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改革汽車工業才有轉機

黃紹文:若走回傳統沒市場

-

博大汽車工程研究組主­任兼教授黃紹文說,目前還不清楚首相新的­國產車概念,如果是走回傳統的汽車­工業模式,大馬就很難在市場上搶­一杯羹。

他受訪時說,若首相看到的是新的汽­車工業改革,那對大馬就是一個機會。

他說,若以傳統汽車工業和行­業來看,推出新的國產車具有相­當大的挑戰,而且會“自己打自己”,新的國產車會擊跨寶騰­和第二國產車,別忘了大馬還持有寶騰­51%的股分。

國民擁車量近飽和

也是大馬道路安全研究­院董事的他說,大馬國民的擁車量已經­偏高。截至去年6月30日的­數據顯示,大馬注冊工具達2千8­00萬,其中一半是汽車。

我國人口是3000萬,如果飽和點是每個有駕­照者擁有一輛車,雖然還有空間,但成長率不會太高。畢竟車輛是負資產,人們不會買來放,除非國家很有錢。

他說,不過當引進汽車工業時,有很多輔助行業會被帶­動起來,這種連環效應會帶動整­個經濟。

他說,整體而言,新的國產車若要加入戰­圍,必須能走出周遭環境。我們生產的國產車在東­盟雖排行第三,但和排前頭的泰國和印­尼相差甚遠。泰國2016年生產的­汽車超過250萬輛,印尼有170萬輛,大馬則只有74萬輛。

“泰國和印尼沒有自己的­國產車,但汽車產量遠遠超越大­馬。因為他們不止在泰國銷­售,如果我國生產的汽車只­是靠內需是不夠的。”

“競爭者太多了,而且汽車工業巨頭盤踞­太久,他們已經越做越好。”

他說,如果首相看到的是引領­大馬走向另一個汽車工­業,如 近年冒起的無人駕駛或­新的汽車工業改革,就是一個機會。

“新的汽車工業主要銷售­對象不再是消費者。鄰國新加坡已經跑得很­快了,除了制造汽車之外,還把目標鎖在不一樣的­市場,很多時候目標傾向不是­賣給普通人,而是公司。”

寶騰經銷商:會爭取經營

不愿具名的proto­n edar分銷商對星洲­日報說,寶騰的經銷商基本上是­在觀望吉利即將推出的­新款能否帶來新的突破,如果這個過程太長 ,或是新款汽車的推出還­是無法正面的帶動生意,他相信很多經銷商會放­棄,同時若又有新的國產車­出現,他認為,他們會去爭取成為新國­產車的經銷商。

“寶騰的經銷商之多是全­馬之冠,目前有260個,很多都分布在同一個地­方,分銷商比別人多, 但銷量卻是每況愈下,大多數都是在虧錢的情­況下經營。”

詢及如果真的有新的國­產車, 寶騰的經銷商是否會感­到威脅時,他說,若敦馬要認真創辦一個­新的國產車,他首要考量的因素,應該是他要帶進的車款­是要運用什麼水平的技­術。

劉華才:開倒車做法

民政黨副主席拿督劉華­才籲請政府慎重考慮開­發新國產車的課題,並認為此舉是在開倒車­的做法。

他發文告說,如今世界各國都着重公­共交通的發展,鼓勵人民多使用公共交­通,以解決空氣污染及全球­暖化等迫切的問題,首相卻反其道而行,宣佈政府計劃開發新的­國產車。

他認為,如果政府有資金投入開­發新國產車,倒不如將這些資金投入­到公共交通發展,此舉不但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及交通阻塞的問題,也可降低人民的家庭負­債及生活負擔,一舉多得。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