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ቸ᳸῱㝊ϥϥᘟཱུၞ

- 林瑞源副執行總編輯s­glim@sinchew.com.my(逢周二、六見報)

目前這樣的政治亂局,朝野政黨講好聽都在運­籌帷幄,講不好聽是“各懷鬼 胎”。

伊斯蘭黨主席哈迪阿旺­是最先表露心跡,他預測,下屆大選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夠以簡單多數席­位執政,因此,只要伊黨可以贏得40­個國席,就可以成為造王者。到時任何一方想要執政­都有求於伊黨,想到都爽。

伊黨將攻打至少130­席,相信是競選最多議席的­政黨,即使是最大政黨─巫統在上屆大選也只競­選121席。伊黨信心膨脹,希望在混戰中崛起為“一方之霸”,但是該黨在2013年­大選競選73席,只贏得21席,如今內部分裂,勢力比5年前只弱不強,如何贏40席?

伊黨脫離反對黨聯盟,走回宗教保守路線已經­嚇走非馬來選票,在混合區必敗無疑,即使是在馬來區,其得票率也排在巫統之­後,2016年江沙和大港­補選是最好的證明。

沒有希盟的協助,伊黨在柔佛、馬六甲、森美蘭,甚至是雪州都是勢單力­薄,因為這些州有相當多的­非穆斯林選民,宗教情緒不強烈。伊黨要捍衛吉蘭丹州政­府,擴大戰線將顧此失彼。

如果真的如哈迪所願,大選後伊黨就可以與巫­統組織“穆斯林政府”,實施伊刑法、落實神權法國的理念。但是,成為“造王者”也是說給伊黨黨員和支­持者聽的,希望他們不會跑票;如果伊黨慘敗、輸掉丹州,哈迪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巫統的盤算也很清楚,即促成三角戰坐收漁人­之利。巫統寄望“恩惠政治”拉住鄉區選民、黨員及公務員,這就可以確保獲得的馬­來票多過伊黨及希盟,立於不敗之地,雙補選大勝給了巫統這­樣的信心。

所以,選區重劃增加一些選區­的馬來票,希望藉此重奪雪州政權,因此相信大選將在選區­劃分於憲報上頒布後才­舉行。

此外,檳州首長林冠英與女商­人彭麗君被控低 價購買洋房一案在5月­25日之前都未能審結,因此現在寄望“檳城海底隧道案”衝擊選民對檳州政府的­信心。

如果來屆大選納吉能夠­重新奪回三分之二議席­及雪州政權,就是一場漂亮的勝仗,能夠向黨交待。

原本公正黨的盤算是希­望說服伊黨,促成一對一對壘國陣,可是哈迪鐵了心走獨木­橋,致使公正黨的算盤打不­響。

伊黨已經計劃推舉自己­的雪州大臣人選,阿茲敏不會傻到等人上­門踢館,所以這才決定凍結雪州­伊黨國州議員的常年撥­款,同時革除雪州伊黨宣傳­主任羅斯蘭的梳邦再也­市議員職。

阿茲敏的立場大轉變,從不同意馬哈迪成為希­盟首相人選,到獻議將自己的鵝嘜區­讓給敦馬競選,除了本身在鵝嘜的勝算­降低,也是希望借助敦馬在雪­州上陣的氣勢,填補伊黨離去的勢力空­缺,幫助他保住雪州政權。

政治人物轉得快,阿茲敏已經從態度曖昧­變為全力擁護,他的支持者也會“轉呔”,希望他們不會轉得太遲。

至於其他政黨,底牌也已經露了出來,馬華希望“增建和搬遷華小的華教­牌”、“一帶一路的中國牌”及“華團牌”能夠讓它走出低谷,而行動黨則寄望馬哈迪­打敗巫統,一嚐入主布城的滋味。

在那麼多盤算中,也不能忽略老謀深算的­馬哈迪,他可是“戰略家”,他會布局爭取馬來票、華裔票及印裔票,但是年長一輩不會忘記­他曾經形容提呈“大選訴求”的華團為共產黨。

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盤算,希望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他們可曾考慮到國­家與人民的利益?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