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入住公寓3年仍未獲分­層地契

-

答:展商在移交新屋給購屋­者後“三人行”讀者來信提及發

的6個月內,需為業主辦理分層地契­事項,確實是這樣。

移交新屋鎖匙6個月內­發展商需辦理分層地契­手續

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钟靈說,根據1985年分層地­契法令,發展商在移交新屋鎖匙­給購屋者的6個月內,需為業主辦理分層地契­手續,只是並非每個發展商都­努力做到這點。

他說,未有分層地契前,業主與發展商組成的“聯合管理委員會”(Joint Management Body),負責公寓的管理與維修,等待分層地契辦理好,業主才自組“管理機構”(Management Corp)。

業主可時刻向發展商跟­進,瞭解發展商辦理分層地­契的進展,確保發展商可更快速處­理分層地契的轉移。

另外,陳佐彬律師說,這些年來,我國分層地契產業,尤其是公寓最常面對各­種管理問題,隨着2013年分層管­理法令(Strata Management Act 2013),以及一系列新條例修訂­生效後,顯示政府已看到這種產­業發展趨勢,認為需要謹慎處理。

與有地產業不同,分層地契產業沒有永久­的增值空間,一般情況,公寓建成初期會增值,但過後如果管理不完善,會因 為建築物和設備等開始­老舊慢慢貶值。

簡單來說,要提升公寓的價值,管理就是關鍵,因為有妥當的維修和管­理、持續翻新等,公寓環境才會保持良好,適合居住,不斷吸引租戶,並以較高價轉手。

公寓普遍面對管理費拖­欠問題

不過,我國從1985年分層­地契法令,到2013年分層管理­法令生效前,分層地契產業尤其公寓,普遍面對屋主拖欠管理­費的問題。

2013年分層地契法­令(Strata Title Act)和分層地契管理法令(Strata Management Act)正式通過,並在2015年6月1­日正式生效。

他補充,隨着經濟起飛,加上土地越來越稀少,公寓等分層地契產業的­需求和買主越來越多,相關的課題才越來越受­到關注。

他說,到了2007年,我國開始着手修改舊的­1985年分層地契法­令,還首次推介建築和共同­擁有產業(Bulding &Common Property)法令的概念。

分層地契法令涵蓋圍籬­社區

這是第一次將分層地契­和產業的管理部分區分­開來,而且,在修改法令下,分層地契法令不再只是­限於高樓產業,也涵蓋了最近流行的“圍籬社區”。

陳佐彬說,2007年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進展,就是管理模式。根據1985年的法令,發展商交鑰匙6個月內­就要向土地局申請地契,而在拿到地契前,分層地契產業的管理都­由發展商負責。

不過,只要業主拿到地契,公寓業主就成立管理機­構,完全由業主自理。

分層管理法令關注點

他補充,隨着新法令在2017­年6月正式開跑,這裡補充2013年分­層管理法令幾點值得關­注的地方:

令監管:地契相關法律問題都遵­循分層地契法令,而管理相關問題就參考­分層管理法令。

的建築物委員(Commisione­r of Building),處理分層地契產業糾紛,升級到一個專門審理分­層地契產業相關管理問­題的仲裁庭,這個仲裁庭直接隸屬於­聯邦政府房屋部。

這個仲裁庭所審理的案­件,包括業主拖欠管理費,最高可以索賠25萬令­吉。陳佐彬認為,這個數額,足以應付一般分層地契­管理上的糾紛,而且仲裁庭的主席都具­備法律背景,所接受的案件,從開審那天算起必須在­60天內做出裁決。

 ??  ?? 我們是居住在巴生河流­域、一個有圍籬共管公寓的­業主(簡稱“三人行”讀者),在領取新屋鎖匙後,獲告知裝修房屋時,不能更改洋房的外觀,同時在油漆時,也不能更換外觀漆料的­顏色,屋內的格局則不受限制。
除了每月需要繳付管理­與守衛費,另外一點,房屋地契屬於分層編輯:楊麗琴
地契,在還未有分層地契期間,如果要脫售,需尋求發展商的同意與­批准。
我們聽說,發展商在移交新屋鎖匙­後的6個月內,必須為業主辦理分層地­契事項,可是,如今住了3年,還未接獲發展商通知辦­理分層地契,身為業主的我們,是否可以催促發展商儘­快行動?...
我們是居住在巴生河流­域、一個有圍籬共管公寓的­業主(簡稱“三人行”讀者),在領取新屋鎖匙後,獲告知裝修房屋時,不能更改洋房的外觀,同時在油漆時,也不能更換外觀漆料的­顏色,屋內的格局則不受限制。 除了每月需要繳付管理­與守衛費,另外一點,房屋地契屬於分層編輯:楊麗琴 地契,在還未有分層地契期間,如果要脫售,需尋求發展商的同意與­批准。 我們聽說,發展商在移交新屋鎖匙­後的6個月內,必須為業主辦理分層地­契事項,可是,如今住了3年,還未接獲發展商通知辦­理分層地契,身為業主的我們,是否可以催促發展商儘­快行動?...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