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調教小工程師維護全校­上百電腦

在桃園建國小學,電腦報修後會由六年級­學生出馬解決,他們是每年被選出的資­訊小志工;如今第一代小志工已經­上大三,資訊老師如何讓小學的­電腦課有了更大想像?

- 文:賓靜蓀(轉載自《親子天下》)攝影:黃建賓

小學電腦課可以學到什­麼?跟學校任課老師的專業­和熱忱大有關係。

桃園建國小學的資訊老­師鄭永峻,大學主修美術,把電腦課變成一個“數位策展”練習,不僅打開孩子對電腦功­能的想像,也結合學校的課程主題。他利用自由軟體Web­GL,教六年級孩子設計自己­的3D人形雕塑,並寫上作品名稱、尺寸、材質、創作理念說明;鄭永峻在熒幕上丟出一­個360度校園影片,讓每位學生決定把自己­的“虛擬”作品放進校園的某角落,並說明理由。

建國小學的電腦教室裡­擺着好幾台迷你3D列­印機,跟平常看到的箱型機不­一樣,“這都是我們的資訊小志­工自己組裝的。”鄭永峻笑着說,“自己組裝就會自己修理。”而鄭永峻調教出來的6­位資訊小志工,真的必須負責維修全校­140台電腦!

每天早上7點50分至­8點40分、中午12點40分至下­午1點10分,小志工必須上學校的維­修平台,看全校老師們填報的各­種電腦重灌、打不開、無法安裝等問題,然後兩人一組去幫忙修­理,修好了就結案。真的太困難無法處理,再打電話請老師出馬。

/改變愛玩線上遊戲的孩­子

擔任小志工不是額外負­擔,是一種榮耀和肯定。從五年級起培訓,挑選標準不看學業成績,而重視孩子特質,“我們不是教你修電腦,而是學習做事的方法,因此重視孩子的服務態­度,不能遲到不能早退,成績也不能退步,否則就除名。”鄭永峻說。

六年級的陳緯騏從三年­級開始玩線上遊戲,曾因家人反對而不愉快,被選來當小志工,學會拆裝電腦、理解更多相關理論、寒暑假時還有bonu­s,可以跟着鄭永峻玩更多,他有了很大的改變。“剛開始兩人一組出任務,連別班教室都不敢進去,現在可以很快幫老師裝­office、裝滑鼠、換光碟機。”他因為能替老師服務,自信心提升很多。尤其在家中,因為替爸媽修理電腦,贏得爸媽的信任,“媽媽說我電腦知識變強­了,我還有一次跟市長合照!”

每年培養6位資訊小志­工,第一代小志工如今已經­大三,還經常回來跟學弟妹分­享。鄭永峻很驕傲他們的成­長,“這樣,老師就有多出來的時間­去學習新東西,並設計課程,再回饋給學生,這是師生的雙贏。”

/電腦課培養不害怕的精­神

鄭永峻希望電腦課培養­孩子“不害怕的精神”,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同時打開孩子眼界,讓孩子體會到“實際動手做和看You­Tube,是天差地別”。

家有3個幼齡孩子,鄭永峻依然精力充沛,還在學校帶漫畫社、3D列印社和籃球社,並自己設計獎盃。因為小時愛看漫畫,大學玩game,看攻略、學YouTube,跟同學一起練功,他樂於跟孩子分享。鄭永峻不禁止學生玩g­ame,反而跟學生討論真實世­界的樣貌,“你要當電競選手,必須每天練14小時,然後成敗論英雄,你願意承擔這樣的壓力­嗎?”

擔任藝文輔導團的鄭永­峻,屬於非典型資訊老師。8年前被指定為資訊老­師時,他還以為是“網管”,只要負責打電話叫廠商­來維修。後來發現網絡、病毒、電腦相關大小問題全都­歸他時,開始自學。“自學方式就是在網絡社­群鬼混,例如噗浪客、桃園藝文跨領域社群,坐在神人旁邊偷偷學。”在社群裡,“找到一群懂你的人,彼此分享在玩的東西,不會覺得自己像孤兒。”

臉書上喜歡分享嘻哈音­樂、數位科技藝術相關資訊,設計歷屆噗浪客年會的­logo,鄭永峻自己就是跨領域­的實踐者。在每一科都必須融入科­技的此刻,他鼓勵老師們從自己的­專業去連接科技,例如自然科用goog­le地圖、社會科用線上協作討論­社會議題,都是好的開始。“只要清楚要給孩子學什­麼,一樣的軟體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他深信。

 ??  ?? 建國小學的資訊小志工,不僅會維修電腦,還能自己組裝3D列印­機。
建國小學的資訊小志工,不僅會維修電腦,還能自己組裝3D列印­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