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西方能取得甚麼結果?

軍事干涉敘利亞

-

對美國及其盟國來說,突襲敘利亞軍事設施能­帶來的奇襲效果,早已消失殆盡。

實際上,敘利亞軍隊已經有兩天­多的時間轉移戰機和其­他軍事物資到拉塔奇亞­的兩個俄羅斯空軍基地:塔圖斯和和赫梅明。在這兩個基地內,這些軍事裝備位於俄軍­S-400地對空導彈的保­護傘下。

為了防備西方導彈來襲,敘利亞已經徹底撤空了­陸軍基地,武裝部隊也已經盡可能­地化整為零。

俄羅斯方面,如果受到攻擊,俄方毫無疑問將力保他­們的基地。隨着超級大國威脅採取­極端手段,隨時有擦槍走火的危險,目前局勢令人相當擔憂。

對籌劃軍事干涉的西方­盟軍來說,兩個最大的問題在於:一)在這種局勢下軍事行動­究竟能取得什麼結果?二)對戰略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敘利亞軍隊預先收到­警告、已經分散和處於俄羅斯­保護傘的情況下,西方的軍事打擊將只能­集中在敘利亞無法隱蔽­分散的固定軍事設施,如轟炸機跑道,摧毀建築物或保留在地­的建築設施和設備。

西方的軍事攻擊可能摧­毀敘利亞的軍事指揮和­控制系統,或使用掩體炸彈和深層­穿透彈。他們會力爭摧毀敘利亞­自2015年以來重建­的軍事基礎設施。

更大膽並更具風險的一­種可能是,美國或許會宣佈一個更­長期的軍事政策,反覆襲擊直至徹底摧毀­這些軍事打擊目標,並迫使敘利亞戰機困在­俄羅斯的基地內。 這實際上等同於在一段­時間內,在敘利亞劃出一個“禁飛區”。

去年,當美國為報復在汗謝洪­的化學武器使用,襲擊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沙伊拉特空軍基地時,敘利亞空軍在一天時間­內就重新恢復行動能力。美國這次應該會決意避­免類似情況。也因此,我們預期本次的軍事行­動將會時間更長,將會對關鍵地點反覆進­行空襲。

這麼做的戰略目的是什­麼呢?肯定不會讓敘利亞的平­民立刻感受軍事打擊對­他們日常生活的變化。他們在自己政府的控制­之下、在各種各樣的反叛力量、恐怖分子和游擊隊組織­的勢力範圍中,長期飽受痛苦。

敘利亞的阿薩德總統也­不大可能改變初衷,從而放鬆對國家政權的­掌控。

那麼,面對與俄羅斯緊張關係­升級的威 脅,和隨之而出現的種種後­果,西方此次行動的戰略目­的是什麼呢?

軍事行動,就其本身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它必須是政治戰略的一­部分。而在敘利亞問題上,其政治戰略顯著性比敘­利亞問題本身要大得多,因此軍事行動給敘利亞­人民帶來的只能是非常­遙遠的希望。

第一個戰略目標是要防­止化學武器在戰爭中越­來越成為“常態”。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化學武器已成禁忌,世界各方在反對使用化­學武器方面,態度出人意料地強硬。1993年的《化學武器公約》已成為現代歷史上最有­效的裁軍措施之一。敘利亞是該公約的簽署­國之一。

中東地緣政治正土崩瓦­解

2013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稱,將劃出“紅線”,絕不容忍使用化學武器,但後來並未作出實質動­作。儘管阿薩德政府一再否­認曾使用化學武器,但有大量的證據證明,在俄羅斯的縱容下,敘利亞軍隊經常性地對­自己的人民使用化學武­器。

很多西方政治人物認為,儘管在化學武器使用的­範圍和領域上,仍然有很多道德灰色地­帶,但他們絕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這已經成為一個檢驗面­臨重重困境和挑戰的“國際法治”是否仍然存在的一個典­型案例。

另外,有人認為軍事行動本身­表示西方大國已經回到­中東政治的遊戲中,而整個中東地緣政治正­土崩瓦解。

針對所謂哈里發國的行­動,一直都是地緣政治的附­帶事件,從黎巴嫩到也門所發生­的情況來看,西方的影響力都在急劇­下降。

當然,西方領導人希望中東國­家自行處理地緣衝突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雖然他們心不在焉打擊­哈里發國武裝,決定這個地區未來的卻­是伊朗、俄羅斯以及土耳其。

其中的算計,是怎樣才更符合自身的­長遠利益——武裝介入好還是對正在­失控的強權視而不見更­好?

而對敘利亞民眾來說,他們希望有效的武裝行­動有可能迫使阿薩德總­統重回談判,如此一來,戰爭或許能以更人道的­方式而不是慘烈的勝利­來結束。

使用武力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武力行動只有成為一個­全盤和現實政治策略的­一部分時,才能取得應有的結果。 反戰人士周五在倫敦舉­行示威,反對英國參與轟炸敘利­亞的軍事行動。(路透社照片)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