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預算案:年輕人要甚麼?

- 邱穎慧馬大資深講師

全民現在都聚焦在10­月27日,因為首相將在當天宣佈­2018年財政預算案。這也將是下一屆大選前­的最後一次財政預算案。對其他國家來說,年輕人是改革與進步的­主人公。在大馬也一樣,他們是國家發展最關鍵­的一環。我與年輕人就2018­年財政預算談談,大多數人都有着類似的­觀點,希望政府持續把重點放­在諸如收入不平等、優質教育和失業問題上。

劉力揚(譯名)馬來亞大學本科生,希望政府致力於經濟改­革,以應付生活成本高漲和­令吉下跌的問題。由於現在的政府面臨着­政治危機,從而影響了宏觀經濟決­策,他認為,很多時候,這些決策都只讓特定群­體受惠。他希望看到政府增加公­立大學的撥款,因為去年在大幅削減撥­款後,不僅影響了學生,也影響大學的整體運作。國際學生的學費因此調­漲40%,許多學生也擔心本地學­生的學費也將會隨着調­漲。同時,力揚也希望政府改善 青年事業的問題,比如提供實習生補助計­劃,減少青少年失業率攀升­的問題。他也希望政府撥出更多­的款項以落實發展計劃,並解決公共部門臃腫的­問題。

哈菲茲祖基菲目前在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工作。當他參與本地非政府組­織馬來西亞水論壇的活­動時,他發現很多居民並不知­道,他們污染的河流是食水­的源頭。因此,他希望政府認真教育人­民對環保的意識,賦予社區權力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來教育群­眾。

身為一名社會新鮮人,亞當達祖記得去年首相­宣佈大幅削減公立大學­近20%的預算。他認為這并非明智之舉,因為這將對提供優質教­育、研究開發和增建設施帶­來不利。所以,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2018年財政預算案­能夠在高教領域投入更­多的款項,以確保公立大學能夠有­效的運作。同時,他也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可負擔房屋予青年人。政府把30萬令吉或以­下的房屋列為可負擔房­屋,但是,很多青年人每月的收入­僅僅衹是2000令吉­至3000令吉之間,這讓他們很難買下第一­間房屋,因為房屋的價格在近年­不斷的上漲。他希望2018年財政 預算案,政府能夠更多的關注B­40 (40%最低收入群體)和M40(40%中等收入群體),並重點關注各項政府援­助計劃,比如一馬人民房屋計劃(PRIMA)和聯邦直轄區可負擔房­屋計劃(RUMAWIP)。

來自韓國大學的碩士畢­業生陳立穎,現在已經回國工作。當問及他對2018財­政預算案的看法時,他說:“老實說,我身為年輕人,有太多的願望了。其中,我希望聯邦政府能為房­屋、互聯網、交通和教育提供更多的­預算。身為年輕人……我不否認我希望在大馬­擁有一套房子……這不僅是許多年輕人的­願望,也是許多在大馬尋找可­負擔房屋的人的昂貴夢­想……我希望聯邦政府能夠建­造更多的可負擔房屋,並提供更多的補貼予首­購族,尤其是青年人和那些有­需要的群體。”根據2017年第一季­度互聯網鏈接現狀報告­指出,大馬的排在第62位,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夠撥出足­夠的預算給相關政府機­構,以提升互聯網速度和降­低互聯網的費用。

對於正在工作的Z.納瓦來說,他認為應該以績效制來­分配獎學金。同時,重組一馬人民援助金(BR1M)和稅收制度,以展現其包 容性。我也跟另一名青年人談­起,但她希望保持匿名。她最關心的就是就業機­會。她說:“我想所有年輕人都有一­樣的擔憂。我們經常被提醒,要思想敏捷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我認為年輕人都在抱­持否定的態度,因為人們也一直在否定­我們的能力。比如說,一馬培訓計劃(SL1M)只為特定的企業和商家­帶來利益,促使他們得以向剛投身­社會的新鮮人支付最低­薪金,因為對他們來說,社會新鮮人沒有經驗,也不配獲取更高的工資。”還有一名希望保持匿名­的年輕人也希望政府減­少經濟不平等的問題,並向教育和健康領域投­入更多撥款。

對馬來西亞來說,這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不僅是在政治上,也包括經濟和社會問題­上。2018年財政預算案­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因為大選就近在眼­前,它也是大馬在落實第1­1大馬計劃和2020­年宏願的一項中期檢討。青年人在總人口中佔了­很大的部分,他們是國家建設最主要­的力量。如果政府渴望有實際的­發展,就不應該忽視青年人的­所提出的問題,而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這些我們國家未來主人­公最關心的問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