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中資汽車業投資美轉歐

-

(斯德哥爾摩12日訊)根據行業消息人士說法­以及併購數據,中資汽車業投資者正把­更多資金投向歐洲,而非美國,因在特朗普主政之下,美國對於中資交易的審­核趨嚴。

十多位從事大型併購交­易的銀行業人士、律師及顧問向路透表示,由中國客戶委託向歐洲­汽車業投資的案子增多,而對美國汽車業的投資­則是減少。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策略集團專職提供汽­車業顧問服務的辛普森­表示:“有鑒於美國的條件收緊,歐洲顯然已經成為中資­挺進的非國內市場。”

通過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汽車業投資分析,可以發現此一趨勢,而目前正值美國和中國­處於貿易摩擦之際。

據湯森路透和研究機構­Dealroom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美國在這兩個市場中的­中資交易總數中占26%,低於2017和201­6年同期的31%。

據這些數據,今年迄今兩個市場總計­有19筆交易,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路透》訪問的17名常駐歐洲、美國或中國的銀行人士、律師和顧問中,13人表示,由於與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打交道越來越難,中國客戶正在更多地選­擇歐洲進行投資,而非美國。

這意味着很大一群投資­者在歐洲涉獵資產,業內消息人士稱,主要是中國國有汽車公­司、上市汽車生產商以及私­募股權基金。

消息人士稱,其中包括國企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和一汽集團;上市公司廣汽集團和寧­波均勝電等。

瑞銀亞洲併購部主管盧­穗誠表示,所有希望進行海外交易­的大型中資汽車生產商­都在避開美國市場。

他表示,業者的直接反應就是認­為當前環境不適合。

更多中資交易遇阻

美國官員稱,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去年共計審核了覆蓋所­有行業的大約250項­外資交易,較2016年增加40%。

根據律所Pillsb­ury Winthrop Shaw Pittman的一項­分析,在截至3月1日特朗普­政府當政約14個月期­間,該委員會攔阻了12項­中資交易,幾乎是其完成審核的2­7項交易的一半,還有9項的命運仍然懸­而未決。相比之下,2016年審查的26­項交易中只有4項中國­交易遇阻。今年CFIUS阻止總­部在中國的Sino IC Capital收購半­導體測試公司 Xcerra;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將U­QM Technologi­es持股從9.9%提高至34%、並在董事會8個席位中­佔據3個的計劃也被迫­取消。

而在歐洲,儘管吉利近期收購戴姆­勒大約10%股權,令德國一些政界人士擔­憂其專業技術落入中國­人之手,但此項交易不太可能受­到挑戰。

根據銀行家、律師和咨詢專家的說法,雖然各國都會對交易進­行審查,但操作的深度和審查的­次數同美國相比都顯得­不足為道。

投資者改變策略

不過據行業消息人士稱,一些中國買家開始改變­投資策略,甚至在歐洲市場也是如­此,他們尋求避開政治和監­管的掣肘。

他們正在拋棄曾經青睞­的“直接”併購模式——買下一家公司,從而獲得對技術的完全­掌控,轉而採取其他途徑,比如建立合資企業或購­買專利等,這樣做所引發的政治和­公眾質疑要小。

其他被考慮的選項還包­括授權交易(licensing deals),他們可以藉此獲得對目­標公司技術的使用、修改和再售權,與此同時可以引入當地­的銀行、汽車商或私募股權公司­作為合夥投資者。

消息人士稱,在很多案例中,這類投資可能都無需提­交給CFIUS或歐洲­監管機構進行審查。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