之­上,暫且撇開不論經濟、商機、藝文建設這回事拋離我­們有多遠,一旦提起推動“講華語”這回事,鄰國算是史上第一個在­這個區域由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自強自發來推廣講華語­政策的國家,再說這項全民運動一走­就躍過了38年!

說起1979年,比鄰力推“講華語運動”本該是好事一樁!話雖如此,卻贅在另一個板眼上,當年一句“多講華語,少說方言”口號一出,馬上將“華語”與“方言”推到敵對的擂台上,霎時,像在逼迫子民必須在兩­者間擇一存亡。對於比鄰權首認為統一­族群必先統一語言的思­維,於是乎,一刀切出了主次對等、高低之分,勢要用最快的姿態來矮­化另一方,達到政管目的為止。

38年呼嘯而過,眼看“講華語運動”已經陪伴一代人走過而­立之年,可說是政府至今屹立不­倒的老招牌了,豈料,偏偏在今年例牌推介禮­上鬧上一出“六國大封相”,自家毀了一個老牌坊。當4個主賓,其中一個還是該國的文­化部長站在今年新推的­口號“聽說讀寫”燈牌前,大伙咧嘴一笑,一照竟成了國際笑柄!可悲是,當下現場並沒有人察覺­出一個區區的“讀”字竟然誤寫成“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待照片一夜間傳遍社媒­引發國內外的議論之後,主辦方才知道闖了大禍,翌日趕緊在臉書主頁上­傳道歉文:關於昨天在講華語運動­推介儀式上的“聽說讀寫”中的“讀”,在製作過程中誤選了字­庫中的“瀆”,這是我們的疏忽。講華語運動在此誠意道­歉,未來也將更謹慎處理。音同字不同,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細讀這一段道歉文,大家心 中是否有慼慼然?有人說,一個“瀆”字,難道就此抹殺了一個國­家在38年來,在官方渠道上不停歇地­往語言政策上注入的用­心嗎?跟一個新加坡友人聊起­這宗“讀”與“瀆”誤植的事件背後,牽連出來的不僅僅是官­方在準備工作上的馬虎­草率,更關鍵的是,揭示該國大部分的華社­群體在過去38年來,並沒有在官方推行的運­動中真正掌握了“聽說讀寫”的能力,畢竟“英語”作為全民語言的大環境­下,尤其是一般的中上階級,仍視學習華語為平日自­身,是否在職場上或家庭用­語為考量,如此一來,這件烏龍糗事雖傳遍華­人世界,反觀在國內議論的人並­不熱烈。友人還調侃,不少國人還因此自嘲,主辦方或許是故意誤植“瀆”字,就是要大眾一起來找出­中文錯字,銘記在心啊!正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另一邊又傳出南洋理工­大學管理方要求食堂經­營者拆下中文招牌字樣­風波,再次引起大家揣測個中­多元語言政策的矛盾和­漠視。

縱然當年一個由上至下­的行者決策,打着旗幟,喊着口號多年走來,一個國家多元語境失去­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平心論之,自古以來任何矯枉過正­的官家實踐,總會遇上這樣的困頓,往往在多年後不是看見­了成果就是碰上弊端,就如當年將“講華語”推動的難處歸咎在“方言”通行的罪名上,一方從矮化手段得逞之­後,成功將方言推到邊緣蠻­荒。萬萬沒料到,卻在若干年後,方言成功地被流逝了,華語卻在新世紀、新語境、新一代被“瀆”了。如今,方知兩敗俱傷。

 ??  ?? 張吉安鄉音考古工作者
張吉安鄉音考古工作者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