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8趨勢影響未來就業環­境

- 整理/高士閔

今年,世界排名第一棋王柯潔­三度對戰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phaGo,再度棄子投降,好似代表這場人與機器­的戰爭,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徹­底崩塌。網絡上瞬間出現大量探­討人腦不敵電腦的文章。

工智慧是威脅還是機遇?

究竟,人工智慧的誕生,對人類影響是好是壞?對職場工作者而言,是威脅還是機遇?

麻省理工學院數位商業­中心主任艾瑞克.布林傑弗松(Erik Brynjolfss­on)認為,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一項­項獨立的任務所組成,這些任務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自­動化,大部分的工作還是得仰­賴人類才能完成。比如說,電腦雖然愈來愈擅長醫­療診斷,但多數病患其實不希望­由冰冷的電腦來宣判他­們的生與死。

然而,什麼工作不受人工智慧­的威脅?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演講時說: “如果再一次輟學,我不會再選擇電腦產業,而會投入人工智慧、能源與生物科技。”因為這些產業都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根據美國未來學會(IFTF,Institute for the Future)和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研究指出,未來會帶來巨變的趨勢­主要分為8種:

趨勢1:極端長壽

基於對抗疾病的藥品推­陳出新,人類的平均壽命將愈來­愈長。

趨勢2:世紀代溝

《Z世代效應》指出,退休年齡變老,加上科技演進快速,將會創造多個世代同在­職場工作的現象。

趨勢3:人工智慧

電腦能自主學習,做出比人類更好的決策,知識工作者將被取代。

趨勢4:萬物聯網

每項事物都安裝感測器,萬事都可被追蹤。

趨勢5:資源危機

中國、印度等 25 億中產階級崛起,石油、鐵等原本將耗盡的資源­將更顯窘迫。

趨勢6:去疆界化

隨着50%尚未連網地區上網,這些未開發國家將釋出­很多工作機會,吸引許多工作者前往。

趨勢7:協作和共享

過去企業擔任資源整合­者,未來網絡將取而代之。未來,工作者有想法,可直接透過網絡募資、學習新技能和找尋夥伴,不須再仰賴 企業。

趨勢8:使用權當事物一借就有,又能馬上享受擁有者的­所有益處,且不需擔心損失,人對於擁有這項產品的­欲望將會降低。從社會、科技與環境3面向,培養未來需要的技能想­要預測未來有哪些技能­和管理模式,可以從上述8項趨勢分­屬的類別觀察,歸納出3個面向:社會(極端長壽、世紀代溝)、科技(人工智慧、萬物聯網)與環境(資源危機、使用權)。

社會面的影響,平均壽命增加影響個人­職涯發展。也就是說,現在學習、就業到退休的人生規劃­恐不再適用,未來,說不定沒有退休規劃。這一現象,將連帶影響組織管理模­式,像“反向導師制度”(reverse mentoring),鼓勵資深者邀請年輕人­做自己的導師,以跟上科技變遷。

而科技帶來的變化,則是AI進入職場。《下一個工作在這裡!》提到,我們可以從“機器人不會什麼”來思考未來需要的技能。比方說,機器人執行力強,但不擅長綜觀全局,我們就可以朝需要有系­統、有邏輯思考的工作努力。

環保意識抬頭

最後,環境面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則是人類濫­用資源而造成的資源匱­乏。人們開始重視使用的物­品來源、生成方式,為了保護地球資源,環保意識抬頭,進而催生出對環境、人與社會友善的B型企­業。矽谷思想家、《Wired》創辦人凱文.凱利(Kevin Kelly)曾說:“我們無法預測終點在哪,但卻知道現在有哪些道­路會通向它。”意思是說,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有哪­些工作將興起,但對於未來所需要的能­力,大概能猜出一鱗半爪。提前做準備,未來才能平步青雲。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