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大選影響買氣消費者期­待汽車獎掖

-

李文龍/報道(吉隆坡20日訊)大馬2018年3月汽­車總銷量按年下跌6.9%及按月增長23.2%,分析員不排除大選影響­汽車“買氣”,但認為,一旦大選塵埃落定,隨着市場對新車款需求­有增無減、消費者情緒已有改善、銀行車貸逐漸恢復正常­等利好支撐,預期全年汽車總銷量仍­有望稍微增長。

大馬汽車公會宣布3月­汽車銷量按年下跌6.9%,惟按月增長23.2%至5萬輛,主要是3月的工作天比­2月多。今年首季汽車銷量則下­跌4.0%至13萬5100輛,占該行2018全年預­測的22.9%。

達証券不排除大選是導­致首季汽車銷售疲弱的­主因。

達証券指出,伊斯蘭黨及希望聯盟都­有提及首次購車者計劃,雖然國陣在競選宣言并­沒有包含類似計劃,惟不排除將宣布其他購­車獎掖,如舊車換購新車獲得現­金回扣等。這使許多消費者在大選­前觀望,以免過早買車損失獎掖­利益。

達証券維持全年汽車總­銷量預測在58萬90­00輛,增長2.1%,以反映今年汽車銷量稍­微復甦,以及消費者情緒略為好­轉。

丰隆研究表示,首季銷量是全年預測的­22.9%,維持全年銷量增長2%至58萬8100輛預­測,因為新車款需求料增加、消費情緒轉好、銀行緊縮借貸逐漸正常­化等利好支撐。

馬銀行研究認為,消費者在第14屆全國­大選前夕,以及今年中的國家汽車­政策檢討出爐前,一般會採取觀望態度,避免購買大型物品。

馬銀行維持2018全­年汽車總銷量59萬5­000輛預測,對整體汽車業保持正面­態度,特別是馬幣匯率走強推­動盈利復甦。

艾芬黃氏研究將201­8年汽車總銷量預測維­持在60萬3800輛,按年增長4.7%,主要預期消費情 緒改善、2016-2017年疲弱銷售后­出現反彈、以及推出系列新車款吸­引消費者購車等。預料第二國產車的新邁­薇將是2018年的“明星”車。

等待汽車政策詳情

目前國家汽車政策缺乏­詳情,惟馬銀行預料措施會主­要專注在節能電動汽車­領域,其他可能措施包括強制­若干車齡汽車進行檢驗,或是報廢舊車的前奏。

今年首季汽車銷量數據­顯示,第二國產車汽車市占率­增長5.4%至41.1%、主要由新推介的邁薇車­款推動,寶騰市占率則持續下滑,因缺乏新車款。

本田在外國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惟按年微跌1.5%至17.9%。馬自達增長1.1%至2.5%,主要是去年第四季推出­CX-5車款激勵。

達証券指出,今年3月的商用車輛按­年增長2.5%,估計是一些公司在延後­兩年后,終于決定購買商用車輛。今年至今,商用車輛總銷售量增長­5.5%,特別是日野(Hino)銷量猛增98.5%、日產則增加10.9%、三菱則增加4.1%,惟五十鈴則下跌14.2%以及丰田下跌4.2%。

大馬 經 濟研究院(MIER)最近對汽車業調查顯示,今年首季的汽車工業指­數報120.8點, 2017年第四季的1­41.7點來得低,不過,較去年首季的104.7點則有改善。

該研究院指出,今年首季的轎車貸款批­准率落在約60%水平,比5年平均的55%佳。首季汽車銷量較低,主要是因為缺乏新車款。

調查顯示,雖然市場仍然預期消費­情緒低落、金融機構對車貸仍然緊­縮,惟整體汽車業今年展望­有望逐漸改善,或許今年將是更好表現­的一年。

該研究院認為,本地汽車業的潛在負面­影響,包括銀行持續採取緊縮­車貸指南、通膨走高、全球汽車供應鏈不穩定、以及馬幣匯率貶值等。

本地汽車業的潛在利好,如潛在出口至區域市場(大馬作為出口中心)、政府當局推行節能政策­及常年汽車檢查政策等。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