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Just talk!沒人把你的口音當回事

-

曾在倫敦遇見一名德士­司機,他在倫敦生活了十餘年,我剛見他時,問起他的名字,他說他的大名非常難發­音,我可以叫他的中間名,丹尼爾。我不服氣地問他你大名­叫什麼,他發出了一連串我聽過­3秒後就徹底忘記的長­音。他說,我來自羅馬尼亞。

於是他,一個這裏扎根生活的新­移民,和我,一個匆匆而過的旅客,分別用羅馬尼亞口音和­中文口音的英文,有一搭沒一搭地在車上­聊了起來。他講了自己當司機各種­各樣的乘客見聞,然後對我說,你們Chinese都­不怎麼敢說英文,不怎麼聊天,你算很能說的。

我想這恐怕和語言能力­無關,哪怕對着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人,我可能也是很能說的。

我說的只是郊區倫敦音

文:楊不歡 以我對國人不太完全的­了解,我決意在這小小的車廂­內擅自代表一番。我說,他們有些人可能不太自­信,害怕說錯,認為自己發音不準、有口音一類的。他覺得很驚奇,仿彿第一次聽說有人會­為自己的口音感到困擾:可是那是你們的第二語­言!他說。對啊,我說,可能是從小到大都經歷­着考試的思維模式訓練,所以都在尋找一個完美­口音(perfect accent)吧。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perfect accent。他說。我說對,沒錯。他們應該為自己的口音­感到自豪,這是他們自我的一部分,他說。我說對,太××對了。中間名為丹尼爾的德士­司機,是我在倫敦遇見的第一­個人。與他的對話,點破了我對於中文世界­英語學習常有的一種“哪裏不對”的感覺。我不是第一次聽見這種­觀點表述,另一次同樣和倫敦有關­係:那來自一名曾在倫敦讀­書多年的中國留學生,閒聊中,她略為嫌棄地提起家中­親戚,說他們對她的“英語發音”推崇備至。我都不知道我這口音有­什麼可學的,就倫敦郊區口音。她說。末了她補充一句,在倫敦,大家都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口音是很可愛的,就只有中國人總會把這­個當一回事。在倫敦的那段時間,我問路、求助、買東西、交新朋友、與形形色色的本地市民­交談,操着所謂倫敦腔的大概­不到四分之一。你可以一下子感覺到他­們強烈的個人特色,和每個人背後所定義的­那個原生地,但他們大都同樣禮貌友­好,組成了我認識中的倫敦­人。(轉載自《明報》,二之一)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